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科学的研究在过去一百年里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停顿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意识的主体性特色让意识研究非常不符合现代科学的研究路径。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第三人称,所谓客观性,就是将研究对象化。当我要研究意识的时候,我首先的要为意识定义,而这个定义过程是将主体的感受性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科学并不关心研究对象的主体感受是什么,它关心的是这些感受「翻译」为一系列数据后,会是什么。就好比我现在在打字,当「我「感觉到疼痛,我在描述的时候将这种感受翻译成了」疼痛「这两个字。科学研究将这种疼痛翻译成更为精确的数值,比如1-10的疼痛级别。这个过程就是将疼痛」客观化「了,也就是第三人称化了,可疼痛在主体性的上体验到底是什么,这些文字或者数据其实什么都没有说。

疼痛被第三人称数字化并不难,可想要将疼痛的主体感受表述出来,对科学来说却难如登天。因为一旦谈到「感受性」、「体验」、「主体性」这些概念,对于科学来说,客观性要求的「表述」都只能是第三人称的。

可要命的是,要想研究意识,主体性——感受性——体验性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疼痛在第三人称的智能评级上,也许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功能。可从意识的角度,能够觉察——体验」疼痛「也就是产生知觉,几乎就是意识的核心属性了。

基于意识的主体性特点,现在意识研究路径,总体上来说有两个方向:

第一,忽略掉主体性,把主体性也就是第一人称的「我」当成一个幻觉,当成大脑功能的副产品。大脑被认为是为了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所产生的机能,而我不过是这个机能的「副现象」而已。就好像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发动机的功能之间的关系一样,「我」就是那个发动机的轰鸣声,它本身没什么作用,仅仅是个幻觉而已。

这个解释很流行,也可以说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我」的问题,但副作用是,它被很多认知科学家认为是典型的通过抹除问题而回答问题的,偷梁换柱的行为。没有了「我」,其实也就没有了意识问题,它其实就退化成为了」智能「问题,意识的研究学科也没有必要存在了。

当然,支持这个领域的科学家,大部分(不管他们自己承认不承认),其实都是乐于见到意识问题被还原为智能问题的,因为智能显然是一个可以被客观化研究的对象。当今的人工智慧研究,就是在这个方向上前进,他们相信,只要人工智慧在智能上达到一个量级,意识就像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样,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但有一个问题,计算主义(人工智慧)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能够进行客观化—数字化—逻辑化的智能系统,到今天为止都无法具有「理解」的功能。所有的计算系统,不管是计算功能主义,还是联结主义(AlphaGo),都不能理解自己处理的问题。用认知语言学的说法就是,计算机的认知模型不能产生「非派生语义」。

用一个并不太准确的例子就是,AlphaGo就像人类的「外置大脑」,它并不具备产生思考的能力,说到底它就是个智能工具而已。

注意这个问题不是量上的问题,它是个逻辑硬伤,硬伤到什么程度呢?有点儿哥德尔不完备定律那个级别的意思(虽然也不是所有认知科学家都同意)。也就是说,只要是第三人称的,非主体性的,一个可以被客体化(计算化)的逻辑系统,似乎就注定了没有理解——体验——意义——价值——等意识功能,也就是说不能产生「自我」。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方向,就是将主体性—感受性(也被称为感受质)重新纳入意识研究。

这个方向是近几十年才进入意识研究领域的,所以五花八门,有基于将意识和生命演化进行深度整合的自生成理论,这个理论又延伸出强调身体—环境在意识生成中间的关键作用的具身认知理论。更有甚至,有些认知科学家认为,感受性是一个基本的世界元素,与物理学的其他元素有著一样的价值,比如德昆西的《彻底的自然》,简直就可以被称为现代的「万物有灵论」了,请注意,这个流派可不是什么神棍流派,在意识研究的领域中,有一大票认知科学家认为直到今天主体性的难题,就是我们没有认真的对待」主体性「作为世界基本元素的事实。

说了这么多,具体到你的问题,其实就是意识科学研究最大的两个路径就是是否将主体性——感受性——也就是「我」纳入研究的视野。

不纳入,意识就等同于智能,等同于逻辑,等同于马斯克这类科技主义者所设想的自然而然在未来可以拥有意识的「智能体」。所以,意识学科在他们眼里说好听点是个软科学,说难听点干脆就是个伪命题,「智能」研究足以涵盖意识研究。

而相反,纳入主体性,意识研究就把科技主义所渴慕的「人工智慧」的辉煌前景,很可能彻底堵死了。不管是AlphaGo代表的联结主义或者其他计算主义走的多远,它只能是一种」高级的自动化「,外在的、根本性的逻辑缺陷,注定了它们只能是没有意识的工具。

当然,人工智慧产生意识的通路并没有被堵死。在这里我就比较欣赏基于生命演化的自生成理论了。因为在这个理论架构中,赛博格的模型其实是符合用更广义生命演化来产生容纳机器的意识理论。

呃……不过要说这个就扯得太远了。还是打住吧!说到底,如果你对意识研究感兴趣,现在倒真可能踩在一个黄金时代的开始,门派足够多,不再是实证主义的那么一个闷得让人发疯的一个调调,可以去尝试尝试哦~o(* ̄︶ ̄*)o


按照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宇宙起源于混沌」,混沌物质在中医叫「元气」,元气操控分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一个运动系统就是生命。所以在生命形成的过程中混沌物质就起到了意识的作用。等到生命进化出来大脑以后又出现一种新的意识形式。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意思形式,我们把前一种意识形式称之为:客观意识。客观意识是一种无形物质自由运动的能量。后一种意识形式称之为:主观意识。主观意识不是物质,只是大脑收集起来存储处理的信号信息。

客观意识就是所有生物体的灵魂。生命的灵性就是客观意识的多维时空的属性。把一个人体看成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话。主观意识就像是企业的总经理,国家的总统府。客观意识就像是企业的董事会,国家的议会。这个比喻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因为社会是人体的外延。从系统逻辑思维来看,所有的系统都是这样的主观控制和客观控制相互协同控制的。详细论述请看一下我的《系统逻辑思维》,团结出版社正版图书网上有售,留一个邮箱给你发电子版的。


基于现有科学逻辑认知,能够对意识本身先确定一个理论上能够逻辑自恰的框架,再去一步步的验证淘汰。

例如假设意识的核心是一种人类还未发现的引力子合成元素,由精子卵子结合而形成,并能够吸聚一定范围内其它元素构成的细胞,使之在这个范围内的微形磁场运转形成统一,并且会如同其它元素一般会缓慢衰变(β衰变),外在表现为人体衰老,等等。。。。

抱歉,想像力有限,编不下去了。


通过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层次剖析自我,辨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在我看来,意识研究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从意识的特性入手,逐步揭示意识的本质。这是直接型,传统的哲学、心理学研究基本是这个思路。从意识的内容与脑活动的对应关系入手研究,属于间接型。现代神经科学对意识的研究,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意识研究是摆脱不了主观性的,那种研究思路都要解决这个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