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打倒孔家店对于之前历史和之后历史的意义?


谢邀。

对于之前的历史是一种创新,对之后的历史是一种灾难。


谢邀。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即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正常限度,反而弯向另一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诸如五四运动一样的巨大的变革,必然会存在一个矫枉过正的问题。这其实不是一种贬义,而是一种改革的必然性。因为改革的发生过程中,必定会存在一种改革者和被改革者之间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即,改革阶层的改革观是比诸受改阶层先进(姑且置该词)许多的。

胡适言及文学革命,是这样评论的,特摘部分片段如下:

「历史上的『文学革命』全是文学工具的革命」

「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

「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

「白话可以产生第一流文学」(胡适《四十自述》)

不难看出胡适本人是对浩荡的新文化运动是否只倚重文学形式的变革而不重内容的变革有自己的理解。至于到了晚年,适之本人也有过反省,言自己所言太过绝对。


因而题主所言「打倒孔家店」,也正是这种社会风气下的一个理应产物。

为变革中国之文化,要先轰烈地文学革命。为文学之革命,要先变革文学之工具,要批判旧学之传统。为了打击传统,而树旧社会旧文学的典型,当然非孔、朱不可了。四九年后,毛打击蒋的文人,批壶,倒壶,也是同一道理。


以前有个人提倡新时代儒学,颇有见地,可惜后来为了站好队全盘自我否定。痛哉惜哉!


儒家思想解决不了当时的问题,守旧


任何口号的提出,肯定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所以直接查看当时的背景就很清楚了。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当时正处于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交锋之时。不要以为清王朝倒了,封建思想就没了。其实思想的改变远比政权的倒塌难的多。所以要反对封建的统治思想,自然要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或许你会说,是不是有些过了,毕竟儒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但是我们要清楚,处于当时的时代,如果不全盘否定,是很难达到最终的目的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