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翜S了。没有哲学引领的科学能走多远?就像斯蒂芬.贺金一样遗憾终生吗?


作为一个物理+哲学双专业狗,对大部分这题目的回答简直看不下去了。。。要么是物理系的嘲讽哲学,要么是哲学系的说你们不懂。。。难道不能谦虚一点共存么(虽然题主这问题确实有点嘲讽的意思)

  1. 现代哲学确实不能指导如量子力学等物理理论,但不如说从牛顿开始哲学就和自然科学分道扬镳了。从伽利略开始自然科学就确定了一套自己遵循的哲学方式,及实证主义/经验主义(Evidentialism):只有被实验实践证明的理论才会被确定是在这个情况下正确的;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唯物主义(Materialism)。 从此之后的自然科学就自成一套体系螺旋形发展,并不再受到哲学的指导。所以说哲学指导科学这个argument本身就是一个谬误--两个学科比如物理学怎么指导生物学呢(注意是「指导」而不是运用物理来解生物题)
  2. 哲学并不指导科学,但是一部分负责对科学的理解(interpretation) 。比如爱因斯坦后期对量子力学的理解:上帝不掷骰子--这是一个理解,哥本哈根解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也是一种理解,他们都很大一部分属于哲学的范畴。但是--理解并没有对错之分。不如从科学上来说,当你并没有实验或者非常严谨的数学证明,你不能说它是正确的,而只能说是One of the Theories。而当代哲学对现代科学理解的问题是:物理的专业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以及大部分哲学家)理解的范围。要理解量子力学你必须从大学物理学起,把哈密顿量 Hamiltonian, 势井particle in a well等都学会,之后才接触到量子力学最基础的层面。想真正理解量子力学并提出interpretation花费的功夫远不止这些,更不用说场论弦论这种expert才懂的东西了。所以说绝大部分的传统哲学家只能浅尝辄止,把理解交给物理学家来做(所以说现代某些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哲学家(比如Ed Witten),因为只有他们能做对前沿理论的interpretation。但现在也不能说科学指导哲学(如果真指导的话你让政治哲学怎么办),只能说双方负责不同的东西 (你一个设计师就能指导产品销售了么)
  3. 如果说到哲学对科学的指导(philosophy of science) 把话题跑到神创论唯心主义了,那就是彻底跑偏了--这几个都不是一个东西。只有民科或者民哲才会做这种事情(量子气功2333)。如果说的是对世界的理解,比如你可以相信神创论,你可以相信大家都是缸中之脑,你也可以相信科学,都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绝对错误之类的。但你不能说现代科学的解释是错的,因为世界是神创的--随你便,因为科学不负责这些,它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是我们推广接受科学,是因为这是一种最逻辑最严谨也是最有可能是接近真理的解释(也对现实社会有很大指导的意义)

更:个人感觉很多人分不清题目所说的「指导」与科学基础性/还原论(scientific reductionism)之间的区别。还原论认为:自然科学如化学和生物的基础是物理学,物理的基础是数学与逻辑,因而:而数学与逻辑是所有科学的基础(basis)和方法(method)。但是!这并不表明这些学科之间有任何的指导(guiding)关系,我把它定义为:我通过一些你们学科的新发展新思想,在自己学科得到了应用与创新。逻辑学哲学只是基础,不能指导(不然你逻辑也没学好)。个人现在能想到的对现代物理有指导作用的只有计算机科学。 另外学科优越感的人可以散了

还有看到哲学就提马哲的,我建议你思考几个问题:1. 哲学是否只有单单一种理论?2. 哲学理论能不能被证实或证误?也就说能不能说有正确与错误的哲学?3. 这个理论对某方面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这个理论在所有它提及的方面都是正确有道理的? 4. 既然你得出了前三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要将对世界的解释完全限制在某特定一种没法说它对没法说它错的理论上?如果还要纠结,那我只能说这是一种「信仰」,和宗教没有什么区别--你高兴就好

个人好久不搞哲学有点生疏,有错请指出。。。加上没用中文学过大学物理或者哲学,翻译问题请见谅

有闲的看得懂英文的可以看一下斯坦福哲学大全的一些词条 Scientific Method

(顺便隔了好久才发现杠精出现23333 但其实判断杠精的方法很简单:看他反驳的是不是你的核心论点(core argument) 如果是,那确实是好好讨论问题反驳的

如果反驳的净是些边边角角的举例。。。那基本就是杠精无疑了 (ed witten自己很鄙视哲学家啊 计算机不能指导物理啊)是是是 这些例子全是我临时想出来的你对你对 但对核心论点有影响么?没有!还有一点就是他们会曲解你自己的观点然后立靶子自己打。所以还是少看引战贴为好)

现在的物理学家不关心哲学,也不知道哲学家在做什么,想知道的也不多,知道了做物理的时候也不会想。


哲学和科学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交织的关系,比如当初著名「薛定谔的猫」就引发了哲学家的讨论参与。

一只猫的拷问

10 年前,正是薛老师亲手写下了量子波动方程,与矩阵力学、路径积分一起,被后人并称为量子力学的三大基石。

图片

图片

10 年后的 1935 年,对「哥本哈根解释」的群起而攻之,薛老师打响了第一枪。

当时,几乎所有人觉得「叠加态」是个纯属幻想的玩意儿,却没人能真正驳倒玻尔和他的哥本哈根学派。


因为,「态叠加」「测不准」「观察者」无论这三大原理违和感多么强,都被玻尔视作量子世界不可挑战的公理。所谓公理,就像「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或者牛顿力学三定律一样,是无法、也无须证明的宇宙基本大法。


在玻尔看来,物理学家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找规律,而不是去质问上帝:你为什么要把宇宙设计成这样子?


而且,凭什么微观世界的宇宙法则,一定要和宏观世界的生活经验相符呢?


无懈可击的玻尔之盾,也只有金枪不倒的薛定谔之矛能够与之一战。


「薛定谔的猫」 就是薛老师用来挑战玻尔的头脑实验(以下实验纯属想像、推理,没有任何无辜的猫因此而被害)。


把一只猫关在封闭的箱子里。

图片

图片

和猫同处一室的还有个自动化装置,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如果原子核衰变,就会激发α射线- &>射线触发开关-&>开关启动锤子-&>锤子落下-&>打破毒药瓶,于是猫当场毙命。

在这个邪恶的连环机关中,猫的死活直接取决于原子是否衰变;然而,具体什么时候衰变是无法精确预测的随机事件。


只要不打开盒子看,我们就永远没法确定,猫此时此刻到底是死是活。


刑具准备完毕,现在,薛老师对玻尔的拷问开始:


1. 原子啊、衰变啊、射线啊,这些都属于你们整天研究的「微观世界」,自然得符合量子三大定律,没错吧?


2. 按照玻尔你自己的说法,在没打开盒子观测之前,这个原子处于「衰变」+「没衰变」的叠加态,没错吧?


3. 既然猫的死活取决于原子是否衰变,而原子又处于「衰/不衰」的叠加态,那是不是意味著,猫也处在「死/没死」的叠加态?


原子衰变 = 死猫;原子没衰变 = 活猫;叠加态原子 = 叠加态的猫。


所以,按照哥本哈根解释,箱中的猫是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混沌之猫,直到开箱那一刻才瞬间「塌缩」成一只死猫或者活猫?


图片

图片

薛老师的逻辑,其实就是反证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先假装你是完全正确的,然后顺著你的说法推理啊,直到推出一个荒谬透顶的结论——那只能说明你从一开始就错了!


至于为什么要放进一只猫,这又是薛老师的高明之处。


以前大家研究原子、光子,总觉得那是与日常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无论量子多么诡异,我们总可以安慰自己说:微观世界的规律,不一定适用于宏观物体。


科学家们做完烧脑的实验,还能回归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正常生活。


现在,薛老师把微观的粒子和宏观的猫绑在一起,要么你承认叠加态什么的都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要么你承认猫是不死不活的叠加态——别纠结,二选一。


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如果打开箱子看到一只死猫,那说明猫早就死了,而不是开箱的瞬间才死的——只不过它被毒死的时候,你装作没听到惨叫声而已。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

神们自己

连扎克伯格未满月的女儿,都让他爹读《宝宝的量子物理学》,你还在等什么

¥9.99 会员免费


9102年了,别再提什么谁指导谁的问题了。我高中做物理竞赛的,还记得曾经在舒幼生老爷子的力学教材上研读最初步的相对论,没看几眼就「雾草,相对论为啥和因果律扯上联系了,为啥物体不能超光速?」,当时觉得爱因斯坦的学问简直是太惊人了,并从直觉上认为它和哲学有著密切关联。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我后来大二转到了哲学系,真正接触到了一些当代形而上学的讨论,那个时候才意识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与哲学的一种「朴素」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绝对谈不上哪一个指导另一个。就比如说上面提到的「物体不能超光速否则会违反因果律」,这里的因果律就是很素朴意义上的被休谟修正过的亚里士多德式因果律,都很强调「原因应当时间在先,结果应当时间在后」这样一种本质,因此爱因斯坦认为超光速的物体不存在,不然就违反了这种因果律。

但是我要敲黑板了,如果了解当代哲学讨论的话就会知道,很大程度上Mackie、Lewis这些人讨论的因果性已经抛弃了「时间」的限制,他们完全承认未来的事件有可能是过去的事件的原因。那你说物体有没有可能超越光速呢?有没有可能回到过去呢?物理学家会告诉你,除非某一天在实验中得到验证才有可能,并且此时物理学家也不会认为相对论错了,他们只会认为爱因斯坦一百年前对因果律的理解是「非物理的」;但哲学家或许会回答「有可能」,因为哲学家所定义的「可能性」与物理学的「可能性」完全不一样,事实上哲学除了关注「物理学的可能性」,还关注「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分析的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有些人就认为逻辑的可能性不等于形而上学的可能性不等于分析的可能性不等于物理的可能性……诸如此类。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物理学和哲学是共享了一些相同的研究对象的,但从方法论上这两门学科处理这些相同对象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家主关注现实世界,而形而上学家恰恰更关注的是可能世界,Lewis甚至主张模态实在论,也就是说他会认为那个被幻想出来的漫威平行宇宙在「实在性」的意义上讲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完全相同,物理学家对这一点可能完全不承认,但哲学也不在乎物理学家承认不承认,因为这些可能世界对于形而上学、知识论、价值哲学、语言哲学都有著重要的意义。

回到量子力学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物理学家关注的量子力学是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对现实世界的研究当然只能让物理学家来做,当代哲学绝对不会僭越。但在量子力学之外,哲学家会研究其他那些完全不受量子力学支配的可能世界、甚至是完全不受牛顿力学支配的可能世界,水可能从低处往高处走、万有引力可能是万有斥力,对于这些可能世界的研究绝对不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更不是什么指导物理学,恰恰相反,是为了研究一些永远只可能属于哲学的问题:比如「同一性」是什么、「存在」是什么、「变化」是什么、「持存」是什么、「因果性」是什么、「个体」是什么、「性质」是什么等等等。

至于科学哲学则是另外一门学问,它不同于形而上学,也不可能走到物理学的前面,它永远只能走在物理学的后面,它是解释性的、批判性的,一方面为了阐释那些物理公式背后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也试图「不自量力」地对过去的科学概念进行哲学批判,总之无论怎么做,这和物理的研究方法都是完全不同的,没什么可比性。所以我充分相信没有哲学的量子力学完全能走得很远,而没有量子力学的形而上学同样能走得很远,当然没有量子力学的「量子力学哲学」当然走不远了,甚至这门学科都不存在了,但这又能怎样呢?


恐怕问这个问题的人,既不懂哲学,也不懂量子力学。早在十来年前,爱思唯尔就出了一套科学哲学手册,物理学哲学是三卷本共十四章,汇集了一批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来撰写,总结了物理学中的哲学的进展,对未来发展提出了问题。

赠送题主购买链接,并提请注意:思而不学则殆。

https://www.amazon.cn/gp/aw/s/ref=nb_sb_noss?k=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物理学哲学?

www.amazon.cn


以前读书,记得有段话,大意是说,科学家实际上具备一种在哲学家看来简陋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已经足以做科研了。而且我觉得,做物理学研究的人,摆脱不了某种哲学思想。虽然他未必能系统的详细的把自己所属的一派的哲学思想说出来,且他具有的哲学思想也未必成体系。这就是「简陋」的意思。但是我认为物理学某些基本理论的开发反映了科学工作者本人的哲学思想,这种意义上说哲学影响著科学。比如,Max Born在大学受到过一定的哲学教育;薛定谔喜欢钻研印度教经典《吠陀》。反过来物理学新的进展也影响著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我个人认为,量子力学基础的各种诠释,代表了一些不同的哲学思想。哲学界根据这些诠释,又相应的提出了一些讨论,有了相应的发展(可见上述爱思唯尔哲学手册中有关量子纠缠的章节)。

进一步说,我的观点是上述的物理学和哲学的互相影响类似物理学和数学之间的互动,虽有交流但各自的任务不同。如果一名物理学家有一定哲学造诣固然较好,比如,比较容易系统阐述他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但是如果没有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也无损于研究者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做出贡献。

今天在图书馆发现一本方校长的书。原来早在30多年前,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充分的讨论。

题目就很好。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可惜,现在还有人迷信「哲学指导物理学」。。。。。。

确实,古代还有言论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与「哲学指导物理学」的论调何其相似!Max Born也回忆说,数学家F. Klein认为数学对物理学也有指导意义,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论自然哲学》这一当时的名著(Max Born,《我这一代的物理学》,侯德彭等译,商务印书馆)。不过很快这本书就没人知道了。玻恩的著作也分析了哲学概念、思路在物理学中的使用,不过更多的像是一种马后炮的总结。特别是《我这一代的物理学》是Born退休之后编写的。


再撒一些胡椒面:

一本研究玻恩学派的书。作者为东北师大教授,文风幽默。

玻恩遗著:我的工作和我的观点,商务印书馆

好像有人提到列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