本题已加入「非常想问」之「这才是心理学」科普大赛征文活动,回答圆桌问题即可参与,更有十万现金奖池等待瓜分 &>&>&>

这才是心理学 | 非常想问?

www.zhihu.com图标


这算是很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知识,潜伏学习和顿悟

潜伏学习,是指没有表现出来的不可见的学习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和霍恩奇克在1930年做了个实验,他们把两只老鼠放在只有一个出口迷宫里,第一组迷宫有食物奖励,第二组没有食物奖励。有食物奖励的老鼠会沿著气味寻出口,而没食物奖励的老鼠只会漫无目的地走。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第一组有奖励作为强化,应该比第二组更了解迷宫结构,也就是学习效果要更好。

但结果,无论老鼠第一次跑迷宫有没有奖励,第二次跑迷宫时,只要在出口放上奖励,它们跑迷宫的速度都一样快。

也就是,没有奖励驱动的第二组老鼠,在漫无目的地四处走时,也已经学习到了迷宫的构造,只是这种学习没有在它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即潜伏学习。

只要给它们一个足够强的动机,它们便会利用潜伏学习的结果来达成目的。

当然,并不是时机来临,有了动机,你潜伏学习的成果就必定会有效地发挥出来并解决问题。

从潜伏学习到学懂并运用的过程中,还有个关键的整合环节,就是顿悟

顿悟,是指情景中的各个要素突然间一起出现,以至于对学习者来说有效的途径立刻变得清晰明了的过程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沃尔夫刚·科勒(Wolfgang kohler)进行过一系列顿悟学习实验,他把黑猩猩关在笼子里,在笼外放上香蕉,猩猩一直够不著香蕉,会变得焦躁抑郁。但很快它们会开始观察笼子里面的其他东西,并且会发现有根可以够得著香蕉的棍子在笼子里,于是它们在片刻后都会拿棍子去把笼外的香蕉够过来,尽管它们完全没有学习过这样的行为。

同理的还有让猩猩顿悟出搬箱子垫脚拿高处的香蕉的解决措施的实验,当问题和解决要素都同时出现时,我们的大脑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大得多。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曾经历过这种从「知道」到「懂」的从潜伏学习到顿悟的过程。

我们小学背诵英语课文的时候,就是照著句子背,不知道意思也不知道目的,甚至小孩子还会通过注拼音或者谐音辅助记忆。但背诵的英语课文多了,等到哪天需要用英语口语和造句的时候,「语感」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就会出来帮你完成任务了。

我们一开始读唐诗宋词文言文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完全不懂。但等到哪一天比如自己失恋后感慨万千却不知如何表达时,瞬间体会到什么叫「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那之前那些你觉得酸腐矫情的爱情诗,都会字字句句说出你的心声。

我们初中学课文里的名著时,往往也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作品好在哪里怎么就成名著了。等到自己有社会阅历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跟当初亲密无间的朋友变得疏远甚至反目成仇,才能够理解《我和闰土》那种熟悉又陌生的友谊带来的无奈和悲伤。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往往以为自己在虚度时光,是在接受填鸭式教育,做著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都是那只没有食物奖励的老鼠。

在多年的四处走动时(漫无目的地学习中),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而且不知不觉已经往某个学习的内容决定的方向走出去很远很远了,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来临,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离起点原来已经这么远了。

我们接触的内容,决定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跟什么人交往,以及我们将用自己的一生,做一件什么事。

以上。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酝酿效应」

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

这个酝酿效应起源于阿基米德,就是那个说能撬动地球的大能。百思不得其解的阿基米德偶然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从而解决国王问题的故事,就是酝酿效应的典型表现。

所谓的酝酿效应,实际上说的也就是人虽然表面上(意识上)停止了对问题的思考,但是在潜意识中仍然在断断续续地进行著对这些问题的思绪,通过这种方式,人的知识记忆得以整合,使「片段」的知识得以「串联」,从而创造出新的思路解决问题。

酝酿效应很好的弱化了「思维定势」的作用,也就是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运用那些自己反复运用过已经定型了的思维方式。

思维定势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帮助人迅速解决问题,但是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会对人造成阻碍,

比如老师给学生口头讲述乘客上车下车的,这站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那站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结果最后问你个这个车过了多少站,很多学生就会懵了,这个「懵」就是因为思维定势让学生觉得老师会问车上还剩多少乘客。

先前的知识经验对后来的行为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酝酿效应便是在弱化思维定势,人把问题搁置,跳出了原先的圈子,使得原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个问题的影响减少,从而想出更适合解决问题的思路。


跳出问题来看问题最容易理解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用一个我自己总结的结构图来解释。

这个是我看完《认知心理学》之后,根据工作记忆模型拓展而来,可以清晰的描绘信息刺激对个人产生的刺激效果(当然,也仅为本人使用)。当然这个结构图做的比较粗糙,并不完善,但对于解释当前的问题足够了。

我们学习知识,如何确认已经掌握了呢?通过回忆来体现。如果一个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回忆出来那么就代表了我们记忆了这个知识点,所以回忆主观感受记忆的唯一方式,而不是记忆。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跟永久性记忆。对于瞬时记忆我们通常很难察觉到,短时记忆,通常很难长久的回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消失,我们能回忆的通常是长时记忆跟永久记忆,短时记忆也需要变成长时记忆或者永久性记忆才有资格谈题主的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是对长时记忆与永久性记忆的回忆。

记忆是如何回忆的呢?需要来自外界信息的刺激才能被激活或者重新记忆,也就是需要来自外界信息的输入,才能产生回应,没有外界的信息刺激,已经储存的记忆是无法自主的回忆出来的,更谈不上理解。这个是理解记忆的基础。

通过上面的这个图可以知晓,对中央执行系统产生一个信息刺激,相关的信息刺激就会延整个网路迅速传播,通过激活不同的记忆(记忆与情绪、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模块,就会产生很多种记忆反馈并通过肢体或者思维反映出来。不过,通常我们能察觉到的只是几种而已,其他的都被更强烈的反馈掩盖了。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反应,实际情况是,我们通常会同时输入多个信息刺激,这些信息刺激在传播过程中会存在相互的干扰与抵消,最终产生的是一个混合的记忆反馈,而不是最优或者最强烈的记忆反馈。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本来在回忆一个知识点,但回忆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原有的知识点,甚至脑洞大开的转向却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上去。这其实就是发生了记忆信息的相互干扰。

当干扰信息被剔除或者有效信息被看似不相干的外界信息刺激激活并反馈出来时,那么我们就产生了顿悟或者酝酿效应的效果。这其实反应的是一种由记忆现象,这种顿悟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早已经存在但未被我们察觉,当干扰信息被排除,那么记忆原本的颜色也就反应出来了,对我们而言也就产生了顿悟。


这就要从大脑对知识的理解原理开始讲起了。

人的大脑是如何理解一个新知识的?是通过旧有的认知去理解的,比如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区块链。

什么是区块链?

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区块链是由一个共享的,容错的分散式资料库和多节点网路组成。

但大家看了之后,能清楚的理解吗?应该很难吧?

因为其定义中的什么容错的、分散式、多节点,也都是我们脑海中之前没有的概念。

你用一个不知道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不知道的概念,大家当然就一头雾水。

虽然文字看的懂,但含义却模模糊糊,甚至会望文生义。

其原因就是因为它无法与我们旧有的认知产生关联。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解释呢?

有人就这么比喻,说区块链就好比是一个账本,你向我借了一百块钱,那这件事就记录在了账本上。

而这个账本不是一份,而是同时产生很多份,每个人的手中都有。

那如果你想懒账,你就无法懒掉,因为所有人的账本都记录了这件事,他们可以给我证明。

这就是区块链。

既然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那区块链的特点就具备了: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的特点。

这样一比喻,大家是否就清晰多了呢?

为什么会清晰多了?

就是因为它与我们旧有的认知产生了联系。

什么账本、还账,这些词的含义在我们的脑海中是早就熟知的。

所以我们才能理解。

这就是大脑理解新知识的原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为什么很多知识即使一段时间不学,也会感觉对其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就是因为那些知识虽然一开始我们不理解,但我们储存在脑海了,有印象了。而随著我们阅历的丰富,知道的越来越多,那些原本我们不理解的东西,就慢慢得到了验证和解释。

当它与我们旧有的知识突然关联起来那一刻,我们一下子悟通了,当然就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而联系的旧知识越多,每一次都能加深其印象,当然就越来越深刻。

举个例子:

小时候你告诉我,爱情是苦的。

可那时候我没有经历过,脑海中找不到事例去验证,我又怎么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呢?

可随著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谈恋爱了,当有一天我突然被甩了,立刻有了那种感受,我亲自验证了你说过的话。

你话中的道理突然就与我现在的感受关联起来了,那我当然就突然明白了。

而我连续被甩多次,也就是说我不断在验证你那句话,那我当然就对那句话理解的越来越深刻。

所以,对一个知识为什么会豁然开朗,理解越来越深?

就因为你不断在证明,不断在实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