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么认为的,每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他们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全都给孩子,只要孩子想要的做母亲的会尽量满足,但是有些母亲爱孩子爱到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甚至什么事情都替他干了,我觉得这种做法就是溺爱了,我认为能让孩子自己做的大人不要插手,要锻炼他自己去完成,孩子到了一岁左右吃饭时开始和大人抢勺子要自己吃,很多家长会怕孩子弄脏衣服,非要去喂孩子,实质上你是在剥夺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上学每天书包要自己收拾,家长不要代劳,如果没带不要给他送去,因为你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粗心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孩子和同龄人闹意见,要让他自己去解决,像这类事情还有很多,总之做家长的在孩子吃穿营养方面一定不能忽视,但在孩子的自我能力培养上还需要有点决心,我一直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受点挫折是好事,这样可以锻炼孩子面对困难不低头,不服输,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要知道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的,你越早给他坚强的翅膀,将来他才会在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我觉得这种的母爱才不是溺爱。个人观点


佛洛依德曾经说过:世上有两难,一是为人父母,二是心理分析!足见为人父母之难。我的经验和感觉就是做父母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事业,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需要终身调整的。因为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对父母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是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和标准去对待他的。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相处模式,我们真的很难具体到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上说哪个是关爱,哪个是溺爱。只能在一个大的范围内,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来反馈自己是不是关爱过头,控制过头了,之后根据情况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

我的观点是,在亲子关系中采取渐变的方式。也就是缓慢的,在不引起剧烈不适反映的情况下慢慢地、潜移默化地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模式,把健康积极的教育理念渗透进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和细节中。教育孩子不是道德说教,而是要落实到穿衣吃饭等规矩的培养中。就像一颗小树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培养一个孩子也需要二十多年的时间,你不能指望靠著某一个教育专家的理论或者长辈的经验就能把孩子培养成材。

个人观点: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耐心和信心。要有耐心等待花开,等待孩子度过一个又一个让人头疼脑大的敏感期。还要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信心,坚信人性本善,在健康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下他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最后加一句点题的话,对孩子的关心是每个母亲的本能 ,而溺爱可能是源自母亲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并不一定是为孩子的未来担忧,更多的是对自己现状和将来的担忧!是自己的问题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投射到孩子身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