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西安的华清池看了看,感觉好大,到底凭什么让皇帝为她做那么多?


杨贵妃有多美??

从李白的诗看看: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见云,就想起她的衣裳,看见花,就想念她的容貌。

春风拂过,带露水的白牡丹分外妖冶。

这样的仙女儿要不是西王母的群玉山上来的,

或者就只有到瑶池的月下才能见著吧。

李白是多么傲的一个人?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一个人,宁写世间沧桑也不写为贵族提笔的一个竟然为杨玉环写了这首诗,言辞中含有对贵妃的爱慕之心。

李隆基在看完这首诗后重赏李白,然后把他撵出长安。

李隆基,宁要江山不要美人的败家皇帝,自从有了杨玉环「从此帝王不早朝」

后宫三千佳人,独杨玉环夜夜侍寝。

羡煞旁人吧?

安史之乱之前,杨家人基本都被扩土封侯,杨家一排权倾朝野日子过得十分荒淫,人民负担加重,为安史之乱铺垫。

李隆基本不打算出逃,为啥后来又跑了?因为他跟杨玉环还没过够,也害怕战败杨玉环落入别人之手。

安史之乱出逃后,皇城护卫队队长带头造反,逼李隆基杀妖后杨玉环,无奈之下杨玉环自尽,李隆基哭的稀里哗啦含著血泪流。

后来平定叛乱后,回皇宫路过曾杨玉环自尽的地方,睹物思人又是一阵稀里哗啦。

虽从回朝政,却无心管理国家,后来有道士说能召回贵妃魂魄,他激动的从床上蹦起来家跑出来,脸也没洗,鞋也没来的及穿上。

再见贵妃时,又是花前月下屈膝长谈,同样的眼泪哗哗流,交换了情物,贵妃指著金簪子说:我们的爱情就像这金簪子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说罢烟消云散,留下隆基攥著簪子独自怅然。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时间转眼三十年,连贵妃面都没见的白居易,竟也醉心于贵妃爱情之中,留下流传千古的长恨歌。

长恨歌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整篇除了赞扬爱情,还在给杨玉环洗白,当时的背景是唐朝,史料记载的是杨玉环荒淫无道蛊惑皇上祸乱朝政而被诛杀,在政府如此推卸责任的背景下白居易公开跟政府叫板给三十年前的贵妃洗白,为何?无从得知。

杨贵妃生就是可怜人,在国家辉煌的时候她是帝王实力的象征,在国家落败的时候她是国家的替罪鬼。

她很美,为保大唐江山社稷,一介美人毅然为国捐躯,本就无父无母孤身一人来到人间,黄泉之下又是孤身一人离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公公看上儿媳妇,安禄山见了拜干娘


云想衣裳花想容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现代人能长出来的相貌,和现代人有一脉相传又没有进化关系的古人一样能够长出来,更不用说是阶级固化,养尊处优的宫廷,以及由大地主的宗族势力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的贵族结构的盛唐未乱时期,所以我觉得无缘见过和无法拥有杨贵妃的人肯定不肯承认她有多美,丑化她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能够迷倒唐玄宗的女人肯定是不简单。所以我觉得应该长相是略有些婴儿肥,在唐玄宗眼里就跟体现大唐盛世的丰腴和介于体现瘦子的干练与清纯之间的长相,而且尤其要跟一般面黄肌瘦的普通农家女有区别的美吧,所以我抖个机灵,想她是不是就长得跟日本乒界球手乓台女将福原爱那样?不喜欢福原爱的以及觉得她的长相还不够算上丰腴的,留情轻喷。
皇帝恰好有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