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此不太清楚,但从伪军本身的源头和战后的编遣来看,有些伪军还是有力气的,另有些伪军只是滥竽充数,具体实际如何,见仁见智。

1.伪和平建国军第五方面军。

该部脱胎自庞炳勋四十军,少部分官兵曾经在原四十军参加过和张自忠五十九军联手的临沂保卫战。太行山扫荡中,由于消极避战,四十军被打散,军长马法五归建国军序列,但被孙殿英带路围困的庞炳勋则在重庆授意下,以「降汪不降日」、只打共军不打重庆军、保留原职原番号为条件落水。

庞落水后,倭寇以其名义招诱太行山扫荡国军掉队官兵,募得人员都充实庞部,庞本人一度在汪伪政权续任伪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后反正事败,转任伪开封绥靖公署主任,抗战末期所部被改组为伪五方面军。是故该部和国军四十军其实同源,彼此知根知底,实力也相去无几。

抗战结束后,伪五方面军被重庆改称新编第一路军,北上接收河北。邯郸战役中,四十军被打残,马法五被俘,于是在共同的老长官庞炳勋操作下,缺正式编制的新一路军被充实缺兵的四十军,庞在国军中的老部下李振清任军长,两支庞部各取所需、成功合流、皆大欢喜。

2.伪中央警卫军。

汪伪政权部队和兵员虽然数量多,但派系庞杂,所以伪中央警卫军作为难得的汪伪嫡系,在汪伪部队中享受的是亲儿子待遇。不过再怎么亲,该部在倭寇面前还是被当狗,所以通济门事件后,第三师师长钟建魂率部分官兵投奔新四军,先被编为华中独立第一军,后又编入华东野战军11纵,其余部分在国军七十四军空运接收南京时,被立刻吸收并入七十四军。

3.伪税警总团。

该部作为周佛海的家丁,得到周佛海的权力荫庇,军械直接由倭寇拨发。由于周佛海暗通重庆,因此也会和军统做武器交换的地下生意。抗战结束后,该部先被编入军统别动军,后来国共谈判裁军事宜,所以名义上又换了编制变成交警第七总队、第十五总队。不过就战斗力而言,大概承平日久该部被周佛海当猪养变得很菜,第七总队在苏中战役时仅抵抗11小时就完蛋了,第十五总队除小部分起义,其余被胶东军区干了。

4.伪和平建国军第一方面军。

该部作为任援道的资本,在汪伪政权中干了很多「清乡」之类的恶行,荼毒江浙百姓。抗战结束后,被重庆改称南京先遣军,后被汤恩伯收编,据称被并入陈明仁七十一军。

5.伪和平建国军第二方面军。

在高树勋活埋石友三后,因毕泽宇从中作梗,孙良诚未能继任六十九军军长,遂与高树勋反目,率部以不打国军为条件落水,所部被改编为伪二方面军。抗战结束后,该部虽被重庆改称新编第二路军,但不受国军待见,一直被国军假共军之手消耗,先后被缩编为暂编第五纵队、整编暂二十五师,直至内战国军兵员实在吃紧,才重新扩编为一〇七军,不过很快就被解放军摧毁了。

6.伪和平建国军第四方面军。

该部作为张岚峰的资本,其实也是另类的三颗鸡蛋跳舞,而且时常出现当张不在部队就有部属立刻率部反正甚至国军假投降骗完给养就跑路的情况,不过张长袖善舞擅长招兵买马,所以每次损失惨重过后反而都能很快恢复元气。抗战结束后,该部虽被重庆改称新编第三路军,但有三个团先被当作礼物分送孙连仲、冯治安、刘汝明,余部被改编为暂编第四纵队、河南省保安部队,由于张岚峰本身军事能力太菜,部队损失惨重,张本人也被俘。再之后,由于内战导致国军兵员不足加上内部军事集团畸形扩张,张的残部被缩编为黄宗颜四十六师,由邱清泉第五军吞并。

7.伪和平建国军第六方面军。

在太行山扫荡落水后,孙殿英被汪伪政权续任伪新五军军长,然后做带路党害庞炳勋也落了水,所以庞孙二人不和。于是乎,孙殿英部在抗战末期被汪伪改编为伪六方面军,庞、孙在伪军中地位打平。抗战结束后,该部被重庆改称新编第四路军,后改编为暂编第三纵队,一样消耗在对共军作战上。由于孙殿英生平只顾发财,部队实际战斗力很菜,被解放军击溃后,孙殿英被俘,部队瓦解。

8.伪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

这支部队作为吴化文的资本,在山东制造了很多无人区。抗战结束后,该部被重庆改称新编第五路军,后改编为暂编第七纵队、山东保安第二纵队。济南战役前,吴部先后扩编为整八十四师、整九十六军,但战役中起义,给了王耀武致命打击。事后该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值得注意的是,随著起义后该部士兵大量逃亡或遣散,于是在强行指婚下,与曾经的死对头鲁中南纵队合并,尽管部队仍称三十五军,但原吴部已缩编为308、310、313三个团,不再作为该军主体,且攻克南京总统府的部队实为312团,原属鲁中南纵队。

9.伪和平建国军第八方面军兼伪淮海绥靖公署。

作为郝鹏举的军事资本,以淮海为据点。抗战结束后,该部被重庆改称新编第六路军,因受新四军攻击消耗和国军八十九军吞并,感觉腹背受敌,不想被消耗实力,于是一度假意投奔共军,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军、华中民主联军,不久又再次反叛挟持朱克靖等干部投奔国军,所部改称四十二集团军。在经历农夫与蛇故事后,八路军猛攻郝鹏举并将其俘虏,四十二集团军崩溃,缩编为暂编第二十三师,后因国军内战需要,又扩编为第一〇六军,在渡江战役中部分起义、其余扑街。

10.伪华北绥靖军。

该部作为北洋系余孽的自建部队,实际上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而非汪伪中央管辖。虽然在军事组织建构上,齐燮元等北洋出身者是花了一定心思,武器也由倭寇供应,一度发展到9万余人,然鹅在八路军的武装打击下,等到抗战结束被重庆改称新编第九路军时,该部已经只剩下5.5万人了。

11.伪蒙古军。

该部作为伪蒙古自治邦的看家力量,得到倭寇一定的军备保障,但实际战绩大多数让人难以恭维,抗战结束后该部分裂,追随李守信的那部分被重庆改称新编第十路军,追随德穆楚克栋鲁普的那部分被改称蒙古先遣军,不过结局不是被消耗就是被傅作义吞并。

12.伪大汉义军。

该部历史上只参加过绥远抗战,然后就被击溃了,理由很简单,汉奸王英在当初募兵过程中,招募来的大多都是土匪,纯粹只想骗倭寇给的鸦片津贴,剩余部分甚至是从宋哲元二十九军之刘汝明师借来的不占国军编制之散兵,人心不齐,虽配备精良武器和倭寇顾问也改变不了水的本质,一开战见占不到便宜,金宪章、石玉山等便纷纷杀掉倭寇顾问反正,被傅作义、阎锡山等收编为国军,到最后连倭寇都觉得辣眼睛,在王英的残部逃回张北后对其全部缴械。

13.伪冀东行政公署。

该部和伪大汉义军在渣这方面完全可以比试一番,抗战结束后被重庆改称冀东挺进军,不久又改称新二十七军,军长姜鹏飞一口气任命28个师长,然鹅全军上下不足千人,就这情况还妄想天鹅屁吃,潜回哈尔滨试图发起反共暴动,结果被中共哈尔滨公安局很干脆干掉了。

14.伪满洲国军。

这支部队比较复杂,作为关东军之傀儡,名义上拥有海陆空军,但实际上江上军没有具备战斗力的武装舰艇,飞行队由倭寇亲掌,陆军大多数时候也是给关东军打下手,不过从热河战役国军汤玉麟部不战自灭和活跃于山东的伪满军出身之赵保原来看,质量比一般国军还是要好。抗战结束后伪满军受到陈诚歧视,一开始只被改编为暂编五十至六十师共十个师,后来内战吃紧才重新加以重视,不过此时战斗力已经很菜,要么被解放军歼灭,要么投诚加入解放军,例如王家善暂编五十八师,投诚后就一直编制坚挺到1993年初才完全撤编。

15.伪东亚皇协军。

该部由晋绥军败类组成,总兵力巅峰时期不过3000余人,按照正规兵力编制来算,根本不成气候,所以一两年后倭寇就自行将其编遣了。

16.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武装。

该部由保安队、警察和民团组成,所以没有确切固定称谓,职责倒是很明确,专门搜捕爱国志士、骚扰地方民生。由于倭寇横行,曾经爆发通州事件,张庆余、张砚田率部反正,之后因华北沦陷,伪冀东政府被取消,所属武装转投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伪军内部也源流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汪伪海军学校出身的伪海军,就日本帝国海军作风,甚至在收编后喝醉酒还高唱日本军歌。被KMT挤兑的去当伪军的地方杂牌军就属于吃硬不吃软,被打痛了就老实了。日本人渗透较深的伪满军具有一定战斗力,但也不是铁板,苏联红军一进攻,也就垮了。


在各种抗战影视剧中,经常出现非常经典的一幕:在激烈的战斗中,数量庞大的伪军部队出工不出力,甚至朝天放枪,日军被消灭以后,伪军立刻向游击队投降。由于这样的影视剧过多,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伪军缺乏战斗力。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伪军并非没有战斗力,在汪伪政权下辖的伪军部队,有的伪军战斗力很强,甚至能够进攻根据地。

一、汪伪政权下辖的各个集团军中,超过一半都是正规军

我们讲一下日本扶持的各个傀儡政权。首先是伪满洲国,这是最早的一个傀儡政权。其次是伪蒙德王政权和伪华北自治委员会,最后是汪伪政权。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随著局势的变化,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南、华南的大片地区。由于抗战前景并不乐观,汪精卫叛国投敌,从重庆逃往越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1940年,建立了臭名昭著的汪伪政权。

从表面来看,汪伪政权能够管辖除了伪满洲国以外的所有地区。但实际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和京津地区,直接隶属于伪华北委员会。表面上伪华北委员会属于汪伪政权的分支机构,但其实由于伪华北委员会的成立时间比较早,属于国中之国的半独立模式。汪伪政权能够直接管辖的地区,只有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了协助日军作战,汪伪政权组建了庞大的伪军力量。

汪伪政权下辖的伪军总数有60多万,编成了7个集团军。在传统的影视剧中,伪军武装都是吃白饭的,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伪军成员大部分都是地痞流氓或者抓壮丁征集来的。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以汪伪政权下辖的军队来说,所有的军队中,只有38%是新组建的,包括地痞流氓和壮丁,其它的62%的部队,则是正规军投降以后改编的。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汪伪部队本身就是正规军,接受了完整的军事训练,战斗力不会差到哪里去。

由于战争并没有结束,日军需要集中兵力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作战,广大的后方基本上交给了伪军部队。如果伪军没有丝毫战斗力,日本人不会这么放心。各个地区的伪军实际情况不一样,例如河北和山西等地的伪军,作战颇有正规军的味道。

、各个地区的伪军作战风格完全不同

在伪军部队中,有一支非常出名的「黄卫军」部队。这支部队由投降的职业官兵组成,武器装备接近日军,战斗力很强。在一次战役中,「黄卫军」与正规军的国军53军正面作战,结果53军损失惨重,被迫撤出了战场。战斗结束以后,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亲自到「黄卫军」视察,并检阅「黄卫军」官兵。山西地区的伪军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投降的晋绥军。由于属于正规军,而且熟悉晋绥军的作战套路,在进攻山西南部晋绥军部队的时候,这些伪军部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地的抗日武装发现,山西的伪军部队擅长打阵地战,尤其是使用各种堡垒进行防御。河北地区的伪军中,有一部属于西北军的分支,西北军作战风格勇猛,河北地区的一些伪军擅长夜战,甚至能够在夜晚偷袭抗战根据地,根据地的抗战军民对这些伪军非常痛恨。

河北、山东地区的抗战武装在作战过程中,发现一些伪军擅长使用手榴弹,甚至能够进行白刃战。审问俘虏以后才知道,这些伪军也是正规军投降过去的。正规军的51军在山东地区作战时,遭到了伪军部队的猛烈进攻,伤亡巨大,被迫撤离了战场。汪伪政权下辖的各个部队中,由于正规军的底子比较厚,战斗力不可小视。至于伪蒙德王下辖的将近10万军队,属于东拼西凑的部队,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

但是在伪满洲国的军队中,有一支很有名的铁石部队。日军高层认为铁石部队堪比自己的甲级师团,铁石部队编入了大量的日本顾问,由于武器装备比较好,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强悍。在抗战时期,铁石部队被调往河北地区作战,与很多抗战武装都交过手。所以说,伪军并非没有战斗力,部分伪军的战斗力堪比国军。当然,到了抗战的后期,很多伪军部队发现大势已去,都成了「骑墙派」,基本上出工不出力。


伪军打不过同时期的国军。

直接证据就是日军基本不敢把伪军开到前线和国军打,哪怕手上兵力多么不够用。

伪军的活动范围往往是日占区的后方,用于警备的,经常和我 D领导的敌后武装打。人员成分大多是混口饭的家伙,抓来的壮丁,或者在国军序列里混不下而投降的杂牌国军残兵。除了极少数铁杆汉奸或者反 G 分子战斗力可以看看,剩下的被日本人欺负欺负,被我 D 宣传宣传和臭揍几顿,就没什么战斗意志了,战斗力也就不行了。

其实有很多伪军身体素质、战斗素养和训练不错的,但是和一些解放战士一样,在解放战争中给分了土地后,从中国南京打到了朝鲜半岛。


伪军的战斗力的确很弱,看中共的数据就清楚了:八年抗战,日军和伪军的伤亡差不多,都是五十万人左右,但是日军被俘六千人,伪军被俘五十万人,还有十八万人反正。


结论

国民党军队整体的战斗力更强。

是不是下面就是国民党军队跟土匪比起来战斗力谁更强的问题了。

伪军的战斗力强于国民党军队?

为为啥鬼子不让他们上前线替自己打仗。

38年进行大规模动员。组建了13,116等新锐师团

一再的增兵,到最后总投降的时候,光关内就有105万日军。


没法比,有的伪军投降加入TG,解放战争把党国主力部队都打的稀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