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一枚,一轮复习,做压缩语段的时候看到以下内容: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2018 江苏卷

下面的归纳答案是「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归纳倒简单,我却完全无法认同。

「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好说,日常生活中用无脑偏见对付别人的例子怎么也举不完。「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就很诡异了。有思想的人以偏见为乐?这是哪门子道理?作者紧接著进行解释:不能有偏见>>则必须每时每刻客观严肃>>时时刻刻严肃不符合客观事实>>所以偏见必须能有。

诚然,偏见必然是有的,也是有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公正客观。但是这和「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有什么关联?充其量只是对分论点的证明。有思想的人怎么就会以偏见为乐呢?偏见是指「片面的见解」,而片面的见解是思维不严谨的产物,更可能因而导致不恰当的行为,那偏见作为一种「错误的态度」,是否有其存在价值呢?我始终不能得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谢邀

偏见是否是一件坏事?

偏见,不管是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恶。但偏见不是一件坏事。 偏见是一种片面化的、静止的思想,存在于人的思维或者情感之中。于个体而言,它是个人对他人和外部世界不完全认知的结果。于整体而言,它是人类对自身和外部世界不完全认知的结果。形成偏见的思维方式或者情感倾向,其来源与归属都离不开人之间的断裂。断裂本身是趋向于恶的。

事,讲究的是联系。与联系相关的,是变化与发展。将偏见置于现实的联系与发展之中,便是将偏见看做过程,一个与他人不断消除隔阂的过程,一个与世界不断和解的过程。所以,偏见是一件好事。

1 偏见,不是逻辑问题,而是伦理问题。逻辑不谈命题在现实中的真伪,只求结论的成立与否。

伦理探究的是与人类生存世界整体联系相关的善恶与真理。

所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不是用纯粹的逻辑思维来思考就能得出解决策略。如果不下降到生活中,以感性贴近万物,以理性反省自身,有些问题便只能一直被搁浅。偏见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人都是带有偏见的生活著,没有人能逃脱生活展现给人的片面图景。而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被迫或者自愿的基础上,生发著偏见。

偏见的形成,与审美差异、善恶标准、知识体系、语言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或单一存在,或相互杂糅,使人执著于某一思维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之中。

形成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类的偏见,都是有迹可循的,它必定是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健康状况和个人意志相关。偏见,意味著个人成长的全部经历的细微展现。所以,若要改变甚至消除偏见,需要强大的意志和漫长的时间

但凡个人消除一个偏见,其便与自身和解了一步,便是向善跨越了一步。而人类消除一种偏见,便在通达自由的路上前进了一步。

所以,正是因为偏见会影响、改变个人与人类整体生活,它才能是伦理问题,才会如此重要。

所以,正是偏见的「恶」的本质与属性、形式与内容,才能令人类「绝地反击」,才能成为一件好事。

2 偏见,它的恶体现了人的本性之恶。

正如许多人理解和认知的那样:偏见,它令人感受到来自世界的深深恶意。它像一堵让人无法翻越的高墙,立在人与人之间,阻隔了人之间的可能的更深层次的交流。

个人只要在思想中触碰到来自他人的或者社会群体的偏见,总会引起情感的波动。区别是,情感波动幅度的大小。波动幅度大的,会有个人自由得不到伸展的被束缚感。波动幅度小的,会感受到习以为常的无奈。

而造成以上波动的区别是:波动幅度大的「被束缚感」是由内向外爆发的情感,波动幅度小的「无奈」是由外向内压制的情感。

偏见的「恶」,只是因为让人有情感波动、令人感到不舒服吗?

不。偏见的「恶」,是因为它的属性与本质、是因为它的形式与内容。

前些天,西班牙27岁的女猎手梅拉尼娅以自杀结束生命。她是一位在网路上分享射杀动物技巧而成名的网红。她射杀动物的行为,成了众矢之的,尤其在动物保护协会和爱动物人士的眼里。她不堪压力,选择自杀。

对于这一则新闻报道中暴露的偏见,和隐藏的偏见。偏见的恶所体现的,是人性的恶。

「梅拉尼娅射杀动物和分享技巧的行为是不对的」是偏见,「网路暴力是可怕的」是偏见,「动物保护协会和爱动物人士做的过分了」是偏见,「为了动物逼死人」是偏见……以上是暴露的偏见。

「人比动物高贵」是偏见,「动物没有人类强大」是偏见,「动物需要人保护」是偏见,这些是隐藏的偏见。再深入隐藏的偏见,便可发现,不管是梅拉尼娅还是动物保护者有一个共同的偏见:人与动物是不平等的。这便是体现了人性的恶。

至于偏见的形式,体现在态度上。

虽然个人会在理性上对自身偏见有所审视有所保留,但在经验行为中却将偏见有意地或者无意地透露给他人,因为人的思维和行为是无法分开的。

群体的偏见,部分依旧是观念上的偏见,部分成为在行为上具有攻击力的歧视。

偏见就是如此这般的准确地传达到他人的思想里,并给他人带来或重或轻的伤害。

3 偏见,也亦体现了人类对善和自由的向往。

每个人都抱著偏见生活,无人例外。

而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典型的也是最不易觉察的偏见,是「人类中心论」相关思维方式对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比如不吃野生动物,而吃家养动物。比如不吃狗肉,而吃牛肉猪肉鸡肉。比如不吃肉类,只吃蔬菜瓜果。野生动物、家养动物、狗、牛、猪、鸡、蔬菜、瓜果……这些所有的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但人类用自己的价值体系给万物分了类别,比了贵贱。

这些偏见,及相关的伦理问题,是处在我们生活的当下,并不是永远发生。它们可能在某个时间点走向终结,让人类走向更大的自由。

在每一个时代,当个人和群体面对大大小小的偏见时,感性会屏蔽情感中无法接受的内容,个人和群体便很难再用理性去思考偏见背后形成的原因了。

尽管如此,在偏见长时间存在于某一环境之中,或者成为现象遍布得更广泛之后,个体和群体便会对其进行反思。

正如,如今越来越多人理解和接受同性恋人们,不仅仅是因为同性恋的合法化,更是因为很多人在精神上去追求自由。正如,如果多加普及HIV(艾滋病毒)阻断药物的知识,许多人就会对HIV有新的认识,会对艾滋病患者们的态度稍许改观。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偏见在发生著,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偏见逐渐被消除著。

虽然偏见本身是恶,但是它是让个体和人类整体审视自我、关照他人、认识世界的新的开始,它也是希望的前奏。偏见是一件好事,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


偏见在某种程度上是谬误的,但并不妨碍它对于矛盾的推动作用,继而选择性的转化成为真理,偏见的存在是作为真理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而真相作为真理的实体则有一定需要使得偏见使其转化成为作为实体的真理。


思想一定是有「偏见」的,所谓的「偏」正是因为参考「中心」主体的不同,既代表著不同的位置关系的视角,又代表著不同的切身诉求。


江苏卷这段话说的很漂亮啊

偏见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偏见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歧视。这种偏见是理性的偏见,合理的偏见。因为有了偏见,才会有多姿多彩的世界、才会有千差万别的思想,这也是人这种生物独特的地方所在。


偏见单调,客观则丰富多彩,色彩斑澜。

补充一下:就价值说法这个答案而言,是符合题主大人本意的。就题目本身而言,题目没理解偏见,也没理解客观,在题目眼里,偏见和客观同时存在,并固定不变,偏见是高大上们的玩具,题目用形而上学的视角俯视偏见和客观,偏见等于没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人高高在上,客观等于没有血肉的机器人。那么我的这个答案算不算呢?我可是戳中了题目思想的源头啊!


人的认识始终是有限的,所以个人的任何观点都是偏见。

价值不是天然绝对抽象的价值,价值总是现实相对具体的价值,所以任何评价系统都是狭隘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