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个短视频,内容就是一个和尚在说:「清心寡欲,没有需求,没有欲望。」我就想像自己如果是那个状态,那么每天都会是一样,也不会努力,去进取。那世上所有人都如此的话,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所以我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

谢谢各位,我在政治课上已经知道了,「无欲无求」是一种不科学的人生观。


清心寡欲,没有需求,没有欲望,人类社会自然不会再发展,再加上不杀生,不淫,人类绝种,然后猩球崛起......。


迦叶。尔时大王。闻二童子得出家已。即以太子令绍王位。

王与九百九十九子。八万四千夫人。五千大臣及诸人民。以净信心离于欲火。舍家出家。一切俱往诣妙花佛。到已顶礼佛足。白妙花佛言。

世尊。我等欲求出家。愿佛听许令得出家。

迦叶。时妙花佛。知诸大众信心清净。悉听出家住比丘法。

迦叶。尔时大王第一太子。登位七日内自思惟。我终不舍萨婆若心。何用如是王位宝财。为欲所缚。我终不舍无上菩提。

作是念已发心出家。于十五日游四天下。说此偈言

我父及亲属 皆悉已出家

无量亿众生 为法亦出家

我今乐出家 不乐住五欲

一心求出道 欲诣导师所

若发心出家 离诸欲火者

应速随我法 离难甚难得

不发出家心 不远离欲火

安心在居家 安住于实法

迦叶。时彼童子说此偈时。四天下中。无一众生乐在家者。皆悉发心愿求出家。

迦叶。时妙花如来。知诸众生心信清净求出家已。妙花如来于四天下一切城邑村落。悉作化佛及比丘僧。

迦叶。时四天下一切众生。无有一人住在家者。以净信心离于欲火。悉得出家。

彼诸众生既出家已。不须种殖 其地自然生诸粳米。诸树自然生诸衣服。一切诸天供侍给使。

迦叶。尔时达摩善法二比丘。勇猛精进。于其六十三亿岁中。不坐不卧。但勤精进求萨婆若。念萨婆若。于六十三亿岁。勤精进已。得遍至三昧所坐之地。名金刚处。其地皆是金刚所成。十方一切诸佛说法。悉闻受持。闻已复能为他解说。

迦叶。时四天下一切众生。

若有修学声闻乘者。无一众生凡身命终极懈怠者。得阿那含。从此命终生净居天。

共彼同行求缘觉者。从此命终。当生他方无佛之处。生大种姓诸根具足。以过去世善根力故。离于欲火而行出家。七日之后成缘觉道。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入般涅槃。

菩萨乘者。成就五通。具四无量无碍辩才。得陀罗尼。

迦叶。莫作异念。尔时尼弥大王岂异人乎。则我身是。

时太子者 今弥勒菩萨是。

迦叶。莫作异见。何以故。

达摩童子 今文殊师利是。

善法童子者 虚空藏菩萨是。

迦叶。汝观彼佛国土清净。如是善根众生之所住处。


大型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数量猛增


你问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人类估计要绝种,但跟佛陀教诲没有关系,能走到这一步的物种一定是种了什么因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是长盛不衰的吗?任何事情都有血槽没了那一天,因为什么原因消失都不奇怪。

反过来看,如果不造业,一直让血槽升级,以至于无穷会产生的结果才是佛祖试图告诉我们的。

无欲无求一点也不动的是石头。并非成就者。成就者什么样,自己去证,语言之外。

再多说一点,欲望导致熵增,无序代表死亡。整个宇宙都熵增。


清心寡欲可不等于无心无欲,更不是没心没肺,说佛家之人没有需求和欲望,要么这就是个夸张之辞,要么他就是在骗你。

清心寡欲就是为了抛开杂念,全身心为了终极目标而思考与奋斗,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即是此。向佛之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大彻大悟,解天下苍生之苦。这一切都需坚苦修行,脚踏实地而为之,佛可从没说过人要不思进取。

佛陀们若无欲无求,生活毫无动力和执行力,岂能悟尽天下之道?岂能将佛法传播开来?


衡量进步的标准是什么?

是科技?素质?经济?还是什么?

进步的目的又是什么?

去更远的宇宙?存在的更久?还是什么?

进步的动力又是什么?

天然的欲望?还是圆满的自性?


很多人都误解了佛法,佛法是灭苦之道,引导人从烦恼执著妄想中解脱,并非舍弃一切无欲无求,对于解脱的人,求与不求都一样,未解脱的人才执著于无欲无求。

佛法最重要的是般若空性智慧,只有悟入般若空性智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烦恼,因烦恼的因属于妄念


如果世上所有人都那样,自然社会文明不会进步了。佛教本来也不是入世的宗教,并没有以如何建设更美好的物质世界为己任。

所以,那句话,我不知道原话是什么样。单凭题主的描述,是论不上正确或不正确的。只是表达了出家人自己的状态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