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湿气,许多人都觉得是无稽之谈,但它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我自己就是证据。

我之前湿气重,发现湿气重都有1大1白,看看你有没有。

1大——肚子变大

湿气过重会使得小肚子凸起,是因为湿气重,人体脾胃虚,运化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水汽排泄不出去,进而滞留在人体内,而腹部是脾脏主管的位置,所以小肚子就很容易就「胖」。

1白——舌苔变白

湿气重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发生反应,也包括舌头。而一般情况下,人的舌头是薄薄的透出红色,如果舌苔变厚并且出现一层白白的东西,那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体湿气重导致的。

那如何来排湿呢?

我之前用过的方法我总结了一下,分了下类

食疗篇

西芹白果脆肚

将猪肚处理干净,切条备用,然后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沥干,再将红椒、西芹、白果肉分别洗净切片,在锅中倒油烧热,下入白果肉、红椒和西芹炒熟,最后加入猪肚、盐和鸡精炒匀入味即可。

感受:这个食疗方非常的考验手艺,火候调料一定要放好,还有猪肚一定要洗干净,窍门告诉你了,如果厨艺不好做的不好吃不怪我哦~

板栗煨鸡

把鸡肉先洗净剁块备用,然后把油锅烧热,放入板栗炸至金黄色后捞出。再下鸡块煸炒,烹入料酒,放姜片、盐、酱油、肉清汤一起焖3分钟。最后放入板栗肉和葱煨至软烂即可食用。

感受:记住软烂这个关键点哈,一定要软烂,这样出来的才好吃,尤其是汤,超有味道的。

百合炒大虾

先将虾处理干净,百合掰成小片削去黑边后,将青、红椒均洗干净切片。然后将油锅烧热,下入虾爆炒,再入西芹、百合、青红椒同炒片刻,加入盐、味精、料酒炒匀,淋入香油即可。

感受:虾线一定要记得弄出来啊,还有这个的关键点是火候,至于多大火,靠感觉啦,我也不知道你的锅有多厚,油有多热,火有多大,所以这个蛮看天赋的。

茶饮篇

这个的品类就比较多啦,我喝过的好的膏滋,口服液,祛湿茶都在这里。

茯金湿通膏

这个虽然是膏滋,但是我不喜欢冲水喝,我喜欢直接拿个小勺子开吃,超甜,超级好吃,里面的材料也有很多,有薤白,荷叶,鱼腥草,蜂蜜,茯苓,决明子等。祛湿的效果我感觉它比较一般,不过比食疗强一点,但是真的是回味无穷,好像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我用了一段时间脸上的暗黄就不见啦~

茯莲丹口服液

这个口感不怎么好喝,有种咳嗽糖浆的味道,我不怎么喜欢,不过效果可以说是非常快的了,喝了几天我就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精神也容易集中了。不过就算是现在我喝的时间长了,我还是不怎么喜欢它的味道,实在是回味无穷,想祛湿快些不在乎口感的可以尝试下这个。

茯益茯莲清湿饮

这个口感上有种中药味,里面的中草药挺多的,严格来说是个中药茶,我最开始不是很喜欢,这个口感,但喝的时间长了竟然感觉味道不错。效果上比不上口服液,但我还是最喜欢这个,因为它有一个我超级满意超级喜欢的功效,那就是减肥,我的小肚肚就是用它下去的,脸就更不用说了,小了不止一圈。

按摩篇

处于身体三个凹陷处的穴位就是人体的排湿口:

膝窝的委中穴

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肘窝的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高血压、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腋窝的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悸、胸闷的状况。

以上就是我前一段时间祛湿的方法!对于我这种懒人来说是真的很省时间不费力的!不过需要的时间要长一点,但不运动就可以祛湿也不错啦~

当然如果你想运动的话最好还是运动一下,不要像我一样这么的懒,还有祛湿这件事需要的是每天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湿气就是身体虚,体质差。长痘或者是没劲。免疫力差容易感染细菌真菌。

我的建议:

坚持跑步,慢跑不小于半小时,变速跑20分钟起步。一周4次左右。

深蹲,男女都可以做,一组20,一天三组。

适量力量训练。

卷腹训练,注意仰卧起坐姿势。很多人姿势不对伤脊椎。建议只做到45度角,速度不宜快。个人觉得做卷腹运动有利于消化,因为每次我做了吃东西都很香而且没有涨肚感。

不要一吃太饱,及暴饮暴食。伤胃伤脾。

尽量少吃糖,容易长痘。

羽毛球,足球,篮球。等能流汗的运动游戏。可以适当代替跑步。

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维生素C保持摄入量。葡萄糖酸锌片或者液。条件好可以考虑蛋白锌(吸收好一些)。别买网上补肾乱七八糟的保健品。补锌别过量,容易让机体更容易癌变。百度锌成年人每日摄入量然后自己看情况摄入。不大于建议摄入值最大值3-5倍都可以,自己感知判断。没有具体限制。

保持睡眠,适量饮水(少量多次,吃饭也是因为通常消化不好)。

不建议中药。原因:效果不定,副作用未知。并且难喝,容易放弃、忘记。如有兴趣:茯苓,白术,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适用于胃不好的)。以上别乱吃别多吃长期吃。建议咨询医生。

我只负责建议。不用太教条主义。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锻炼方法。自行摸索。


佛系食疗:薏米赤小豆

夏日属炎炎烈日,虽然知道睡前不宜喝水,却在闷热的晚间豪饮一番,才肯入睡;然而

晨起的时候却又觉得肚子里一股水,沉甸甸的;自身是怕冷、体寒、便秘系列;

于是网上翻阅各种资料,挑选了赤小豆和薏米?浸泡煮汤;总之喝了轻盈许多;

赤小豆

赤小豆可供食用、入药,有行血补血、

润肠、健脾去湿、利水消肿之效。

薏米

薏米仁可入药有健脾、利尿、清热、减肥、

镇咳之效(PS:薏米炒至金黄带一丝焦味有键脾的功效,且薏米性寒,炒的过程中可转为温性食疗)

食材抓一把炒至金黄的薏米和一把赤小豆

洗净,热水浸泡俩小时或冷水浸泡8小时,大火煮开小火煮15分钟闷15分钟;

红豆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

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赤小豆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于煮烂,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具有通便、利水消肿、驱暑健脾胃的功效。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食疗:热水浸泡俩小时或冷水浸泡8小时,再煮,药效更好

加些姜片祛湿效果更佳~

一个祛 湿 界的老阿姨,给你说说我的办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先来说,湿气大致分为两种,湿寒和湿热,先去看看你是那种吧?

那我的方法来了!

一,用花椒水泡脚20分(要记得用水煮开,不要直接泡),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拥有良好睡眠的同时,还能让湿气无处藏身,适合湿 寒的朋友!

二,我的去湿汤,没事的时候做著喝!

薏米煮粥,或者赤小豆,茯苓,山药,党参作为煲汤食材或煮水喝,都可去湿消水肿,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用的时候,要用锅无油翻炒一下去寒才可使用,此方适合湿 热的朋友哦!

三,祛 湿 茶,每天两包,开水冲泡,去湿又消水肿,这个比较平和,湿 热 湿 寒 都可以喝,我一直在坚持的一个方法,很方便,喝个一月,湿 气就好了!

还有,有湿气的朋友,平时就不要吃生冷硬,油腻,重口味食物了,还有少喝酒,避免长时间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呆!

好了,希望能帮到你,觉得有用,点赞让更多人看到吧!


1、食疗调理

(1)清淡饮食。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在烹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2、加强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加强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体表的毛孔为了散热而张开,排出的汗液中就含有大量的湿气。所以,通过运动也能排湿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