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激。

譬如说对中医深恶痛绝,建议青年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主张汉语拉丁化等等。

鲁迅的偏激,我认为一是性格使然,二是革命需要,若想拨乱反正,必须要有矫枉过正般的激进才行,仅靠中庸调和的态度是没用的,就像鲁迅在《三闲集》里所说的:

但是,在中国,刚刚提起文学革新,就有反动了。不过白话文却渐渐风行起来,不大受阻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因为当时又有钱玄同先生提倡废止汉字,用罗马字母来替代。这本也不过是一种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欢改革的中国人听见,就大不得了了,于是便放过了比较的平和的文学革命,而竭力来骂钱玄同。白话乘了这一个机会,居然减去了许多敌人,反而没有阻碍,能够流行了。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可以阅读「李慎之」那篇讨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文章。

早年读过,印象很深。后来换电脑,没能找到电子版存档。

搜了下,文章题目好像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搜了一会儿,总算找到了。这是链接:

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

www.aisixiang.com


能倡导西式文化,但你否定不了汉字与甲骨文!

如果把文明比做朝圣,而把文化比做江湖,那么,怀著巨大的偏见的当机立断,无异于拔剑杀伐的无上秘籍!


矫枉必须矫枉过正!没有第三条道路


鲁迅先生是左联领导。左是什么,不说大家都应该知道,左普遍具备反传统的特点。同时还是苏语翻译,翻译各种苏联革命文学,翻译那么多浩瀚巨著,没有精神力量支撑,是不行的。同时还是日本留学生,和很多日本人交往,诸如内山完造,利用日本人身份,帮助鲁躲过追捕。两人交流都是日语,同时对待日本侵华态度很复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