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接受了三十多次心理咨询

咨询原因:我很难进入亲密关系,很容易很快的不喜欢一个人。

从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特别享受这段咨询关系,到现在因为价格问题(我主动提涨价,咨询师同意了)对咨询关系彻底无感。我觉得一切都是重复,我来咨询的原因是我很难喜欢一个异性,或者喜欢之后很快就不喜欢了,那个异性在我眼里很快就不重要了。然而我发现我和咨询师的关系完美的重复了这一点,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个亲密关系无能。我曾经觉得咨询关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关系,我甚至觉得被咨询师捅死也是某种幸福。可是现在的咨询关系嘛,可有可无,有了挺好,没有也就那样了

现在啊,我来咨询的原因彻底不存在了,我彻底放弃在这一生中追求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了,那个渴望爱和被爱的小人儿,呵呵,他死了

正因为不再有这样的欲望,所以这个问题也不会在让我痛苦,可以说,麻木了。现在,可能我更心疼每次咨询花出去的银子。

难道我这算被治好了?如果从头到尾这都是咨询师给我设置的局,那我觉得他倒是挺高明的。不过吧,这有点像去医院看病,我说我腿疼,医生就给我截肢了,还说这样就不疼了

我会在下次咨询跟咨询师讨论这个问题,并且给他一到两次时间处理结束的问题,当然我潜意识里希望他能拉住我不让我走,虽然我觉得他可能拉不住我。

看到这个消息的陌生人,无论你是咨询师或者来访者,我想听听你们对我这个决定的看法,以及对这样的关系的评价。


不请自来了~

有些答案实在是太暴力分析了,让我又无语又愤怒

我想说:

如果你一开始支撑你来咨询的缘由现在没有了,那么这样的离开,是完全完全OK的~

不过我有疑问:你其实对即将要离开的决定有所犹豫,仿佛在开始那个理由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把你留在这段关系中~如果想更清楚地搞清楚这些东西,你继续几次,也是完全OK的~

如果你还想看看,咨询师能不能解开这个困局,从而继续咨询,更是完全OK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一个:咨询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想想你的离开和停留是为了什么,是因为你想要什么,自己能接受就好~不要为了留下而留下,也不要为了离开而离开,你不是天然就应该待在某段关系当中,也不是天然就不应该待在关系当中~


@风清月夜明 ,看完你说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一件事。

三年前,我在某次活动上认识一位女生,31岁,聊了一段时间很投缘,成为朋友。平时我们偶尔会出来聚会,玩玩三国杀和密室游戏。

有一天,她跟我提到关于亲密关系的困惑,说现在这么多年了,对异性一直无感,提不起太大的劲,也很难走进去,一旦交往时间超过3个月,就不想接触了。

我很惊讶,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她说小时候家庭环境很不好,父母离异,总是会看到爸爸打自己的妈妈,有家庭暴力,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学期间,认识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欺骗了她,背著她出轨,玩弄她的感情。从此以后她对男人就不信任,骨子里很难相信会有一段长久而又美好的感情。

听了她的叙述,我挺理解她的,我对她说,要是你不喜欢进入亲密关系,就不要勉强自己的感受去和男生交往,等到哪一天,当你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感受了,再去建立,或许会适合你。

不知道是不是当时我说的话有些沉重,还是某些言论让她触景生情,当场她就哭了起来,一副伤心欲绝的状态。看著她痛苦的样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就在一旁沉默著,递给她纸巾,然后看她默默哭泣。

我知道,她并不是「不想进入关系」,而是「害怕进入关系」罢了,她无法摆脱心里的魔咒,那个对异性无法信任的怪圈。

如今3年过去,34岁的她依然单身,当我和她出来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对我说做好了一辈子不结婚的准备,以后可能就像日本那7个单身女性一样,大家抱团养老,这辈子也不再对异性之间的感情有过多奢望。

3年期间,她找过很多咨询师,然而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前前后后大概做了几十次咨询吧,也没有太好的效果。这个不信任感,在她身上是「无解」的,心理咨询对她没有用,无论是什么技术,都无法走进她的内心,只有她自己能够走出来。

曾经她问过我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如果不靠心理咨询,有什么样的办法能让我相信一个男人?

当时我是这么对她说的:遇到一个让你心动的男人,他也能够喜欢你,陪伴你,一直在你身边,当你的委屈和不安感受,他都能够消化,也许三年,也许五年,随著时间的推移,随著他在你的身边始终不离不弃,终有一天,当你开始逐渐相信他,原来我的不安也一直有人接纳和理解,那么就走出来了。

但是,能遇到这样的一个人么?

我不知道,如果遇到了,或许就能走出来了吧,前提是你要先遇到这么一个人,而且这个人绝不是咨询师。

因此,对于「我很难进入亲密关系,很容易很快的不喜欢一个人」,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尽快的喜欢一个人,而是尝试著学会如何长久的与他人建立联系」。

你可以试著在朋友身边,寻找这么一位亲密的异性伙伴,不一定是男女朋友关系,可以是事业上非常好的关系,也可以是无话不谈的男闺蜜,试著尝试与男性交往时,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和对方建立持久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在结交的过程里,去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不断反思和总结之前在交往的状态中存在哪些问题。

有了强大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走出来会更快一些,要比心理咨询的工作有效许多。

祝你能够在身边找到这么一位能够倾听、理解你的人,相信你以后能够走出来的。


这并非作为一个咨询师想说的话,只是作为我自己想说的话。

其实我会想说,咨询中,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只要是自己选的,都是好的都应该被尊重。也都是可以的。

我只想说说我自己对关系的看法和一直以来的发展和。

我和你的问题表现完全相反,但内里是一样的。

我的问题是,很难很快的对一个人充满期待觉得美好。也很难很早的喜欢一个人。

我克制著自己尽量不期待他人,也包容他人身上的不好面就和包容我自己一样。

所以任何人和我建立关系,都十分慢。但一旦建立了却很长久。这份长久有时让我奇怪又惊喜。

因为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期待,那他做什么都可以,来或去,我自己也并不伤心难过。

我只是对他人做到我自己希望做到的最好的模样。

温柔,和善,坦诚,真实。极少承诺,但言出必行。

所以有人说和我在一起很自由。是啊,因为我其实没有期待,也不会要求,所以自然自由。

我并非一开始就没有期待的。反倒是,一开始我对任何人的期待都十分高。

我很明确,我的期待是,如果是家人你把我放在你所有选择的第一位,那我也可以做到把你放在第一位。

但没有,在很多次的期待和失望后,我终于明白过来我是我家人所有选择的最后一位。于是我对家人的期望放下。之后我考虑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于是我觉得公平,我家人也觉得正常,因为他们有他们爱的孩子,我只需要和他们讨论他们爱的那个孩子,把自己隐秘起来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没有关注没有爱,但至少有自由,我家人就对我毫无要求。我也就天大地大,去走就可。

后来交朋友。我也是,我会发现我十分决绝,如果在不断的期望观察中,发现那个朋友并不把我这个朋友放在朋友关系里最重的那一个。那我统统把他们当做普通朋友。

可我还是不断期望,通过我不断对他好,可以得到一个我以他为重他也以我为重的好朋友。

可以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特别的存在。

但后来发现想多了。很多人连承诺都做不到。

小时候,我们一群五岁的孩子约好8年后某个时间在一颗树下再相聚。

我到了。但没有其他人到。

他说,她喜欢快要开花的鸢尾,却从未见过。我养了一年,送给了她。但她却忘了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他说,他父母离婚的事情没有告诉过任何一个人,只告诉了我。我也告诉了他一个我的秘密。但半年后我发现大家都知道他父母离婚了,也知道了我的秘密。

很多很多次期望与失望以后。我也不期待朋友了。

那时我才初二。我彻底决定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只期待自己。

老实说,那一刻除了难受之外,我觉得自由了。

于是我决定转学到县城。说服父母也不是说我想要,而是说,对于他们最爱的弟弟而言,从小去县城读书,绝对是比较好的选择。于是顺道我也去了。

我放下期待,放下所有的关系。同时那段时间因为去了新的环境,又多了很多猜疑和不安。

父母不报希望,朋友不抱希望的状态下,我开始了读书。读大量的书。

读书读各种人的内心世界让我慢慢理解了他人。

于是书本的力量,慢慢让我消除了,对于他人无法满足我的期望而产生的失望悲伤痛苦和愤怒。

我开始知道每个人都不是完人。不会有人完全符合我的期待的

我开始知道,有些人的记忆特点和我不一样,我记得那些承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是陈述性记忆,而我当初那个喜欢鸢尾花的人是情景式的记忆。

她会记得一些画面,一些情绪很高或者很低状态下发生的事情,但说的话可能记不得。

我也开始理解对于父母来说,对于他们老一辈来说,男孩确实比较重要。那确实要多关注和重视。

我同时也开始理解,朋友只是一段一段的。

有了这些理解后。加上,我知道的一些数据。

那个数据说,人最多可以处理150个人的关系。

而亲密的关系不会超过10个。

而一生遇到的人不会超过3000个。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觉得,好少啊。人的缘分其实是很少的。

能相遇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我也开始形成了一种价值观。

就是,其实我遇到一个人的开始便是我们关系倒计时的开始。

那一刻我才是,真的放下了对他人的期待。不是因为觉得别人做不到而不期待。而是因为,我想我们只是相遇,看到彼此的真实便是一场缘分了。

父母因为血缘关系,会持续40,50年的岁月。

而其他关系除了我生一个孩子可以维持这么久的关系。大部分关系不会那么长久。

那在这不久的关系里,我希望,别人记住的是我的特别我的好就可以了。

我期待我自己的样子就可以了。

而所有关系里,我最喜欢咨询关系。

因为一开始就是为了结束。

我做咨询,其实都不会要求来访者下一次一定要来。

我只是遇见的那一个小时。尽我的全力去理解他发生什么了。问题在哪。

倾听,总结,讨论。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而后他如果选择第二次来,我也依然把这一次当做最后一次。

甚至,我的意识里,会觉得,能早点结束就早点结束。因为那代表著来访者好起来了。于是我学习的是认知。因为短程太吸引我了。

但我有一个很特别的来访者。我最开始做咨询的时候他来的。而现在还没走。

不过现在一年其实只会聊几次。但没有完全断了关系。

我很早的时候,和他说过,其实他现在自己认为自己很健康,可以灵活的应对生活,出现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甚至还可以帮助其他人。自己也相信自己的状态下。我们是可以结束关系的。

他提出,是的,他确实可以完全脱离我。且确实现在真的没有什么痛苦。

且相信未来哪怕出现意外自己也可以慢慢恢复。

但他说:「这种关系太难得了,你完全了解我如何在低谷度过的,如何好起来,如何思考,又期待什么,正在做著什么,我是独生子女,老实说,你对我的了解超过我自己对我自己的了解了。我不希望完全断了,但确实我现在也不需要每周一次的咨询。可不可以比如说每月一次,我分享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如果中间有些重要决定,我想找你,也可以找你。这之后我们的关系不再是我需要你帮助我,而是我希望有人可以看著我成长,你不再需要建议,不再需要对我做处理,只是看著我,听著我,说说你的看法,我参考你的看法去做一些决定,我是平等的自由的且全然被关注接纳的,这只有在咨询关系里有。且你想一想要是这种关系持续几十年,拍成电影,多好。」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导演。使用的语言很有画面感,让我打破了我的规则。于是我和老师讨论后,确定不是移情,确定咨询设置里没有完全反对这种关系存在。多次反复和他讨论确认这种关系不给他带来伤害反倒是助力,同意了。虽然一年只有几次咨询,但我知道,我可能会了解他的一生如何展开。

他可能也了解我的一生如何展开。

借此我开展了一个实验。和一个计划。

监督实验和星辰计划。

监督是每天就一些任务完成而一起探讨。

而星辰计划,会是一年的时机,他每日反省,我们每日探讨一日的想法,计划思考,反省。

这些都是陪伴类。

时间也确实很长。但这些陪伴类,却给了一些人去探索世界的勇气。因为他们会发现探索完后,有一个人可以聊聊探索后的发现,和内心的犹豫害怕。

而我也因为此。越来越不害怕长久的关系。

我发现只要我做到的是,接纳对方的真实。而不是要求他变好。

每个人都是可爱的。

有著小缺点小懒惰,小犹豫小忧郁以及一些阴暗面。

但同时也有一些好的面。

就像看到一个孩子一样,只是因为他的存在就开心了。

而慢慢的,我自己的生活里。居然还会有初中朋友,会去找我高中班主任而后找到我阿姨要到我联系方式,而后在广州见面重新拾起友谊。

虽然我还是没有遇见一个缘分很深的男朋友,进入亲密关系。(单身狗的怨念)

但我有一些好的异性朋友。同性朋友。

我真的怀疑,一不小心,就能到白头那种的朋友。

虽不常联系,但他们要是约我或者我约他们,就会一起去玩。

所以,假如你放下了对亲密关系的期待,要求。

我建议,你去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去生活里研究,投入,

对自己有著足够的期待要求。

那些你觉得别人会让你失望的地方,你自己做到不让别人失望。

你可能会莫名其妙的收获一些你原本没有任何期待的关系。

就像我那个初中老朋友。我那时其实啥都没做。只是她话痨。而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允许她喋喋不休的人。

她大学过后,某一天突然想起我。觉得不应该这么好的关系断掉。

就来找我了。

就像我那个来访者,我也依然只是做著我专业上的事情。

让他明白,人生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自己去主动找到和创造自己的想要和期待。才能不会总是被动的承担人生的压力。

而他告诉我他想要这个关系继续一生,我答应了。

我知道,哪怕我最终不做心理咨询了。只要他需要,我还是会不断看文献和学习心理学。

同时哪怕他离开不再找我,我也觉得我已经尽了我的全力,毕竟他确实好起来,生活也好起来了。其实之后都只是惊喜而已。

所以,你选择离开咨询。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毕竟除了这么一个特别的来访者。其他的来访者都是离开的。

但咨询中的离开,就和医生送走病人一样,是抱著祝福看待的。

在他们好起来的时候,有人会说不想回忆这段时间,于是需要删除我,我说好。

有人只有一次咨询,他并不确定咨询可以帮助他。我说等你需要或者确定再来找我或者其他咨询师可以,

有人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不想去想。我说好。

这些离开的来访者我也觉得我也做到了我可以帮助他达到的最好状态了。

而你我在你的描述中,你说你提出增加咨询费用而咨询师同意了。你就不再抱有期望了。

也就是你其实还是和我早期一样。在测试对方或者别人值不值得自己去把对方当做最特别重要最看重的那个关系。

而你失望了因此想要结束而已。

这些年,我观察到一个悖论,对他人有期待其实反倒会伤害感情。但似乎对他人没有期望我们又不会进入感情。

我们既害怕恐惧亲密关系,同时又期待想相信亲密关系。

既想被爱也想爱人。

而我在这些年的经历中,我放下了去猜测测试别人如何。

而是直接先选择相信,先付出我能付出的。

哪怕是来访者我也相信对方可以改变。

于是只需要去关注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为对方带来欢喜自由美好舒服么?

如果对方有反馈,如果是正向的反馈,那多投入一些,如果是负向的反馈,比日我相信他背叛这种,那就割舍就可以。

把心思全放在,我可以创造怎样的关系上。

人生简单多了。且每一份关系都足够特别。

且我还有一个小经验是。比起关系,投入喜欢的一个事业或者爱好。回馈满足更长久和稳定。

因此希望你结束了关系,还可以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倾注自己的时间精力。

这就是我现在的思考了。

我不期待那种热烈的感情,只是喜欢细水长流,日复一日日益亲近的感情。

也期望你放下爱与被爱的期待后,能让自己生活过得英姿飒爽起来

至于亲密的关系,这个不用太著急,时间会让我们看的分明,那些留下来的才会是最珍贵的人,而现在只需要去遇见。


看公式解题几乎没有人会感动到哭,

看情感片,特别是那种细腻的真实的感情纠葛,很多人都会哭。

触动人心的,从来不是什么理智,不是什么技术,而是感情,而是关系。

题主说:我很难进入亲密关系,很容易很快的不喜欢一个人。

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背后隐藏著很多故事。

题主说:我发现我和咨询师的关系完美的重复了这一点,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个亲密关系无能。我曾经觉得咨询关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关系,我甚至觉得被咨询师捅死也是某种幸福。可是现在的咨询关系嘛,可有可无,有了挺好,没有也就那样了……

重复,重复…

有些东西因为解不开,所以会不断的让自己去解。

因此,关系的重复,其实是一个机会。

题主说:现在啊,我来咨询的原因彻底不存在了,我彻底放弃在这一生中追求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了,那个渴望爱和被爱的小人儿,呵呵,他死了

(看到这里挺心疼的,彻底的放弃,是多么大的绝望与悲哀…只是感觉,依稀感觉题主内心还抱有一丝希望,也许希望通过这些回答看到点什么~只是不知道看近百个答案,有没有哪些能触动题主)

你问:难道我这算被治好了?

腿疼,截肢。

如果一定把疼痛去掉算是治愈,那这真不是什么需要多年学习的技术。

不知道题主现在怎么样了,这个问题快一个月了~

我想说的是,治愈情感的从来不是什么技术,而是感情。

身在感情中的那个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可以是你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

当然这个人在生活中不好遇见,咨询师里也不好遇见。

咨询师有各种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风格,有些流派的规则会比较多,比如一定要严格控制时间,一定要提前多久预约,一定不能表露咨询师的什么什么…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好。各个流派有各个流派的特点,没有对错。就像白猫黑猫,都能逮老鼠,可能白猫擅长逮屋里的老鼠,黑猫擅长逮屋外的老鼠…

各个技术流派也是,适宜的人群不一样,适宜人的阶段不一样。

咨询师本人特质也会影响技术的使用~

在最后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本来想说让题主心怀希望,又觉得自己都不了解题主更多的经历,站著说话不腰疼…


当你意识到咨询关系在重复以往的关系模式,并隐隐约约觉得希望他拉住你,但是感觉他拉不住你的时候,或许咨询刚开始有作用。

看看咨询师会怎么反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