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监测血糖,血糖波动较大、生活环境、生活规律、身体状况发生变化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以上,及时发现血糖波动规律,调整胰岛素用量。

②生活尽量保持规律。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平时应制定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表,尽量按照计划安排生 活。学会计算主要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能量,并熟悉自己进食常见食物血糖变化的规律。

③了解自己的胰岛素敏感程度。即注入1U追加量可以降低的血糖数,同时了解活性胰岛素的概念,即使发生高血糖体内仍然存在未用完的胰岛素,在高血糖追加大剂量的同时防止追加过量。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具有大剂量计算功能的胰岛素泵。

④掌握自己运动时血糖变化的特点,运动尽量也按照计划的时间和运动量进行,运动量增加应该事先调整临时基础率或者进食,运动时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测血糖并补充糖类食物,运动后测血糖,了解血糖变化规律。

⑤睡前血糖控制于6~8mmol/L,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睡前血糖应该控制在8mmol/L左右,如果睡前血糖低于这个数值,应该适当进食牛奶等食物,防治夜间发生低血糖。

⑥外出时随身携带糖类食品和胰高血糖素。

⑦对于经常发生无症状低血糖患者,应放松血糖控制标准,减少低血糖发生,逐步恢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

⑧随身携带急救卡,上边注明自己为糖尿病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可能为低血糖,并写明糖类食物放置位置,严重时需要送医院急救。


低血糖绝对不是糖吃得不够。很多人的低血糖往往是胰岛素抵抗的前兆。胰岛素抵抗最终会演变成二型糖尿病。当一个人的饮食包含太多精制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会极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迅速降低血糖,导致低血糖。如果经常这样血糖过山车,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建议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另外大批生酮和纯肉食人士会告诉你不吃碳水化合物是不会导致低血糖的,正常运作的身体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脂肪和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

糖实际上直接导致胰岛素抵抗。如果继续靠零食糖来维持血糖,这种只针对症状的办法会让最根本的原因继续恶化,最终只能发展为糖尿病。

建议至少要避免高升糖指数的食物,看看我的关于控糖的文章。最好能采用低碳饮食


常备零食和糖果


按时吃饭,兜里带糖块。


1.分餐,在正餐2~3小时后加餐。2.每周固定食用牛羊驴肉,摄入动物性油脂。3.随身带泡腾片和饼干。


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由于低血糖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1、合理应用胰岛素。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或调整胰岛素,同时进行血糖监测

2、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因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较强,作用时间间较长,故应慎用,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或70岁以上患者禁用格列本脲。其他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应用时需注意。

3、按时进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食。做到空腹不饮酒。

4、适时加餐。经常发生低血糖者,宜少食多餐,即将一天的摄入总量分成5~6餐,这样可避免餐前低血糖(中、晚餐前),而晚上加餐可有效预防清晨低血糖的发生。
5、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消瘦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在生活中,很多的人都出现了低血糖的现象。如果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清醒的低血糖患者,可以给患者两到三块糖、四到五块饼干或半杯含糖饮料,大多数患者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缓解。


随身带块巧克力,或者带那种含糖量高的口服液,就像速效救心丸一样救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