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Derk Bodde)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Dominant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载《美国东方学会杂志》,其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著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谢邀。

夫子曰: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这个祀其实谈的是在国家层面上,如何凝聚人心、统一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社会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秩序,而秩序都是由遵从某种价值观的人所建立并维护的,想想把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奴隶社会,哪怕是给他安排一个奴隶主的身份,这个现代人就会遵守这个奴隶社会的秩序吗?

所以,宗教不宗教的不是根本问题,而是宗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一个民族国家、信奉一个主体宗教,这就是现代国家兴起时的基本形态:先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然后通过对外征服、殖民、掠夺然后对内的再分配,形成利益共同体。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看一个社会其精神活动的主体是什么,大多数社会都围绕著宗教展开,包括一神教的国家,其文化都是娱神的。而我们种花家由于儒学的存在,使得我们比较独特,传统中国是一个儒学化的社会,儒学主体上起到了其它社会中宗教的作用,但儒学本身不是宗教,而又不排斥宗教。

至于什么伦理,这是老外对不懂中国的臆断而已。他们的文化背景是天主教,而天主教是上帝之下皆兄弟,是个人主义。那么他们看中国第一个强烈的刺激就是儒学的差等爱、就是传统中国的集体主义这些外在的形式,就把传统中国的价值观粗浅的归纳为伦理。

这怎么说呢?别人不懂你的文化,站在他们自己文化的角度来归纳你的文化,你如果还觉得如何高明,这显然是文化自卑心理的体现啊,也根本就没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啦


伦理这词可以百度。我自己理解的伦理是:「我」与亲人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关于我国的伦理,还可以参考汪少伦先生的书籍。——————————————人类的社会文明有几个阶段。第一个是神话。这时候的人们灵魂和躯壳是一致的,人们相信神的指引,把整个世界也神化了,巫师、神婆大行其道。但躯壳的欲望蒙蔽了人自身的灵性,这时候智能来救场了。这是人类文明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发展出两种不同方向,一个是巫神的进化版宗教,一个是在巫神原始自然崇拜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文思考后出的伦理社会体系。当然,大部分文化这两者是分不清的,相互影响著,只是看哪个做主导。

儒学里有敬鬼神而远之,也有神道设教,这两者的一致之处是理智与良心,这两者只要在不管是远之还是设教都有道理。

到了第三阶段,智能脱离了控制,灵魂与躯壳都被他压迫的有些难受了。这时候人们不再满足于宗教,基本的伦理也面临各种挑战。——————————————对于宗教来说,伦理道德是归属于宗教的,归属于神的,所以不信宗教等于这个人的道德很可能会有严重问题。对於伦理社会而言,伦理道德是属于生活的,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不存在著看不出什么高不高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一个人活都活不明白,还想著死后可以安安好好?人活的清明,死了又会差到何处?

这种说法就是胡说八道。

中国人并非不重视宗教。而是因为中国文化早熟,中国人的智力世界第一。中国人是知行合一的民族!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现世生活的幸福,将决定来世的幸福。所以关注来世,其实不如对现世投入更大的精力。因为来世其实不过是现世的延续罢了。这才是完全统一的宗教观。

在你活著的现世,不追求道德,不仔细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反而到了来世,去追求道德,这岂不是虚伪到了极点?岂不是傻到了极点?

这种思维,其实就是懒惰的结果,言下之意就是,反正我现在什么也解决不了,

到了来世,蛤蛤,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能吗?

北京龙泉寺的大师就教导我说:背著抱著一样重!

现在问题没解决,拖延著,不过是装作看不见罢了。问题并不会自动解决。如果你在大街上没找到厕所,上帝不会帮你拉屎的

而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宗教观,则是完全的割裂今世和来世,是虚伪的,反动的,懦弱的,愚蠢的。

仔细聆听北京龙泉寺的大师们的教导吧:活在当下!

不要跟冯友兰一样傻里傻气的,崇洋媚外,暴露自己的智商!

现在想想,苏格拉底说的好啊。智慧就是德性,德性就是智慧。怪不得人们常说,冯友兰这个人是北京四大不要脸之一,这个人的德性不行,那么智慧也不行,甚至智商都不行。

西方所谓的宗教吧,其实是信仰的部分。就是你是不是信了耶稣。一旦你信了耶稣,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但是中国人都知道,信是白扯的。没啥用处,对中国人来说,宗教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在于信。信最多只能算是入门。你就算是信的天塌地陷,日月无光,也不能说方言,用手拿毒蛇,吃毒药不死,也不能水上行走。更不能没发生婚前性关系就怀孕了

就好像考上了清华大学,屁用没有。有用的是,考上清华大学之后还要继续努力读书然后应用于社会才行。

龙泉寺的大师教导我们说:信解行证!

看见没有。信没啥用,要去行去。怎么行?还不是现世里面解决问题,这才叫做行!

至于所谓的「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那是什么鬼东西?道德这个东西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是用来给人用的。没了人,谈论什么价值啊?

什么叫做「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这玩意就跟多元宇宙理论一样,都是扯淡的东西。


「这是否意味著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不是。请参见《老子》,《庄子》。(不要看郭象的庄子注)

当然,如果有人认为我们道家的人都不属于中国人,上面的话,请当做我没有说。


这种学术性的问题,,,也没有人提出学术资料来回答,,大家基本都是靠感觉胡说。这个问题我感觉涉及到中西方文明不同内核的一些东西,难度我给9分,十分满分

科学和神学,科学对应实证,神学对应未知范围中,但又对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的东西,就要靠信

儒家真的不是宗教吗?我不信。倒不如说,儒家和道家一起合作,共同主宰了这个文明中人的精神世界。几千年的时间,儒家的思想在社会统治秩序中已经渗透的非常深了。我觉得,如果给西方这么长的时间,最后搞不好也会有类似的状况出现,看起来嘻嘻哈哈,没看到什么高深的东西,但实质上统治了每个人精神世界,每个人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都将这种思想体系中的一些说法作为基本材料使用。

我觉得人的本性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但现实和未来之间,平衡点是找不到的,总有一个侧重。儒家对中庸的强调,实质上是这一困难的体现。但当这种实证的,著眼现实的思想体系和权力统治相结合时,就让民众变得更加现实。中国这地理环境又适合大一统的超稳定结构,,搞来搞去,搞得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活力变得特别自卑。反正我是觉得,老系统跟不上时代了,早点丢掉,拿其中一点点精华就好,别觉得都是好东西,其实都是包袱。你以为是荣耀,其实是束缚,大家都是人,对西方文明既不要自卑,也没什么好吹嘘的。老祖宗也是人,,感谢他们给了我一条命就好,没必要觉得他们就对,我们自己的对只能服从他们的对

中国人中自以为是精英的,特别看重统治。而统治,是一种非人性,至少是对人性考虑不全的。中国文明一直在这种不成熟的,有偏颇的环境中前进,能走到现在,还是真托了老毛的福啊。可惜,毛巨巨没给中华文明改命成功,只是续了一波。太可惜了


宗教并不是社会发展必经阶段,实际上也不存在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一般来说,一神之前是多神,多神之前是巫神,但是有巫神直接到一神的,而中国的特殊来自于家族式自耕农社会的产生,在这种社会里,伦理显然比神力更具重要性。而宗教的很多功能也被民间巫术所替代。没有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解读,就没有对道德价值的判断。所以,题主的最后一句是不正确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