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苦恼于体型,外貌的不足,也许是不善言谈的木纳,也许是固执懒散的性格,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著对于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有时候这使我们少了很多快乐,一方面,自律是解决人生痛苦的唯一方法,我们不得不去吃努力的苦,减少生活的苦。另一方面,其实改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的痛苦不在于改变本身,而在于人天性的惰性与人性追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往往在求而不得的挣扎著,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当我们遇到不满意的地方,是应该改变还是接受呢


谢邀~

长文预警有耐心就请往下看。

接受自己或是改变自己其实都是后话吧。

所以我们应该先走第一步,了解自己。

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内心渴求的又是什么?你的思想喜欢注视那些问题?你的感动会因为什么而发生呢?这些都是先对自己问出一个答案。

第二,你说的没错,人都有惰性的,而惰性并不来自于本性,而是来自于人的无知。因为每一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而你对未知充满期待的,你就是勤奋的。相反你对未知根本不抱希望的,那就是懒惰的。

第三,关于接受你自己,现在很多人的都习惯这样的思维,通过改变自己,迎合大众。想方设法一定绞尽脑汁都要别人怎么记住自己,让别人默默关心著你。所以你会看到吹生了很多,电影明星,网红,巨星。他们有些行为怪异,有高楼作死的,有垃圾桶吃面条的,有直播未成年生儿子的,唉,我想问一句有多少人记住你,真的有多么重要吗?如果要用我过得不真实来换这些东西,我情愿不要,可能我追求的,有点不一样。我不太在意还有谁还默默关心我。我在乎的是当我能在家中吃上顿安乐饭,我默默感谢国家的边防战士,当我能在街上坐安全舒适的公交车时,我默默感谢这位用心驾驶的司机大哥,当我能使用网路使用手机和你畅谈心得时,我默默感谢发明手机网路的伟大科学家们。试试接受我的观点,生命不在于多少人记得你,而是在于你在这次生命旅程里感受过多少爱!

第四,关于改变自己,很简单,我们先从容易的开始,首先你得有自己的观点,属于你自己评判标准才行,不要人云亦云!头脑里面有定下来很多事,譬如谁谁谁是我偶像,我活出来就很她类似才行,然后谁谁谁是你唾弃的对象,那些人那些事粘上他一点影子,立刻反感得不行!一定要把你的爱憎分明建立好,一定要把你想改变到相类似的人列出来,或者自己定一个改变目标。这是改变的起点!就像尼采经常说的:权力与意志!也就是意志力有多强!权力就有多大,很多事情不一定是你要让步的,当你死磕到底,对方肯定会松下来,如果你要强大你的自我,听我的!拿出你的勇气来,要看看面前这个人是什么货色,一件事情可以糟糕到那种层度!记住这一点,意志力就是改变自己的基石。

第五,关于是改变你自己,还是接受你自己?

当众人围著耶稣,问他:谁会被上帝选择奔向天堂?这时一位绅士往前靠了靠,申长脖子整了整自己的领带,他以为耶稣会选择他。但耶稣只找了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耶稣说像这个孩子一样的人,但他把孩子放回人群,因为耶稣只说了像孩子的人,而并不是这位孩子。 前不久有个知友邀请我回答,人为什么那么烦恼,我回答他:凡人嘛,烦人,就是注定不断地有烦恼,他回答我说:只有孩子没有烦恼。我回答他,答对了一半,因为孩子的没烦恼是天生的,所以孩子们不懂得珍惜他们的没烦恼,而他们的没烦恼迟早会用来与诱惑对换,去换成烦恼。这就是亚当夏娃的来历,相信谁也是避免不了。那么孩子为了满足诱惑,需要牺牲自己的本性去换取,譬如父母有钱,我怎么做才能讨好父母让他们乖乖掏钱。譬如在学校,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众星捧月的那一个,那么我就要学习一些让人触目的技巧或者与人相处能快速出来好感的一些方法。你原来的本质就是不善言辞,但你为了「目标」,你变得能言窍辩。你原来的本质是老实本分,但你为了「目标」,你变得诡计多端。你本来就是「情商低」,为了你的「目标」,你想方设法都变得「情商高」。你可以说了,人生没有追求了,跟个咸鱼有什么区别!?对!但这也否定不了,你已经改变了的事实!我想起电锯惊魂里面第一集,私家侦探一开始张口,能解开他手扣的钥匙就溜走了,但没办法因为他是泡在水里了,他不张口呼吸,他就憋死了,为了一口气他必须张口,但张口就溜走了他的生存希望。其实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失去了多少和得到了多少,你是很少注意到的。 小时候一个漫画小说一直影响著我:主角拥有一把剑,剑上有一个孔。每次击杀一只小BOSS后都会获得一个小宝珠,将小宝珠放入孔里,剑就会施放相关技能有火,水,雷,土等共7颗。当主角需要挑战大BOSS时,师傅跟他说要想微操胜券,一定要舍弃7颗宝珠去获取一个颗光之宝珠,当然你也可以继续使用7颗小珠对抗大BOSS。主角再三权衡,还是舍弃7颗珠去换光珠,最终打败大BOSS!但我发现现在的人都是跟这个故事反著干。 现在的人不断地用他们的光的珠子去换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个光的珠子就是:纯粹。 孩子是很机灵的生命,有一次我给我女儿躺在床上,她2岁了,她手上在把玩著一个糖罐,她打不开,她一直叫我帮她打开,好让她可以把里面的糖吃掉。然后我老婆把灯关了,她说:哦!让后不再叫我把糖罐打开。你知道是什么过程吗?因为灯关了,她看到的糖罐不是原来的糖罐,她就觉得东西已经改变了,变成不是糖罐的东西。孩子的思想就是这样,你不用心感觉,你是进去不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的。 小孩子不会知道什么是解释,但当解释介入,神奇感就会消失了,因为孩子们始终都会知道,光线是由一个电闸控制的,甚至他还会通过学习懂得解释,光的波粒二向性,他还会解释为什物体是红色的,因为它红色射线不吸收,其他都吸收了,所以物体看起来是红色。但是解释一万遍都没用,他只会走的越远。一旦头脑介入,一旦解释介入,神奇感就会消失。上帝的门就关闭,这是很似是而非的道理。

第六,怎么样做回你自己? 必须在你手心写下这句话,然后吞下肚子:「我从不与过去为伍,更不愿与未来为伴,我只生活在现在,不管现在什么或变成什么。」你的思想不应该这么涣散,神不守舍,自相矛盾的就是你的这种,思想飞到老远去,不是在想过去,就是在想未来,但很不幸你就是一直活在现在,感觉到没有?现在是什么,现在发生这什么?所以你为什么总是反应慢,矛盾,犹豫。那是你没有活著当下。

最后送你奥秘心理学最高心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永远不要可怜自己和警惕你自己可能正在可怜你自己。所有可怜自己的情愫日后都会化成毒素来毒害你。

2.你也不用爱你自己,因为你就是爱。

3.尽你的所有的觉知,拒绝一切假的,因为你永远所拥有的唯一,那就是真实!

你不必急著了解或者想像。就当它是咒语默念下它就行了!就在某个片刻它会发生的!!


先接受,在改变,但是我想,你问出这个问题,未必会改。


这是个好问题啊

不同的价值观呢,会把自己导向不同的境地。像水顺势而流那样,心将依照惯行的作意,具有决意的作意,而被导向特定的境地。

思维,应当改变,应当以自己的力量来精进,这样是导向不放逸,导向不同于现在心境的集;

思维,应当接受,应当以接受为起点,从现在的心,已有的心来前行,这样是导向不善心的止息,嗔心的止息,伤害的止息。

保持如理作意,保持朝向解脱一切苦的集起呢,就像于所有的混沌、迷乱、纷争、疑惑中,不依于任何的触、受而伫立。不依著的心,等待尘垢落下,心变得澄清。

如是,应当作意:这不是我,这是苦的集,我应住于正见、正定,令苦导向止息。

像这样,保持如理作意,是解脱苦的集起,是走向心的明觉、无所染诟,无所依取。

唯有这样的心,能获得真正的智慧,明辨怎样是苦,怎样是被苦所逼;如是,不苦的心,将导向一切苦的尽,导向远离一切苦的集。

以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以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萨度~!萨度~!萨度~!


可以接受,可以改变。有心力时改变创造精进,无心力时接受节能养生


想改变就改变,想接受就接受,世界上有马云这种人,也有芸芸众生,你要是想成功,想要一个精彩的生活,就要改变,但如果你不想改变,那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好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但大多数人都是想改变,不改变,还接受不了自己的人。

我同位就是个改变自己的人,她以前很沉闷,老师都不喜欢她,有一个小演出,老师选中的是一个与他关系挺好的女生而不是能力更好的她,到初中她才改变,看很多书,解忧杂货店,红与黑,还有一堆我没看过的书,现在高二,很文艺,懂得很多,有一次历史考试她选择题错的比老师还少,作文回回五十多分,就除了数学她还没超过我,她四五十,我八九十。而且可能是看的多了,懂得多了,她想问题比我成熟,也能够做到努力,而不是像我一样什么都不尽心,做不到完全的努力。在我之前说学表演时,她说我最后一定学不成,最后我还真没学成,不是说她能预言,而是她知道,我做不到真正的改变,我沉闷的性子改不掉,而且长相也不出众,学表演,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她后来还说,如果我以后再这样下去,她都能说出我的人生了。上个三本或专科,或者干脆不学,在家里写个小说,赚点小钱,然后找个差不多的男人嫁了,生个孩子,养大,孩子嫁人……

要说不同,还是有些不同的,比如我会找个喜欢的人嫁,好好的抚养孩子,把孩子养的很优秀之类的,但实际上,还真是这样,看完这个,我想著,我要改变,我不想过这么平淡的人生,可想也只是想,最后还是看看小说,玩玩乐乐,该看的书也没看,该做的事也没做。

所以,能改变就改变。改变不了就接受,不要像我一样,既无法接受,还做不到改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