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尚武菌,我来回答。

战国是一个崇尚武力、充满杀戮的时代(参见本书上文「为什么东周的后半期被称为「战国』时代」一题)。孟子曾形容当时的状况,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取得战争的胜利,国与国间常兵戎相见,人命像草芥一样下贱,可以被随意践踏

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如杨朱认为,人首先要为自己著想,天下之事与我何干,自己过得好最重要,哪怕拔出一根汗毛就可以对天下有利,对自己来说也是不划算的;再如墨子,他提倡「兼爱」,号召停止战争,主张人们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别人;又如庄子,对世间纷争抱超然态度,认为与其在这个乱糟糟的现实世界碰撞得伤痕累累,还不如逍遥自在地游走在其中;而孟子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他发现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存在一种光辉的善意。

为了说明「人性本善」,孟子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掉进深井,他心头一定会本能地、下意识地感到震动,会担心那个孩子的安危,这就叫做恻隐之心。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不是因为这个人和孩子的父母有交情,也不是想得到别人的夸奖,更不是因为讨厌孩子号哭呼救的声音,这是不必通过后天学习而人人生来都具有的。这个侧隐之心就是「仁」的起点和发端,如果能将它推而广之,那么小到个人、大到天下,都可以走向理想的境地。历代的先王就是因为有著这种「不忍」之心,才会采取种种嘉惠百姓的措施,也才有了当时的太平盛世。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仁政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他强烈地希望当时的统治者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去效法古人,用这种「善」去感召和引导人民。他认为这才是让天下统一安定的根本方法。但这种看似一劳永逸的方法,对于那些利欲熏心的统治者来说,却是难以付诸实践的。就算孟子以中华人文始祖的榜样来激励他们—尧舜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可以做到的—也依然无济于事。

孟子所处的时代与孔子相比已然有了许多变化,他对于孔子的学说也有一定的取舍和发展创新,但孟子无疑是孔子最忠实的追随者。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孟子对于自己未能和孔子生在同一时代(比孔子晚出生约200年)的遗憾之情。他说,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对于人心世道的贡献大,如果让我许个愿望,我希望能成为孔子那样的人。孟子在自己的著作中,第一次将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排列起来,成为后世儒家「道统论」的先声。而到明代大儒王阳明那里,又从孟子的学说中发展出「致良知」之学,成为「心学」系统中的高峰。至于《三字经》中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则是自南宋以后七百多年来蒙童识字时首先便要接触到的。可见,孟子的性善学说虽然在当时无人理睬,但对后世的影响却多么深刻与广远。


所谓「性善」,与其理解为「性是善的」,不如理解为「善是性的属性」。性即理也,天地间除性外再无一善可言,或者说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地之善亦只是性善。听从本性的人们遇事自会做出「善」的选择,就如镜子遇物会成像一样,所以我们说人性本善。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性对物而发的具体表现,就如明镜成像的属性一样。


我首先感谢多次邀请。

但是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儒家的我也没那么深入过。所以严谨的说,我不宜发表意见。


谢谢邀请!

孟子所谓「善」,比如齐王见祭牛发抖而不忍心杀之;人们看到孺子坠井都会施以援手。

说的都是人类天生具有的善良,所谓「赤子之心」是也。

这种善良究竟是不是天生的,很难讲,因为没有人会记得婴幼儿时期自己的世界观,孟子这个判断,也是属于直觉的范畴。

但我相信您不会否认,多数情况下,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富于爱心吧?所以,我想孟子也是据此判断人的本性善良,是在饱经世故之后,才慢慢变坏的。


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个人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后代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个体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爱,立论的出发点建立在「人性善」上。


这个善,古人是不怎么用的,用的是另外一个字,「仁」

孔子说「仁者,人也」,仁的意思就是说:活的像个人

这和罗马斯多葛学派的道德有很大区别,西方人是要求做出「超凡」的、「高尚」的行为才是美德

孔子不是,「平凡」的、「中庸」的,才是道德,也即正常人才是圣人,超常人反而有「矫情作伪」之嫌

这是中国人价值观的基础之一,也是孟子籍以发扬光大的基础

孟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充,使这种正常人的人之常情的道德感,变得更加勇猛

这是有时代背景的,因为战国比春秋更乱,更没有王法,更唯利是图

所以说,孟子(其实也包括春秋战国几乎所有的子)并不是简单提出一个伦理学观点,其初衷其本质都是政治理论

所谓「奚其为为政,是亦为政」,做人和政治,在中国人看来本就是一回事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柯,战国中期鲁国邹人,生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据说孟母为教其子,曾三迁其居,「昔孟母,择邻处」和「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广为流传。

说起孟子,通常和孔子连用,被人说为孔孟,然而孟子其实并不是孔子的学生,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一生崇拜孔子,曾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同时也被封建统治者称为「亚圣」

为什么要说上面这句话呢?

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中「仁」,作为孔子的继承人,孟子并没有跳出这个框,孟子根据子思的中庸与诚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孟子把人的主观情绪,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其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人莫近焉」将人的心性与天联系起来,陷入「天人合一」的神秘主义。

看来,董仲舒的思想里也有孟子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解决人性,这个重要的话题,于是,孟子就采用了在战国时期早就直接讨论的人性的问题。(战国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小一认为)。在当时有著几种主张: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孟子,在批判的基础上,直接肯定性善。认为「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之者,其良知也。」而君子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是保存了还是丧失了这种「善」。

其实,从这些孟子说过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所说的善并不是说的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至于,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也就是人先天中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上面的一些均采自,孟子 尽心上,孟子 离娄下,孟子 公孙丑上。

终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孟子继承的还是孔子的思想,同时孟子处于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的这些结论,所提出的性善论,更多的是为了教育,与政治主张所服务的。


难道就没人发现,如今说白话文的「善」和古代文言文的「善」指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么?

古文中的「善」多从「上善若水」,即像水一样「自然流淌,本能且自然」的意思。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天性自然,未经雕琢,行动是由本能决定;

而不是如今争论的善良或邪恶的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