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它是起源于婴幼儿的一种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研究发现,各种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可能是造成孤独症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还有在孕期时有应用药物的病史,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可能跟孤独症相关,孩子严重的过敏反应,也有可能是引起孩子孤独症的原因之一。引起孤独症的病因,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也是指向了多种原因。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的发育障碍,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 :遗传因素对孤独症的作用已趋于明确,但具体的遗传方式还不明了。

(2)围生期因素 :围生期各种并发症,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较正常对照组多。

(3)免疫系统异常 :发现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

(4)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 :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

因为孤独症是先天性的发育障碍,所以无法预防,只能进行干预,面对孤独症我们一定要早干预早治疗,不能错过孩子的黄金干预期,否则取得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详情可关注「优加学院」


或许他们只是使命不同。

又或许他们的出现是要告诉人们一些问题。只是还没有答案罢了。


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套用这个模式,没人能告诉你为什么?这个答案不是在知乎问问就能解决的!

为什么会有感冒?

为什么会有艾滋病?

为什么会有各种癌症?

为什么会有伤心 ?

为什么会有遗憾?

为什么会有失望?

…………

其实为什么会有不重要!真的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面对,你的选择!


孤独症,又名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

对于孤独症是怎么得来的,心理学家还没有一个很肯定的结论,简单来说包括生物因素、 家庭及环境、心理因素等造成。

1. 生物因素

很多研究指出,遗传因素在儿童自闭症的发病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如果家中有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其他兄弟姐妹的同病率高达1%~2%。比正常儿童的兄弟姐妹患有孤独症的概率高达5倍。

神经生物化学的研究集中在对于神经递质的作用上面。例如对于5-HT的研究发现,5-HT在血液中的含量在进入儿童期后会逐渐下降,到成年期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但是,Freeman和Ritvo(1984)的研究发现,大约有30%~40%的自闭症儿童其5-HT的含量一直处于高水平的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使暗示了这些儿童发育的不成熟。 而Campbell等(1976)的研究曾发现,高5-HT与低智商之间的关联(见傅宏,2000)。有研究者因此认为5-HT水平与孤独症有关

2. 心理因素

Kanner(1943)在报道孤独症时,注意到孤独症的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交往存在缺陷,认为其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冷淡和不关心。Kanner在文中把这些父母们描述为有智慧、被动及严肃的,他甚致用「冷若冰霜」来形容他们。

一些持心理分析观点的研究者也认为,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在其子女发展的关键阶段———婴儿期,对其某些正常行为采取了不合理的对待方式,从而导致了婴儿的情感退缩。而婴儿的退缩行为又反过来促使其母亲进一步对其采取拒绝态度,母婴关系因此停滞不前,不再发展。儿童在这样一个充满拒绝与威胁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断的退缩,直至拒绝整个世界,孤独症就因此产生了(见傅宏,2000)。

然而其他的研究并不支持以上观点。有研究甚至认为,自闭症的父母与其他儿童的父母一样,不存在照料孩子上的缺陷或异常人格特征。与此相反,父母与孩子间交往的不正常一方在于孩子,因为照料一个异常的孩子难免会出现紧张,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进而影响交往的关系。


更多详情欢迎关注争渡心理咨询平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