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一年30万作业

父母每次在问起自己如何的时候,在句末总是会加上你要在那里好好念书家里面送你过去不容易,父母在国内很辛苦,你要好好念书之类的话。我和你爸(妈)都在国内赚钱不容易。我为了赚钱xxxxxxx。心里知道这些话都是没错的。

但是挺多了心里真的感觉很压抑,身边的人也没有能理解的。

现在都有些怕和父母说话。父母总是怪不经常主动发微信。是真的自己没有良心,自己的错吗。

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为什么会不喜欢听这样得话,甚至发火,抵触,不想再继续努力。

因为自己其实一直在自责(容易自责的性格与长久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父母通过描述自己的辛苦,付出,要求你珍惜并做出努力,于是你会觉得不努力,或者因为不开心而稍有懈怠都会对不起他们的养育之恩,因此自责),焦虑,觉得对不起父母的辛苦,觉得做的还不够好,但是想做到又太难。会觉得这样不够好的自己接受不了父母的批评有点有点任性,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努力,有点没用。自己已经在自责了,已经在调整自己的情绪,准备为了自己做些改变的时候,父母又在强调要好好努力,要马不停蹄,要注意这个那个,不然以后只能后悔,就把他们对我们的焦虑一股脑全抛在我们身上了,他们希望我们不要错失机会,不要浪费时间,一切都紧赶慢赶著来,是希望我们好,但归根到底是想让他们自己安心。在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自责得时候实在是难以承受更多的压力,甚至希望以前那么亲密关系的父母,可以更信任自己尊重自己一点,而不是一遍一遍的说著你的不足,加重你的焦虑。其实小时候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耳提面命,一方面是小时候自己的思想还没有体系,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限,对父母经济和情感上得依赖,会让我们觉得父母一定是对的,哪怕有时候心里没那么舒服,其实潜意识里会觉得不能违背,不然自己就是不懂事,就会得不到父母的喜爱而自我反省(有时候这种反省夹杂著羞耻倔强和妥协);另一方面,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在小时候相对容易达到,你很容易从他们那里得到认同并从中获得安全感,随著年龄增长,竞争越来越大,我们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期待(有时候甚至是小时候为了获得喜悦和安全感而事事习惯争优,难以满足自己的期待)

父母的焦虑通常是急迫的,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我爸妈每一通电话都是「赶紧报名六级,六级没过很多工作就找不到,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实际情况是我在长久的督促中,一边自责于别人都能过六级,我过不了,但是面对自己的自责,和父母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你现在六级没过很急迫的现状,压力倍增,在我跟他们哭诉压力很大,不想做了之后,他们不理解我的压力,说「有什么压力,抓紧时间复习就过了,你再矫情的调整又浪费了很长时间」,这是恶性循环,你的压力不被理解,甚至变本加厉,他们会觉得你不仅六级没过,而且不思进取还任性脆弱。我越来越讨厌抵触与他们交谈,习惯性的自责有让我觉得有负期望,但对父母的依赖和对亲密关系的留恋,让我依旧期待他们的理解和共识。这种循环中让我备受折磨,如果双方都不对自己的现状做出改变(父母学会放手式的尊重和支持,保留亲情,信任。子女学会分辨不良情绪是否来自父母并有选择的过滤),矛盾就永远存在。(当然,如果双方目前都对现状满意,这种矛盾也不存在)

最近也在遭受与题主类似的困境,一度很压抑,失去安全感和自我认知能力。看了很多类似问题的好的文章和回答,总结一下,觉得很有道理,有待补充(有这种烦恼,说明我们的父母都很努力,都很爱我们,只是可能出现了一些小瑕疵,这种瑕疵可以通过交流和自我调节缓解,别把亲密关系想的太脆弱)一:经济独立会让你对他们的依赖降低,开始有底气思考自身。建立自信,自我认同,学会不要轻易陷入自责,而是保持在一种放松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由状态,记住,无论你想做什么,思想上没有负担,一心只想做好这件事,一定是事半功倍,一定会。所以别那么容易自责,即使自责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否定自己。二:分清与父母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到底是自己无可救药还是他们的强盗逻辑。三:大部分父母是真的希望孩子好的,是充满爱的,但爱的方式不一定那么舒适。


我父母也差不多这样吧。我平时放假回家基本是没有开销的,因为只要我有一点开销,哪怕就是去买个零食,我妈也要说你怎么这么舍得花钱知道现在挣钱多不容易吗如此如此,我就会从心里觉得他们其实是有点自私的,本来作为一个人就有努力做好分内之事的责任,就像我现在的年龄该努力念书而我基本做到了,我未来到了该自己挣钱的年龄那我也一定会去拚命挣钱,做父母的原本应当给自己给家庭创造好的条件,但是他们呢,觉得自己挣得钱不多,日子过得不满意,甚至不能给子女一个不错的生活,不去想办法反而在子女面前不断抱怨要求子女怎样怎样并且施加给周围人生活压力。。。总之我有时候会觉得这样很不好
非常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本人的父母也是这样,从小萦绕在耳边的就是「我为了你们多么辛苦,你们一定要好好念书,一定要有出息」「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诸如此类。我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谆谆教导」我才学习好,还是我本来就可以学习好,总之在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我还算是不错的,达到了他们的目标。但是却引起了后来的叛逆,感觉自己一直像个工具一样被使用,内心充满对父母的敌视和愤怒,潜意识里要报复父母,而且是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这样的教育还让我的人生从此背负起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内疚感和不值得。好像自己的存在是他们的负担,自己唯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他们,延伸到社会,自己只有足够好,足够优秀,别人才能爱你。而那种工具化的自我,又是我极力排斥的,所以潜意识是冲突的矛盾的。还有很多事情上,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一旦不小心「伤害」到别人,立刻就会内疚自责,仿佛自己成了一个坏小孩,随时都会被抛弃。这样的人生是处处受限的,无形中给自己上了一套枷锁,不得轻松和自由。庆幸的是自己能够接触到心理咨询,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尝试去理解父母,一是他们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他们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只能通过这种让孩子内疚的方式来让孩子好好学习。其实他们也不了解自己这样说,会带给孩子什么感受,只要能看到孩子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好好学习就好了。同样你也需要被理解被看到,我感受到你内心压抑了很多的委屈,甚至愤怒,如果不去处理,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到你的身心健康,以及你和父母之间关系的紧张。所以你需要将他们这样做带给你的真实感受表达给他们。其次,看到他们内心的焦虑,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让你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他们不是你自己,他们只能给你提供金钱,但使用金钱的人是他们控制不了的,所以他们内心很焦虑很担心。子荣母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如此,虽然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依附关系,但我们能看到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再加上你如果不经常跟他们联系,在情感上给不到支持,他们会更加觉得恐慌。结果只能像祥林嫂一样反复念叨「我们很辛苦,你要努力」。虽然我们看到父母存在的很多问题,但是想要去改变他们著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年龄大了,思维固著严重,觉察和反思能力也有限。对他们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所以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改变来带动父母的改变。比如试著去将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生活中发生的好的事情主动跟他们分享,让他们看到你的努力,你的成长,来减少他们的焦虑。

第三,试著和他们进行分离,这个分离指的是心理上的,当他们再这样说的时候,仔细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看看哪一部分情绪是他们自己的,哪一部分是你自己的,你是不是把父母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全部背到自己身上去了。他们的还给他们,你只负责你的那一部分就好了。等到你自己强大了,你好了。你会发现父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或者他们再怎样也影响不到你了。但是要真正做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就是需要通过心理咨询进行个人成长的部分。

加油,所有我们和别人的问题,从根本上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问题!
出国留学+1出国前我爸妈都在说你要好好学习啊,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之类的,然后就给我一种感觉我是为了她们在学习。因为我妈学历不是很高,她对我的期望就特别大,她不管我的学习,但是考差了她又会动手,比较轻的就是言语伤害。出国以后,我爸妈每次打电话都是说家里的钱都给你读书了,你一定要好好学啊,还有各类考试,考的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我不会告诉她们成绩,因为自己都觉得很丢人,然后他们就会不停的在我面前说花了多少钱多少钱。我妈说过最伤人的一句话就是,你现在的成就都是用钱换来的。一句话,否定我全部努力。如果不是为了你们,我早就不想活了。
不邀自答。谁赚钱不辛苦?成年人既然已经准备承担这个责任,就没什么抱怨的。不过这是父母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父母的心智模式是他们自己需要努力的,对于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你就算是经常跟父母联系,父母还是不会得到满足。这是心智模式的问题。推荐你看《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