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大部分高校只有辞汇学方向。

是因为汉语是 isolating language 吗?


当年没有公选没有跨选,我费劲周折去硬蹭了开给硕士的形态学课,老师用英语教材,自修土耳其语,熟悉黏著语形态,因为知道我是阿语的,一碰到非连续形态或者需要相关例子时就狂cue我

某天课上,他对全班同学说:我们汉语母语人,做形态学,都应该主动去熟悉其他形态类型的语言,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视野,真正要做形态学,就去学学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只依赖英语汉语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当时听得我对老师肃然起敬,心潮澎湃。

不小心听到语言学专业学生的私语:好麻烦,还是不做形态学了吧。


因为汉语很少有形态变化。汉语语法本来就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达。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很多人认为形态学是印欧语眼光,应摆脱。具体请参阅:

形态与语序?

m.cssn.cn图标

另:

现在主流形态学并不主张给语言做明确分类,因为所有语言都是介于几种类型之间的。一种语言更倾向于分析还是综合,是按照每个词含有的语素来界定的,一般认为平均每个词含有1-1.99语素的语言为比较分析的语言(实际上并没有该值为1的语言;该值比较接近1的语言如越南语,在1.0-1.1之间),2.0-2.99为比较综合的语言,3.0以上为多式综合语。汉语和英语的该值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汉语(约1.6)比英语(约1.7)略低但高于法语(约1.4),也就是说,汉语根本不是大家一般认为的「孤立语」。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每次去图书馆,看到汉语语言学的书,基本上是有关汉语字词的「八卦书「,或者是有关中学语法的「扫盲书「。就是偶尔一本博士论文写的汉语构式或者生成机制,都是一些生套西方形式研究理论的「夹生饭」。从没有看到一本基于认知心理研究汉语形态的功能和认知意义的。我想大概有几个原因:

1.客观上,汉语语法的确缺乏足够的标记,使得汉语结构歧义多,高度依赖上下文和语境,难以确定基本要素和层级,研究起来十分棘手。

2.从文化环境看,国人的确承袭了「意境」为重的思维习惯,常常发力于字词含义和文化色彩,而少有符号形式逻辑的研究,这与传统上缺乏认知心理学研究有极大关系。

3.基于以上两点,造成汉语形态研究十分困难,继而造成浮躁的学术风气,不愿意直面汉语自身的特色部分,而是借用西方形式主义生硬解释,东施效颦。

无论何种语言都遵循相同的认知心理,不同的只是投射这种认知心理的形式,有的语言具有明确的形式标记,而有的语言没有,但无论如何都少不了结构的要求。实际上,相对于用复杂形式标记的语言结构,汉语的结构更加符合认知心理,因为语言是用于表达的工具,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表达上而不是标记上(纯粹利用认知来说话),汉语正是用结构和音节代替形式标记,其发展出的结构十分简洁有效,说明汉语形态更具有科学性,更接近于认知心理,比如「话题、命题「两节,「生、成「两态,「因果、比差「两链,「评价、指示「两用。而这些元素十分整齐严谨,在西方语言形式研究还有些是空白呢!


1.研究客体的问题。汉语属于孤立语的语言类型学范畴,衍生词素和曲折词素均属于词素的边缘成员,甚至有语言学家认为汉语没有词素(研究客体:词素)

2.形态学研究和句法研究属于同一微观语言学体系 而汉语语法体系复杂 形态学开展较难(研究客体:语法体系)

3. 构式语法的发展,词本位和字本位有了新的理论解释。(研究理论偏好)

4. 认知语言学更加偏好语义研究和构式研究,而认知功能派则是当下研究的趋向。(理论流派)

5. 汉语词无定类,名动二象性,双层词类范畴化等理论侧面反应词性研究的困难。


做机器翻译的会涉及处理 但是研究少。以后随著资料库技术的掌握,类型学会得到发展的


是的。同样地国内做音系学研究的人也很少,因为缺少形态变化,普通话每个字的读音基本上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怎么著都不会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