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其实是想看看大家推荐自己的母校,以及学校在语言学教学方面的情况!感谢各位的回答!!!


我曾经在两所大学念过语言学,博士期间也同时隶属两个研究所。我来讲一讲这几个机构的体验。

我的第一所大学是巴黎第五大学(Paris V - René Descartes)。坐落在巴黎城最chic的圣日尔曼大街上。很多人以为,内马尔所在的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就是这条圣日尔曼大街,其实不是。巴黎圣日尔曼的圣日尔曼是Saint-Germain-en-laye,巴黎旁边的一个小镇。下图就是语言学系所在的圣爸爸校区(Saints-Pères):

你们可能会发现上边写著Faculté de médecine。没错,巴黎第五大学曾经是巴黎大学的医学院。目前它的医学好像也是法国最好的。但是它在改制后,也继承了原来巴黎大学的人文学院。这个校区就是人文学院图书馆的所在地。

巴黎第五大学的语言学系是「法式语言学」的集中地。因为大名鼎鼎的法国语言学André Martinet就是这里的镇山之宝。他的élément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则是每个语言学系学生必读的红宝书。Martinet是梅耶的学生,梅耶则是索绪尔的学生。当然,我入读本科的时候,Martinet已经去世快十年了。Martinet的妻子Jeanne,当时还没去世,会时不时出现在大学里,给大家瞻仰一下。当然,我不是她的粉丝,符号学的课我也没好好学。

因为是「法式语言学」,所以学的东西都比较奇怪。Martinet的理论其实不够国际化,导致我看别的书都有困难。好在语音学、音系学都差不多,上那些课还算是驾轻就熟。在巴黎五大我认识了我后来的导师,我时常去听他的音系学和历史语言学的课程,然后他指导我看印欧语方面的书籍。

本科第一、第二年,我们开了语言学概论、功能学派句法、语音/音系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符号学等课程。还有非语言学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还有计算机、英语等课。每门课都有大课和小课,我记得社会语言学的大课我基本听不懂,最后考试随便乱写居然勉强及格了。社会学一个学期在讨论乱伦以及夫妻生活的问题,还满有意思的,我考试也考得不错。句法课反正每节课都在反对生成语法。

当然,光学学校的课程对于有志于走语言学道路的学生是不够的。大学也不会怎么管学生。我在未来导师的指导下,又读了汉藏语的书,然后大二的暑假我就去做绰斯甲语的田野调查了。

巴黎第五大学的语言学对学生的训练不够,所以我接受未来导师的建议,转学到了巴黎第三大学。一直就待到了博士毕业。也是我待得最开心的地方。

巴黎第三大学是巴黎大学改制后得以用「索邦 Sorbonne」命名的几所大学之一,称为La Sorbonne Nouvelle (新索邦)。它的语言学在法国算是不错的。尤其它有一个语音学院,应该是法国最好的语音学院。在那里遇到了很多好同学和好老师。就连门卫的巴西大妈,后来我博士毕业后回来拿毕业证(念博士以后我就很少来这里),都还记得我,问我的近况。

大三第一学期,语言学的教学强度就明显比巴黎五大强多了。首先劈头盖脸的三个句法课。一个是生成语法,一个是Dependency grammar,另一个是不知道啥句法(这个不知道啥句法的老师后来变成了我的另一个导师)。由于巴黎第三大学从本科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生成语法,我大一大二都在批判生成语法当中度过,有点不适应,老师也很严,结果第一次考试我拿了9分(法国满分20分,10分及格)。我跟老师说:Op, je ne suis pas encore générativiste(我还不是生成语法的人). 老师说:Cest pas le but(这不是目的).后来我的成绩就有所进步,考得都不错了。

当然,来到巴黎三大不听语音学的课是不行的。在这里我接触了最先进的仪器,最好的语音学老师团队以及最热爱的语音学的学生。没错,语音学方向的学生水平比普通语言学方向的高出一截。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而学普通语言学的学生,很多只是想混个文凭。于是我自我感觉在语音学这方面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当时法语的声谱图一般都能看懂。

巴黎三大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非洲语言,匈牙利语言学,田野调查等等。计算机、统计学的课程也有不少。反正就是很快乐。师生之间很融洽。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同学,其中有一个同学五十多岁了,曾经是社会科学高等学校的社会学博士,因为身患了一场大病,停止工作,起死回生后没什么事,就注册了巴黎三大的语言学。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跟他聊天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不过有一些课我实在没有办法理解。有一门课叫ethnomethodology。我为了理解这门课,专门买了它的创始人Harold Garfinkel的书来看,愣是没搞明白咋回事。考试居然及格了。

我的硕士继续在巴黎第三大学念。硕士的上课内容也有语音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学史等等。印象中都是些基础课程。然后为了取得博士合同(法国的博士有两种,一种是合同博士,每个月有工资,一种是自费博士,自生自灭),我开始重视考试成绩,要保证平均分在16分以上,反正基础语言学如音系、句法,还有统计学、英语、计算机这些,我都要求自己考18-20分,然后另外一些没什么把握的,也要有15分。也许中国人真的比较会考试吧,最后的考试分数往往在我控制范围之内。加上硕士论文写得不错,最后我硕士毕业的平均分达到了18分还是18.5分。反正虚高。

最后还是没有获得博士合同。里边有其它的原因,不表。

当然,作为一个想学习语言学的青年,没有博士合同还是要继续注册博士的。在法国,你需要在一个大学注册为博士研究生,然后还要挂一个导师所在的研究所。我自然在巴黎三大继续注册博士,因为有两个导师,研究所就挂了两个,一个是东亚语言研究所,一个是伊朗印度研究所。

当然,我主要是在东亚语言研究所活动。

东亚语言研究所的办公室离巴黎五大不远,但是要一直走到靠近塞纳河,对面就是卢浮宫。所以很多同事就会选择坐地铁七号线在卢浮宫下车,穿越卢浮宫的广场,过河来上班。在这里我又度过更快乐的四年时间。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一些好朋友。

当时研究所的办公室是原来的阅览室改装的,学生和老师是一起的。所以我们跟法国东亚语言学研究的佼佼者在同一个屋子里办公。比如说沙加尔,跟我们就隔一个书架。所以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问,随时讨论。有时候,老师们也会拿著他们写的中文论文或者摘要让我们改。

我坐在沙加尔的座位上,体验当沙加尔的感觉

中午饭也到食堂吃,有时候老师会跟我们一起吃,然后在餐桌上听他们高谈阔论。当然,另外一个高谈阔论的是鹅师,跟他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最快乐的是每周三下午的讲座。这是当时曹茜蕾(Hilary Chappell)组织的系列讲座,每周会请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来演讲,有时也会让博士生来介绍自己的成果。然后每次听完讲座都有冷餐会,吃的虽然都是零食,但是有我超喜欢的苹果酒(cidre)。然后喝饱了酒,有时大家就一起下馆子。

对了,最近法国有个网红,其实是我们的老朋友。他是一个流浪汉,后来捡到了美术学院留下的颜料,就开始迷上了绘画,每天都笔耕不辍。他的老巢就在我们研究所外边。我们都叫他臭大叔。结果去年他被法国媒体报道了,知道了他叫Marco。不知道疫情期间,他最近过得如何。

我的导师曾经感叹:巴黎是最适合念语言学博士的地方。你可以找到几乎任何一个语系的顶尖专家。我觉得确实如此,非洲、南美不用说,是法国的传统。东亚语言研究所的实力也非常强大,汉藏语系不谈了,「阿尔泰」语言有Vovin坐镇,他几乎是万能的。

另一个研究所,是伊朗印度研究所。因为我的主要导师是研究波斯语句法的。但是我去得不多,因为我的论文是第二导师(向柏霖)主要指导的。但是伊朗印度所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比如每年的波斯新年都有研讨会,会上还有波斯风格的食品。而且会上不一定是语言学的内容,还有历史、考古、文献等研究,很有意思。

像我们这个方向的语言学博士,一般不是参与导师项目,而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不存在帮导师干活儿的事儿。而且因为我们研究的东西跟导师的不一样,所以我们跟老师们经常是互相请教的,老师会来问我们问题,我们也会去问老师问题,而且如果导师的文章有问题,我们也会指出。唯一不同的是,导师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研究方向。

反正,除去法国生活的种种麻烦,我还是很怀念在巴黎的学生时代的。


(虽然背景仿佛挺相关,但本人语言学学习经历基本都在国外...就算如此!也想来强答一番!)

(可能毫无借鉴价值的)申请经验在最后,嘻嘻。

背景:国内双非本科德语毕业(大约相当于四年语言班吧...虽然这么说好像有点过分hhh),本校保研念了一学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生(肄业),之后溜去德国学习日耳曼语言学,后被北美语言学博士项目录取。

结论 (基于个人经验,欢迎批评讨论指正):国内学习语言学相关专业,请认准名校。且名校中,若导师既可以带翻译学方向,又可以带语言学方向,还能带文学方向的,除非这个老师真的厉害,不然就不要考虑了。这样大致筛一波后,再了解一下课程设置、导师专长、毕业生流向,如果能找到在读生了解一下,那基本上可以自己作出判断要不要读了。择校时也不必盯著带「语言学」的专业,中文系、英文系都会有很好的语言学方向。这样挑选完的学校,都是精华了。

以下纯属个人经验和感想,仅供参考。如果题主对欧美语言学专业/行情感兴趣的话,那我的经验可能会更相关一些。

国内研究生那一学期上过的课有语言学导论,语言学流派,学术论文写作,二语教学。体验了一学期,看了三年的整个课程安排,虽然当初完全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状态,但是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还是清楚的。遂退学,申请德国研究生(当时错过了招聘季,另外觉得有硕士学历加持也不错)。

去德国前我都不知道语言学是什么,只当是一门文科专业。结果到了德国,同学里男女比例异常(?)均衡。两年时间里学习了:

Statistics in R - 统计学与R语言相关,做梦都想不到学语言学要学这个...

Language disorders - 看了一学期脑部核磁共振图,还去旁观了一个疗程的speech therapy。

Logic for linguists - 反正到现在还有点迷糊...

Corpus Linguistics - 一门编程和语料库结合的课,final project计算了特朗普的辞汇量和辞汇水平(发现和历届总统的差别很大,接近于美国高中辞汇难度和辞汇量(怪不得当初看新闻觉得自己英语变好,居然能不看字幕听懂了,结果...是我想多了

当然还学了别的课,Germanic dialect variations,Germanic language history,音系、语义、句法等等...

总的来说,和在国内那一学期研究生的内容完全不同,彻底改变了我对语言学的看法。

现在想来,国内读研的感觉是:语言学纯文科(纯属个人体验,基于当时的学校情况,绝不代表国内语言学教学水平);国外读研感觉:我这学的都是什么...心路历程大约是:抵触-&>莫名-&>有劲-&>妙妙妙-&>爱了爱了

国内语言学专业并非各个都像我读的那一学期。现在身边语言学博士中,有南开的,北大本硕博的,北外的,香港各大学的特别多,台湾本科出国读博的也不少。

另外,国内语言学专业也并非纯文科,例如应用语言学里包含了心理语言学,一/二语习得等方向,这些都是重视实验设计、数据,以及系统、科学地论证的。

================5月7日更新=================

期末太悲惨了,疯狂码论文。但是我没有咕咕!

先说个其他的点。

有小伙伴在评论里询问语言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个我本身没什么经验,只能说说最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

现在正好本科毕业季,因为疫情影响只能办线上毕业礼。nosy如我,也混进去听了一会儿。让人惊讶且高兴的是,就算是受疫情影响,大家都找到了不错的出路。具体多少毕业生我没注意,大约十来个?其中1-2人已经被其他学校的硕士/博士项目录取;2人左右准备今年申请;其他大多数人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有类似于技术岗一类的,有去学术机构的,还有去外语教学机构的。另外还有两三个毕业生目前还没有明确计划,但都不急的样子。其中一个正好家里要重新粉刷外墙,也算是个活儿hhh

很多语言学学生,本科的、博士的,都在IBM、Facebook、Google实习过,羡慕得我大声哭泣...

踩上我的西瓜皮溜去写论文了,嘻嘻。

================5月14日更新=================

拔出了之前竖下的铁锹锹,继续挖了起来,更新一波PhD申请的过程。

(??流水账警告??)

之前说到去德国学语言学。第二学期的时候,因为同学们的低分衬托,教授问我愿不愿意加入她的课题组做HiWi,类似于学生助理研究员一类的活。一学期后,成为我导师了的教授问我愿不愿意带一门研究生的练习课。在金钱的诱惑下(?),我愉快地干到了毕业。之后毕业论文选题顺理成章地选了课题组相关的题目。

建议一:当初我没想读博,进组也算是编外人员,现在想来,想要读博的话可以尽早开始『研究』。这个可以是进到某一个课题组,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然后自己写点东西,找一个或几个教授请他们指教。之后你就可以经常修改修改自己写的东西,和教授多约著聊聊。这算是一个找到自己兴趣点,培养自己学术技能,感受一下研究氛围的好机会吧!

提交毕业论文前一周,和导师见了一面,导师问我毕业后什么打算,要不要读博。如果我愿意留下的话,她虽然没法雇我、发工作签,但可以保我衣食不愁。而我...听后居然大言不惭,说我想去美国,想去她读博的学校...听完导师愣了。最后暂定我先在她那里读起来,然后著手申请美国的项目。另外, 她也会关注欧洲哪个项目招博士生。

后来因为已经能在导师那儿读博了,德国不用学费,我也不用愁生活费,所以申美国也不积极了。期间导师转发了我好多招博士生的讯息,心里觉得不申一个好像不大好...于是写了自荐信和研究计划,投了申请。要求的材料不多,除了刚刚提的两样,大约就是成绩单以及推荐人了。

欧洲的博士项目和美国的不大一样,感觉没有那么『制度化』,一般是跟著导师干。我申请的学校后来发给了我面试邀请,但面试过程中我发现不光是要做研究,还有教学任务,比重还不轻。后来和导师说了,导师说...hmmmm 那还是算了吧,教书太分心。

欧洲语言学强校不少。在德国的有(不完全例举):柏林ZAS语言学研究所(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图宾根大学(语言学传统强校),康斯坦茨大学(倾全系之力研究『问句』),莱比锡大学。另外,欧洲其他国家也有巴黎高师、博洛尼亚等等。欧洲留学,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历史人文、名胜古迹,因有尽有! 德国高校还不需要学费(巴登符腾堡除外),物价普遍okay。欧洲留学,你值得拥有!

建议二:申请欧洲博士项目,可以试著提前联系教授,有一些交流。个人感觉,欧洲招收博士生更像是招聘或是收弟子,研究大方向上需要和导师一致。这一点和美国『标准化』的『流水线』比较不同。我个人喜欢美国的模式:新生入学,不论方向、不选导师,先打基础、查缺补漏,会有一个过渡期。

之后日子慢慢地过,也没想别的事了。一天,离美国申请季结束还有仨礼拜的时候,导师问我:『你申请美国的事情怎么样了?怎么还不找我写推荐信?申请的时候别只盯著那一个学校,别的学校也可以嘛。比如过xx大学,虽然他家语言学近两年有点没落,但也还可以的(老师,这么说真的好吗?hhh)。还有xx大学,那里的教授和你方向挺符合的。xx大学也不错,就是生活费太高。记得广撒网啊!』

我听完...讪笑...说...『嗯嗯,好!嗯嗯!广撒网广撒网,哈哈哈!』 然后写了申请,找了俩教授写推荐信,网上提交完,就没管这个事了...毕竟,每年只录5个人...最后的最后,也就申请了一个美国的项目,写自荐信,太羞耻了...

申请过程、材料

申请材料并不多,不需要邮寄,大多在线提交。除此之外,比较费神的有:语言成绩,简历,writing sample,personal statement。

语言成绩:语言成绩算是最不费神的了。大多数学校需要GRE,TOEFL或者IELTS成绩,并达到一定标准。目前一些学校不要求GRE了,TOEFL和IELTS二选一就好。我考的是IELTS,因为申请研究生时考过,比较熟悉。对于TOEFL,一窍不通。

当时对雅思的要求是overall 6.5,每一小项不低于6。这一要求并不高,就近约个考试,去就行了。雅思成绩出得比较快,还能通过官网发送电子版成绩给申请的学校,又少了一件操心的事,美滋滋。

简历:如果有读博计划的话,建议从现在开始就时时更新自己的简历。模版的话,网上俯拾皆是。做到版面干净整洁就好,没什么别的要求。

Writing sample:很多学校都会提到The writing sample should demonstrate an applicant』s ability to pursue serious scholarly inquiry,而ability to pursue serious scholarly inquiry可以说是读博的核心之一了,由此可以看出writing sample的重要性。

我直接用的硕士论文,改了改语法和格式。Writing sample可以是你写的任意论文,甚至非语言学相关的都可以。通过writing sample,学校想要了解:1. 申请者是否能清晰流畅地使用外语;2. 是否有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是否能think critically。

写完之后请人通读一遍,看看是否有自己没有写详细或是逻辑不连贯的地方。语法、格式这些细节也要注意到。

Personal statement:个人觉得这一块最头疼,因为当时没有写ps的经验。但后来发现,一旦起了调子、写好开头、情绪到位、茶水充足,半天不到就能写个草稿。之后放置几天,再进行修改,逐步完善。文字可以追求高大上,但没必要华丽(千万不要油腻)。

我的ps结构大约是这样的:

  • 开头三句话,简明扼要,直抒胸臆:
  1. Languages are charming. 我费了半天脑子就挤出这三个词。
  2. 解释为什么对你来说charming。
  3. 说明你主要的研究兴趣和目标。泛泛一提就好,下面有得是篇幅让你展开。

这一部分共49字。

  • 第二段,半页篇幅讲述求学过程,挑重点并展开细节:
  1. 开始时间:I began studying language scientifically at 哪一大学. During the study in 那个大学, I have laid a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in formal linguistics covering the areas of XX, XX and XX.
  2. 学术相关经验:某一时间点, 我开始关注XX课题。 I was so fascinated by 某一课题、现象。 在对其进行研究期间, 我领悟到了什么、进一步发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受所申请学校的某位教授、博士毕业生所写的某一篇论文启发,受益良多(仿佛很狗腿,但说的话也确实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例如:I saw how XXX (2000) develops an elegant and neat theory as XXX looks at a phenomenon from a point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 and how 某一现象, which I took for granted as XXX, could be actually a controversial, but intriguing research topic.
  • 第三段,学习之外的相关经验:这一块可以写是否有助教经验,是否参与组织过一些reading group,从这些经验里你得到了什么(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其他语言学研究的领域,等等)
  • 第四段,明确目标:
  1. 说明为何申请这一学校的这一项目,例如:夸一夸所申请的项目。虽然听著狗腿,但这个项目必定有吸引你的地方,不然也不会申请,对吧。说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好,切忌油腻。
  2. 这一项目为何适合自己
  3. 这一项目的课程、教学安排,教授的指导方式对你的成长有何助益
  • 第五段,自己的兴趣爱好:
  1. 让别人知道自己不是死读书的,读博压力大,但是你有排解压力的办法。
  • 结尾:一两句话就好,例如: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深造。在你看来,所申请的学校能够提供最好的资源以及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的ps结尾共30字。

写ps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说假话,不刻意夸大,简洁明了,真情实感。因为我当时只申请了一所高校,所以"狗腿"的部分写的其实都是真实的想法,完全不心虚。如果小伙伴们申请多所学校,多多研究各个学校的PhD项目安排、优势、资源,针对不同学校对ps进行修改,不要一份ps走天下哦。

以上回答对你有一丢丢帮助的话,点个赞呗,嘻嘻。

同时也欢迎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指正!感激不尽~


背景: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国西北大学(不在西安,在芝加哥)语言学+神经科学本科,目前在斯坦福读语言学PhD,研究方向:句法/心理语言学

我的本科生涯

我本科学语言学其实是挺阴差阳错的一件事情:高中虽然一直在理科班,但是我一直对传统的数理化这些学科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反倒是不务正业、喜欢钻研各种奇怪的语言。当时我甚至都不知道「语言学」是一门正经的学科,更是根本没有想过以后会学了这个专业。

后来出国读了本科,恰巧我大一的那年学校刚刚开设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专业,校园到处都是骗大家选专业的宣传彩页。听信了网上「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鬼话,我屁颠屁颠地去报了神经科学专业,有幸成为了我校有史以来第一批神经科学专业学生。

专业选完了,我才发现上了贼船.... 那个时候,学校根本没有一个独立的「神经科学」系!这个专业的专业课的老师,都是从生物、心理、语言病理各个系东拼西凑来的,开的课自然也都是五花八门。我的第一门专业课,是由当时的心理系系主任Mark Beeman和语言学系系主任Matthew Goldrick合教的「Language and Brain"。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知道原来语言学是一门正经的科学。受到这门课的影响,我后来作为本科RA加入了Cynthia Thompson教授的失语症实验室,不过我倒是始终没有做任何有关失语症的项目,反而用实验室的EEG器材做了个有关中文关系从句的心理语言学实验。因为本科生的科研经费都是学校出,教授也就挺支持的。最后这个项目做出了一点点成果,在大三那年去了SNL(神经语言学学会)的年会(文章一直拖到现在也没发出来,有点惭愧....)

网图,我校的语言学系小屋

大二的时候,我才算真正开始学习语言学。语言学课程分三个不同的track: syntax(句法), phonetics/phonology(语音、音系), semantics/pragmatics(语意、语用); 每个track都要上够一定数量的课才可以毕业。这之中,我们系的phonetics/phonology算是学术界比较强的,有Matt Goldrick、Jennifer Cole、Ann Bradlow一众大佬,而另外两个略微薄弱一点,syntax 更是只有一位老师(Masaya Yoshida,下称「吉田老师」)。说来也巧,我偏偏对syntax尤为感兴趣,于是就始终追随著吉田老师,从Intro Syntax,到Typology、Japanese Syntax、Experimental Syntax、GB Syntax、Minimalist Syntax, 他开什么课我就上什么课。直到大四的春天,我已经上完了研究生的全部句法课,吉田老师也实在是没有可以开的新课了,于是就开了一门 "乔姆斯基讨论课", 内容就是他每周带著我以及另外两个忠实的句法学生,跑到城里的爱尔兰小酒馆,点一盘炸鸡翅,一桌啤酒,胡侃两个小时乔姆斯基。

自从我大二那年我校唯一的语义学老师Alexis Wellwood被南加大挖走之后,吉田老师的实验室就改名叫做 「Syntax, Semantics, and Sentence Processing Lab (句法、语意、语句处理实验室)", 这个名字相当的霸气,包含了语言学一多半的分支。实验室的名字也是很准确地反映了吉田老师的工作量:整个系几乎一半的博士生,都是他带的学生。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每周和每一个组里的本科生面谈一个半小时。用他的话说,他要让 「每个他带的本科生毕业前都发表点东西,申上个好grad school」,如今想来,和业界那些对学生爱答不理、邮件不回的所谓「大佬」比,吉田绝对算得上是千年一遇的宝藏导师。在吉田老师鞭策下,我研究的方向是汉语wh-疑问句孤岛效应,文章发在了Linguistic Inquiry上。后来也靠著这篇文章做writing sample,幸运地申到了PhD。

我的PhD经历

从胡佛塔俯瞰校园,我们系在红箭头那里

本科毕业之后,我选择来斯坦福继续读PhD(斯坦福其实算不上句法学/心理语言学的传统强校,但还是因为一些挺复杂的原因最终选了这里)。斯坦福的语言学系和西北比要大很多,经常能看到组会一下子来五六个教授的盛况。选课上也有机会遇见成为一些业界大佬的学生,例如Paul Kiparsky, Beth Levin, Chris Manning,Penny Eckert, Vera Gribanova等等。学校和西北比也明显要更财大气粗:第一次在斯坦福跑实验,在proposal上胆怯地写了计划招48个被试,生怕导师会不愿意掏钱。谁曾想,导师大笔一挥,改成了360个!每个被试3美金,一个小实验就花了一千多刀,导师很爽快地就把钱给付了.... 要想在以前,跑100刀的实验都要和吉田老师掰扯半天...

我现在正处于做第一个QP(Qualifying Paper)的阶段,研究的方向依旧是实验句法。自从Ivan Sag去世之后,系里就没有人做这个方向,只有做实验语义学的老师,和理论句法的老师。目前我的感受是,需要不停地给实验导师解释为什么要做句法,跟句法导师解释为什么要做实验,也是挺艰难的... 不过最近几组实验的数据还算不错,未来还是光明的!


泻药! 我现在就是英语和应用语言学大二在读,是在宁波诺丁汉和英国诺丁汉的2+2项目里;

我的课程设置因为是Applied Linguistics可能和在美国学Linguistics的不一样,虽然我在大二也会学语言学概论,但是我课程主要的设置还是集中在四个方向:Sociolinguistics (包括英语的变体和发展,以及与社会文化相交叉的身份认同,性别,种族等问题);Psycholinguistics (我们学校的心理语言学主要还是集中在语言习得这一块,然后大牛比如D?ney也都是在教motivation towards language learning); Literary Linguistics (因为我们专业也会选修文学和戏剧的选修课,然后这个文学语言学也是会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Discourse Analysis 我们学校话语分析主要还是功能语法那一块,韩礼德的各种理论都会被当作framework来研究

总体来说我们学校的应用语言学设计还是会偏向humanities 这边,phonetics, phonology 很多偏science的方向都不会精学,只是会简短地去介绍一下


喜欢就好,这是兴趣爱好,有兴趣学起来就好很多。其实每个专业都一样,不同专业不同体验。但努力做喜欢的事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和目的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本科母校是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语言学的话,据我了解,外国语学院的李兵老师搞音系很厉害。李兵老师有一个学生叫隋妍妍,她博士毕业于uPenn,本科的时候她教我语言学概论。她要求很严格,作业很多,很难,她全英授课,语速很快,还给我们讲了诸如distributed morphology等前沿理论,让我们读一些全班没一人读得懂的paper,使我们接受严格的形式语言学训练。

现在研究生读的是广外,我读的形式语言学/句法学。广外句法学的老师都很厉害,因为他们很多是宁春岩先生之前培养的学生,比如温宾利、何晓炜、韩景泉,此外广外还有石定栩、张庆文(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导师是邓思颖)、吴庄、陈哲(博士毕业于威斯康星麦迪逊,导师是李亚非)、马志刚等教授,他们都很厉害。广外的形式语言学科研团队的水平,全国第一我们不敢说,但前三是肯定的。

广外除了句法学,其他语言学分支也很猛,特别是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董燕萍老师很厉害,后来去了浙大)、语用学(毕竟有何自然教授打下的基础)。广外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迄今为止该学科唯一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988年,广外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该学科的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官方网站: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广外其他方面各方面都是挺烂的(比如说学习和生活条件啊、某些行政部门啊、个别学生的素质啊),虽然没有烂到不能接受的程度。要不是因为广外的学科实力,我早就退学了。


不请自来,谈一下自己待过的几个学校吧。

我本科是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的语言学。课程设置在这里可以找到 https://studiegids.uva.nl/xmlpages/page/2020-2021-en/search-programme/programme/5942/239287。欧洲和美国不一样的是,选课的自由度很低。我们项目前两年的课程是全部固定的(除了第一年可以选不同的语言课程)。课程基本上涵盖了语言学大大小小所有方向,包括传统的句法,语音,音系,还有神经语言学和语言与语音紊乱等。项目的老师背景很杂。有在生成语法框架下做句法,形态和习得的,有做系统功能句法和音系的,有做的比较应用的(如语言障碍与诊断),也有做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的。另外阿大还有一个很牛逼的专长做形式语义和计算机语言学的研究所ILLC,里面很多老师是有和语言学项目/ACLC共聘的。本人因为一直对语言加工比较感兴趣,系里面也没有做这个方向的,所以在隔壁莱顿做了几个相关项目,碰到了几个很不错的老师。

大三上我在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待了一年。当时纯粹是冲著这个学校在心理与神经语言学圈子里的名气去的。我在莱顿一起工作的一位导师也是那里毕业的。因为待得不久所以也不好说什么。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他们系里的人很团结。经常是很多人一起看同样的论文,然后一起做项目发文章。他们系很强调合作,比较习惯独来独往的人在他们系可能会很不适应。

去年申请研究生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国家。不想继续在阿大读语言学硕士还是因为我们系太「功能」了。比如科研型硕士的第一年有12学分必修是关于功能句法的,12学分关于话语分析的。我对这些方向都不是很感兴趣。申请的时候广撒网申了欧陆很多学校的硕士和美国的一些博士。因为不太确定自己的背景能伸到美国什么样的博士,所以就只选了四个很喜欢的学校。没有申请马里兰是因为他们系在申请的时候就要你有很明确的program,以及博士的第一年上来就很intense。美国很多学校的语言学博士项目其实第一年是可以允许你上上课「闲逛」一下的。这些学校的申请基本上都是committee-based的,比较看重你和整个系的match。因为对自己具体的科研兴趣还没有那么明确,所以就选了几个这样的学校。最后收到了两个面试(一个录取),和一个无面试直接候补的,以及一个没面试直接脆拒的,不过还是觉得很幸运。最后接了南加州的offer,不过因为疫情和签证原因决定延期一年了。对这个结果我觉得其实还挺开心的,因为觉得自己多了一年准备的时间(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很弱鸡呜呜呜)。因为对计算语言学比较感兴趣,所以这一年空出的时间我计划去萨尔大学的MSc in Langu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项目学习。和德国其他几个学校的计算语言学项目不一样的是,萨尔的这个项目除了计算机语言学的课程你还可以选择很多心理语言学甚至理论语言学的课程。我对这些方向的交叉很感兴趣,希望在这儿的一年可以收获多多。

以后有机会回来这里补充一下在萨尔和南加州的学习经历。对我的研究方向也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评论or私信我,我们可以聊聊~


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语言学在读。

学校就不多介绍了,直奔主题。伯克利的语言学专业方向很多,比如人类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小语种,计算机,等等。再加上CS也是传统优势科目,语言学还是蛮受欢迎的一个辅修专业~好多学习CS,Data Science的同学会来跟我一起上语言学的课。(没错,请不要告诉我语言学是文科。)

关于具体的课程介绍戳这里:

http://guide.berkeley.edu/undergraduate/degree-programs/linguistics/#majorrequirementstext

因为是本科学得不太深,可以看到主课五选四,介绍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

1. Phonetics语音学

2. Phonology音韵学

3. Morphology词态学

4. Syntax句法

5.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我现搜的翻译,不知道中文名是什么,错了抱歉...)

另外还有应用语言学辅修专业,只能辅修不能主修。跟语言学有重叠课程,总的来说更偏实际应用一些。

好像大家也比较关心就业问题?我们老师给过我们一些就业方向,供大家参考一下:

  1. Speech and language pathologist: Clinical workers that help individuals with speech-related disabilities
  2. Computational linguist: Develop AI like Siri by combining large database of language and machine learning
  3. Language teachers
  4. Law: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sentences provides unique insight into the language that makes up our legal system
  5. Academic linguist: Research and teach linguists

简单介绍先到这里,之后可能会更新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有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问我。


我没读本校的本科,也不在系里任教,情况完全不了解。我只说研究生教育。

语言学的硕士名字叫做「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观地说,我很喜欢这个专业,课程设计得当,教学质量也过关,以下我从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三方面介绍。

一,专业方向

1.形式语言学。这个方向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与语义,跨语言对比,语言变体和语言学理论。

2.计算语言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

3.语言习得。研究人类如何习得语言,语言习得的各种影响因素,具体到一语,二语,三语习得都有涉及。

4.语言教学。研究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主要著眼于在不同环境下的教学情况,比如在线学习,沉浸式教学,赴对象国学习等。

5.辞汇词典学。研究辞汇和词典编纂,语料库,术语,新词等。

二,课程体系。

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方法论,专业方向课,任选课,毕业论文。一学年有3学期,一般前两个学期上完课,第三个学期对付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是理论语言学的基础,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除了第四门,所有人必修。

语音学与音系学

句法学

语义学与语用学

形态学与辞汇学(可选)

2.方法论。与各专业方向搭配食用。共3门,学生根据情况选2门,每个专业方向会有一个推荐修读的方法论,在此之外,还必须选另一个。

语料库与计算机工具。原则上计算语言学,辞汇词典学推荐修读。

实验与观察法。原则上语言习得,语言教学推荐修读。

语言分析论证方法。原则上形式语言学推荐修读。

3.专业方向课。无论一个方向有几门课,每个方向每年只开设两门。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修读,但实际选课时挺随意的。

(1)形式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前沿课题

跨语言分析

形式语言学前沿课题

语言变体与演变

(2)计算语言学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语义学

(3)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与双语制

发展心理学与语言习得

认知与语言习得

语言发展的内外因素

(4)语言教学

语言学习过程

语言教学

(5)辞汇词典学

术语,新词与社会

辞汇与语言教学

4.任选课。有三种情况:所有不属于自己专业方向的课程都是任选课,其他专业比如话语分析,翻译等开设的基础课也可以作为任选课,还有系里专门开出的任选课。学生选择1门。以下只介绍后两类

语言翻译

话语分析

翻译与语篇

语言的认知神经研究

语言障碍与认知

统计学

5.毕业论文

三,课程介绍

我只介绍我知道的,毕竟我也只是选了一部分课。

1.语音学与音系学。介绍语音学基础知识,包括发音原理,听觉语音学,国际音标等。音系学基础知识,包括生成音系,实验音系,优选论。韵律学基础知识,包括节律音系,自主音段音系,韵律标注系统ToBI,音系学与语用的界面,韵律与视听信息的交互,一语二语的语音习得,韵律习得等~

我的专业方向,不评价,因为无法客观

2.句法学。以生成为主。介绍句法结构,短语结构规则,X杠理论,论元结构,约束理论,移位,格语法。

噩梦,虽然得了个优秀,但我真的不想再听到句法学一个字。。

3.语义学和语用学。语义学部分主要介绍一阶逻辑,逻辑量词,形式运算,模态与可能世界,广义量词,指称晦暗。语用学部分涉及语境,前提,含义,话语结构。

我觉得语用学部分设计的很差,许多基础知识都没有讲,而且老师讲的也不清楚,我自己看书另学的。语义学非常好,被老师圈粉,我甚至想过做语义学。语义和语用不是一个老师。

4.语料库语言学。主要涉及基础的语料库工具和软体,语料标注,语料切分,正则表达式,与词频有关的统计方法,如卡方检验,Z值(笔算,心塞。。),搭建语料库,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范式,论文设计(炒鸡坑)

这门课的老师给分极其严格,我所有课程里的最低分就是在这里得的,但有一说一,课上的很好,如果老师英语再好点那真是太棒了。

5.实验与观察法。主要讲实验设计的基础知识,常见的语言学实验方法,语言学实验的汇报模式,统计学基础,SPSS实际操作,心理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三个老师合上,其中心理语言学部分是俩大牛,但是真心觉得,这两位可以不用来的,因为约等于没来。

6.跨语言分析。主要包括世界语言概览,语言类型学,跨语言共性,具体的案例涵盖:作通格语言,语序的跨语言比较,否定(叶斯珀森那个轮回),介绍各类语言参数:像无主语啦,动词第二位啦等,信息结构,传闻的表达,不同语言的动词对动作的编码方式。

7.形式语言学前沿课题。这个课以专题讲义的形式组织,包含以下主题:疑问,话题与焦点,克里奥尔,关系从句,转述,否定,手语,有定和无定。

8.语言障碍与认知。也是以专题的形式。主要讲各类认知和神经方面的疾病和语言的关系,属于病理语言学范畴。涉及的疾病包括,自闭症,失语症,精神分裂,痴呆。

这个课非常难懂,不是内容难,是老师的英语太高端,听著费劲。推荐的论文大部分也是他写的,读著很艰涩,我个人不太喜欢,没学到太多东西。

9.认知与语言习得。这个课的名字和内容不太对应,其实是以二语习得的内容为主。包括二语习得的理论范式,语言输入与互动,二语习得与认知,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法,沉浸式教学,二语习得理论在语言各层面的应用:语音,语法,辞汇,语用etc

老师是个很幽默的老太太,阅读量很大,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

10.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必须要做个独立的研究出来,根据导师的不同,要求不同。好的毕业论文是可以拿到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的,每年都有那么几篇。论文答辩也不轻松,老师们有时会问一些挺难的问题,大部分很和善。如果继续读博,硕士论文经过扩展和优化,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一个章节,但前提是,硕士时得设计好,否则难以为继。

————————————————————

我们学校的硕士课程就这么几个特点,选择很多,你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来读,课程体系很灵活,既保证了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又给了学生选择空间,自己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阅读量超大,重视实践,绝不是空谈理论。老师不会把所有东西讲到家,他们会留下一些探索的空间给学生,课上不解决所有问题,而且留一些作为作业,学生自己查论文,查资料,小组讨论都行,反正得把问题解决了。

但是缺点就是课程时间短,大量的内容来不及消化,而且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有的课上的超级好,有的课真的就乏善可陈。

如果想继续读博,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博士一般精于某个课题,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下来就可以。读博时,选导师比选学校重要。

博士跟民工是一样的,他们搬砖,我们搬数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