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上看到一战中德空军开创了「俯冲战术」,对日后的空战影响深远,不太理解这话的具体含义。


一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战机的推重比都低的令人发指,这就意味著快速加速只有俯冲一种办法,所以那个时代爬升率和速度是战机的核心能力


能量就是一切,一切就是能量!

螺旋桨时代的战斗,一切都是围绕著能量来战斗。

什么是能量呢?

通俗的说,这玩意就是发动机产生的能量,然后这个能量送你上天,你能量大,你就飞的快。

为什么空战需要能量?

天空不是陆地,他是一个3D立体的作战方式,你的敌人不止来自四周,还有上下。

最简单的栗子,你爬的足够高,对面想打下你必须把飞机翘起来,而这样一旦飞高就会容易失速。

简而言之,就是你打不著我。

而这个时候,居高临下的另一方却可以简单的发现你,并且非常轻松的瞄准你。

你可见过从天而降的掌法.jpg

就这样靠著飞机下降带来的加速度配合自己的发动机,那速度不言而喻。

一架时速800km每小时的带著斯拉夫人的商业野性的ju288在安东星的天空冲了下来,用著机炮朝著你洒水的时候,我相信你也会手忙脚乱。

如果下来的不是轰炸机而是野马,奶瓶,K4之流,那真的可以双手离开节流阀和操纵杆了。

而且有能量的一方可以使用一个很无脑但是有效战术BZ

对面某国战机平飞400km,高度5000m,护航的战斗机群,

此时此刻你被戈林要求在「士兵能看到帝国雄鹰的高度」作战,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你们的小黑点,从天空俯冲下来。

然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具有能量优势的敌方可以从容的对著你来一发长连射,假设你躲过去,他们又会拉升,靠著俯冲带来的能量优势再次爬升。

而你为了躲避他们的攻击已经损失大量的能量,下一次攻击你就可以准备跳伞了。

有能量优势就可以变身风筝侠,每次下来bz一波,打完就跑,你还追不上。

只好继续飞,然而人家靠著能量又爬上去,再对你来一波。

没有产能没有高度,那基本上可以跳伞了。

可以这么说,二战几乎所有的空军战术都是从俯冲这一个最简单的机动发展过来


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航空枪炮是战斗机主要武器系统。枪炮武器属于身管武器,赋予弹丸以动能和速度矢量来打击敌人,因此弹丸脱离枪管后便会在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下不断减速,弹道逐渐弯曲,同时弹丸也受到风力影响。由此可见,弹丸飞行时间越长则命中精度越差。

但是俯冲攻击下,弹丸是不断加速的,从而大大降低了弹丸飞出膛管到命中敌机的时间,也就提升了命中精度。这样一来,飞行员就能在较远的距离上开火,增加了射击时间窗口,也有利于飞行员的瞄准准备工作。

但是,随著导弹武器系统取代枪炮武器,现代空战已经完全不同了。


《红色机尾》中,p51遇上德军的me262就必须要先拉高再俯冲获得速度,否则既追不上也跑不了


重力势能可以有效的转化为动能。战机俯冲可以飞得很快,在机枪机炮对战的年代,速度优势非常重要,可以追击,可以逃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