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更多从现实的角度来答,而不是仅靠幻想,比如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物体,如建筑,武器,工具等,都等比例缩小,而人类并没有进化出昆虫生活的那种可以搬动几倍于自己体重的东西的能力,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体积缩小后,建筑物的强度很可能承受不住风吹雨打,而人类的枪支等武器对生物也不再有威慑力


你希望能从现实的角度来答,那就认识一下现实好了。

1.「人类在食物链顶端」的说法并不正确,人类的特别地位体现在环境影响力,而不在于食物链的位置。人类的平均营养级相当低,而且许多生物可以对人类进行牧食、外寄生、内寄生来维持生存,例如蚊子、螨虫、血吸虫、疟原虫。

可以参照:

如果人类不是食物链的顶端会怎么样??

www.zhihu.com图标

2. 蚂蚁的体型差异很大,小的只有数立方毫米,大一点的有数立方厘米,历史上最大的蚂蚁体型相当于蜂鸟,题目所指的体积范围不确定。

3. 从现实的角度,题目所述的缩小情景是无法发生的:

蚂蚁的细胞尺寸和人的细胞尺寸并无数量级差距。真核细胞的形态、大小和其功能有关,「等比例缩小细胞」和「减少人体的细胞数量」都不能再现人的生理功能,「等比例缩小分子并维持其运动规律」则在物理上不可能。

  • 蚂蚁的脑约有25万个神经元,将你缩小到蚂蚁一半大,你的脑就别说装下现在的约860亿个神经元了,20万个都不一定有。那样一来所谓人类科技也就无从谈起。
  • 在「等比例缩小」的情况下,身高变成现在的千分之一,表面积会变成百万分之一,体积和体重则会变成十亿分之一。这会造成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变大千倍,空气的粘滞性、水与血液的表面张力和粘滞性都将在你的微米级构造上产生明显影响,人作为温血动物的散热、呼吸、血液循环将会出现严重问题。这意味著你得重新设计人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让人可以生存。

这个问题看起来只是想谈论小尺寸生物的文明,不考虑现实中人类的智力对生理特征的限制。那你起码要有一些准备知识:

小型生物搬动几倍于体重之物体的能力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进化。当你的身高变成千分之一,你的体积和重量变成了十亿分之一,你要搬动的「几倍重的物体」随之变成十亿分之一重,但你的肌肉与骨骼的横截面是原本的百万分之一粗,而且将物体举过头顶所要举的高度只有原本的千分之一。对要搬的物体来说,你搬动它的能力变强了千倍。

类似地,建筑物缩小会让其相对而言变得更加坚固,恰好能掀掉100平方米大的房盖的风是掀不掉缩小到1平方厘米大的房盖的。雨滴的终末速度十分有限,雨对昆虫的危险主要在于淹死、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危险主要在于低体温症,至于外壳很薄的小型建筑物对雨的抵抗力,你可以将吃剩的鸡蛋壳倒扣在雨中的地面上观察看看。

那么,你猜也可以猜到「武器不再有威慑力」是多么想当然的说法了。何况人类还有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前者是病原体,后者是有毒有害的分子,不以使用者的体型为转移。

但是,缩小后的许多设备也面临著上面谈到过的人类身体的问题:它们的设计不适合在小尺寸下运行,而且你在这样的尺寸下修改设计去实现原本的功能是十分麻烦的。人类可以建造相对于自身的比例十分夸张的机器设备,用机器建造机器、多级放大到现代无人机与现代载人兵器的尺度。人类现有的生化环材科技足以铲平地表生态系,杀死所有其它生物,这和人的体型关系不大。


人类能建立文明的基础是,消灭了猎食者与大型动物的的威胁。不然程序员上班随时被老虎吃了,还发展个锤子文明?

你还不如让人类在岩浆表面建立文明呢。

退一万步来说,真出现这种文明。那么估计地球的陆地生物都被人类灭得,只剩下蚂蚁大小的了。


题主有设定了一个参考对象,蚂蚁

按蚂蚁大小来说的话,一个村庄的人数相当于一个蚂蚁窝。那最合适的生态环境还是地下,毕竟现在已经有了最典型的案例了,能在大自然的筛选下幸存的物种---蚂蚁,建设的基础内容可以参考蚂蚁的生存方式。

个体户的生活方式已经非常不适合了,三两只的蚂蚁人类可能活不过2天就会被野外的各种生物给吞食。而蚁群人类如果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全军事化管理。做到分工明确细分到 工蚁人类 ,兵蚁人类,及精英人类(体质,潜力都是上等的管理层。而且有优选配偶权)。由兵蚁人类寻找食物,工蚁人类运输,精英蚂蚁人类负责指挥。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完全就是照抄现在蚂蚁的生活方式,也许你会说保留人类的科技成果(武器科技道具都等比例缩小 的前提下)但是威力跟作用也会大大降低。攻打大型动物完全不痛不痒,甚至很少能破防的武器。举个例子来说,蚂蚁人类最强的武器核武,能不能杀死一头大象?皮开肉绽很有可能,但是暴躁的大象可能会一不小心踩坏蚁窝哦。所以科技应该是重点在于基地建设及道路修建,因为一场小小的雨可能就能毁了你的家园。要做好随时换地方的准备

再说食物来源,蚁群人类在村庄建设初期对食物要求不是非常高。但是随著人口的急剧生长。小型昆虫可满足不了日常开销,会将目标转向两栖动物,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甚至到中型动物。相信我到时候要面临的是一个塞满人类的臃肿蚁窝以及周边再无食物可掠夺(人口少非常容易被毁坏蚁窝,人口多食物就紧缺毕竟区域限制非常大)于是分散族群是唯一的选择。

不同部落的一群如何联系,建立自己的区域网通话系统吗,卫星 信号基站可没多大用处。估计会经常听到被野猫摧毁基站以及飞鸟夜晚不小心撞击卫星的新闻。到后期最大的可能也就是以现实村庄大小为范围划地分国家了(这里按村来定义国家哈哈),但是也会经常听到某某村因为干旱不得不举村搬迁结果被怪物袭击天灾影响导致的损失惨重,又或者是暴雨洪水导致整个村落全部遇难仅剩几个村民从头开始的新闻。发展到村级的蚁群起码要经过几年的经营,而几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够建立好有效的防洪救灾建设,小洪水路过就能全灭更何况大灾了。所以村级的蚁窝已经是顶天了的势力了,而且每年你都会听到到某某蚁国(村)举国搬迁的时间

也设想在山上建蚁窝,其实不用设想。几乎很少有看到现实生活中有蚁窝是在山上的,因为山上的昆虫相对较少,资源匮乏 前期都撑不过更何况中后期对抗中大型动物了。

还有一种蚂蚁可以做参考-非洲有名的行军蚁。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当然这种条件下就不要说发展科技了毕竟走走停停的,吃是唯一动力。前景也有限

就这样,大型蚂蚁窝是小型生态圈的食物顶点了。或许有能力可以消灭大型动物,但是天灾年年有,光这些就能损耗大部分的资源了


生物工程,把自己的体型变大,至少要到大鼠的体型,蚂蚁太轻了。

或者接受命运,开始吃真菌。

或者研究合体科技,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物理版)。

话说这么小,只要顶级生态位干什么?

还有一件事,人类不在食物链里。从解放双手和大脑的那一天开始,人类已经离开简单的食物链关系了。


enmmm,我说…

机械的大小和控制器的大小好像没什么直接关系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