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科學的研究在過去一百年裏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是停頓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意識的主體性特色讓意識研究非常不符合現代科學的研究路徑。

現代科學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第三人稱,所謂客觀性,就是將研究對象化。當我要研究意識的時候,我首先的要為意識定義,而這個定義過程是將主體的感受性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說科學並不關心研究對象的主體感受是什麼,它關心的是這些感受「翻譯」為一系列數據後,會是什麼。就好比我現在在打字,當「我「感覺到疼痛,我在描述的時候將這種感受翻譯成了」疼痛「這兩個字。科學研究將這種疼痛翻譯成更為精確的數值,比如1-10的疼痛級別。這個過程就是將疼痛」客觀化「了,也就是第三人稱化了,可疼痛在主體性的上體驗到底是什麼,這些文字或者數據其實什麼都沒有說。

疼痛被第三人稱數字化並不難,可想要將疼痛的主體感受表述出來,對科學來說卻難如登天。因為一旦談到「感受性」、「體驗」、「主體性」這些概念,對於科學來說,客觀性要求的「表述」都只能是第三人稱的。

可要命的是,要想研究意識,主體性——感受性——體驗性就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疼痛在第三人稱的智能評級上,也許並不是一個什麼了不起的功能。可從意識的角度,能夠覺察——體驗」疼痛「也就是產生知覺,幾乎就是意識的核心屬性了。

基於意識的主體性特點,現在意識研究路徑,總體上來說有兩個方向:

第一,忽略掉主體性,把主體性也就是第一人稱的「我」當成一個幻覺,當成大腦功能的副產品。大腦被認為是為瞭解決一系列複雜問題所產生的機能,而我不過是這個機能的「副現象」而已。就好像發動機的轟鳴聲和發動機的功能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就是那個發動機的轟鳴聲,它本身沒什麼作用,僅僅是個幻覺而已。

這個解釋很流行,也可以說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我」的問題,但副作用是,它被很多認知科學家認為是典型的通過抹除問題而回答問題的,偷梁換柱的行為。沒有了「我」,其實也就沒有了意識問題,它其實就退化成為了」智能「問題,意識的研究學科也沒有必要存在了。

當然,支持這個領域的科學家,大部分(不管他們自己承認不承認),其實都是樂於見到意識問題被還原為智能問題的,因為智能顯然是一個可以被客觀化研究的對象。當今的人工智慧研究,就是在這個方向上前進,他們相信,只要人工智慧在智能上達到一個量級,意識就像發動機的轟鳴聲一樣,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但有一個問題,計算主義(人工智慧)一直沒有解決,那就是能夠進行客觀化—數字化—邏輯化的智能系統,到今天為止都無法具有「理解」的功能。所有的計算系統,不管是計算功能主義,還是聯結主義(AlphaGo),都不能理解自己處理的問題。用認知語言學的說法就是,計算機的認知模型不能產生「非派生語義」。

用一個並不太準確的例子就是,AlphaGo就像人類的「外置大腦」,它並不具備產生思考的能力,說到底它就是個智能工具而已。

注意這個問題不是量上的問題,它是個邏輯硬傷,硬傷到什麼程度呢?有點兒哥德爾不完備定律那個級別的意思(雖然也不是所有認知科學家都同意)。也就是說,只要是第三人稱的,非主體性的,一個可以被客體化(計算化)的邏輯系統,似乎就註定了沒有理解——體驗——意義——價值——等意識功能,也就是說不能產生「自我」。

於是,就有了第二個方向,就是將主體性—感受性(也被稱為感受質)重新納入意識研究。

這個方向是近幾十年才進入意識研究領域的,所以五花八門,有基於將意識和生命演化進行深度整合的自生成理論,這個理論又延伸出強調身體—環境在意識生成中間的關鍵作用的具身認知理論。更有甚至,有些認知科學家認為,感受性是一個基本的世界元素,與物理學的其他元素有著一樣的價值,比如德昆西的《徹底的自然》,簡直就可以被稱為現代的「萬物有靈論」了,請注意,這個流派可不是什麼神棍流派,在意識研究的領域中,有一大票認知科學家認為直到今天主體性的難題,就是我們沒有認真的對待」主體性「作為世界基本元素的事實。

說了這麼多,具體到你的問題,其實就是意識科學研究最大的兩個路徑就是是否將主體性——感受性——也就是「我」納入研究的視野。

不納入,意識就等同於智能,等同於邏輯,等同於馬斯克這類科技主義者所設想的自然而然在未來可以擁有意識的「智能體」。所以,意識學科在他們眼裡說好聽點是個軟科學,說難聽點乾脆就是個偽命題,「智能」研究足以涵蓋意識研究。

而相反,納入主體性,意識研究就把科技主義所渴慕的「人工智慧」的輝煌前景,很可能徹底堵死了。不管是AlphaGo代表的聯結主義或者其他計算主義走的多遠,它只能是一種」高級的自動化「,外在的、根本性的邏輯缺陷,註定了它們只能是沒有意識的工具。

當然,人工智慧產生意識的通路並沒有被堵死。在這裡我就比較欣賞基於生命演化的自生成理論了。因為在這個理論架構中,賽博格的模型其實是符合用更廣義生命演化來產生容納機器的意識理論。

呃……不過要說這個就扯得太遠了。還是打住吧!說到底,如果你對意識研究感興趣,現在倒真可能踩在一個黃金時代的開始,門派足夠多,不再是實證主義的那麼一個悶得讓人發瘋的一個調調,可以去嘗試嘗試哦~o(* ̄︶ ̄*)o


按照中國哲學的宇宙觀「宇宙起源於混沌」,混沌物質在中醫叫「元氣」,元氣操控分子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形成一個運動系統就是生命。所以在生命形成的過程中混沌物質就起到了意識的作用。等到生命進化出來大腦以後又出現一種新的意識形式。為了區分這兩種不同的意思形式,我們把前一種意識形式稱之為:客觀意識。客觀意識是一種無形物質自由運動的能量。後一種意識形式稱之為:主觀意識。主觀意識不是物質,只是大腦收集起來存儲處理的信號信息。

客觀意識就是所有生物體的靈魂。生命的靈性就是客觀意識的多維時空的屬性。把一個人體看成是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話。主觀意識就像是企業的總經理,國家的總統府。客觀意識就像是企業的董事會,國家的議會。這個比喻應該是比較恰當的,因為社會是人體的外延。從系統邏輯思維來看,所有的系統都是這樣的主觀控制和客觀控制相互協同控制的。詳細論述請看一下我的《系統邏輯思維》,團結出版社正版圖書網上有售,留一個郵箱給你發電子版的。


基於現有科學邏輯認知,能夠對意識本身先確定一個理論上能夠邏輯自恰的框架,再去一步步的驗證淘汰。

例如假設意識的核心是一種人類還未發現的引力子合成元素,由精子卵子結合而形成,並能夠吸聚一定範圍內其它元素構成的細胞,使之在這個範圍內的微形磁場運轉形成統一,並且會如同其它元素一般會緩慢衰變(β衰變),外在表現為人體衰老,等等。。。。

抱歉,想像力有限,編不下去了。


通過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層次剖析自我,辨識意識與物質的關係。


在我看來,意識研究有直接和間接之分。從意識的特性入手,逐步揭示意識的本質。這是直接型,傳統的哲學、心理學研究基本是這個思路。從意識的內容與腦活動的對應關係入手研究,屬於間接型。現代神經科學對意識的研究,基本屬於這種類型。

意識研究是擺脫不了主觀性的,那種研究思路都要解決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