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轴的人,别人对我一分好,我要还十分的那种,可自从经历过了真心付出却被伤的体无完肤,被骗的一无所有一败涂地后,我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并不是人心换人心的,开始慢慢地怀疑这个世界,怀疑从小被教育的正直 善良 真诚 纯粹的自我修养是不是该继续保持?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学著圆滑世故,千面?也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了,想真诚对待又怕被伤害,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建立一段功利的关系。现在对世间充满了失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该怎么办?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终归有一天,会在那寂静的深夜中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那孤独和恐惧。

这就是存在的天命,虚无主义的诅咒。

我清楚的知道那些垃圾一般的「正能量」、「人生鸡汤」就是再生产自己的魔咒、是麻痹自己的毒品。

所以我总是热烈的拥抱虚无、拥抱孤独,面对最真实的自己,用烈酒和伟大的交响乐来直面我的人生。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最伟大的艺术。


悲观主义不一定是坏事,你可以好好和持悲观主义的人进行好好探讨,比如叔本华、尼采等。


「原有的三观崩塌了,那就重新建立起来。」这道理说得轻巧谁都懂,做起来可不轻巧。要重塑你的思维,那肯定要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否则自己原地打转肯定是转不过这个坎了。比如:来知乎看看其它回答的鸡汤文、看看新闻联播,回归曾经教育中的那个真、善、美的怀抱。其实也不要成为真善美的化身——圣人,而是要把人与人之间那层脆弱的窗户纸重新糊起来,就像你找人借钱:我不借给你,不是怕你不还,而是怕你到时候没钱了想还也还不上,也不是怕你还不上,而是怕到时候连朋友都做不了。这绕来绕去一大堆,实际上就是为了窗户纸不被捅破,你自己没把握好让窗户纸捅破了、甚至连最后的遮羞布也扯开了,当把那些丑恶的、藏污纳垢的东西都展现在眼前,那当然觉得受不了了,就像刚被投入战场的新兵看到眼前一片血肉模糊,被吓得大小便失禁——人,怎么会做出这等事儿来?

所以请把窗户纸糊好,按先辈们的活法活下去,否则你将踏入孤独之旅,越离经叛道越孤独,最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其实是无法交流的,我们能确切的表达饥渴、冷热这些生理感受,但内心想法的却无法表达,就像你来知乎提个问,浏览下回答就知道根本没人理解你在表达什么,他们只会做出一些机械式的反应——鼓励、宽慰,但这些东西真的无关痛痒,或者说相对你心中的沉重来说都显得太轻了。也许像有著相似经历的我会更理解你,但你我始终还是不同,我选择成为道士、学习哲学、选择了那条最孤单的道路,而你呢?也许还得为生技奔波、得和各种亲朋好友维持应有的关系、得为一点得失而劳心、得为了家庭而不断克己;也或许你会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手握权衡,玩弄著人心来为自己服务。谁知道呢?我压根就不认识你。

无论如何还是得接触新知识。这次经历确实让你好好上了一课,我们在学校都学过辩证法,但这辩证法到底是干什么、和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那就鲜为人知了,现在你可以切身的体会一次了。

辩证法讲「否定之否定」、「超出自身还在自身之中」,说人话就是:你已经超越了曾经的自己,虽然现在的你和曾经的你已经不一样了,但曾经的自己并没有被彻底抛弃,而是任然保留在自我之中,作为自我的一部分继续存在,精神的这样一种运动就叫做「否定之否定」。要有所超越就得否定曾经的认知,小孩子对火总是很好奇,而大人会告诉他不要玩火,玩火会伤著自己、会自焚,但只有被烫到那天才会知道火的危险,你可以体会到日常语言的力量在此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就像家长总会说:「不要随便借钱给别人」,但很多人就是听不进去。只有真正经历了,才能真正否定过去、才能超越自己、才不会重蹈覆辙、才不会像恩格斯说的:「人类在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在历史中从来没有学得任何教训。」。

辩证法讲辩证统一(正反合),也就是看待事物要看正面、看反面、然后统一起来看,否则就叫片面了,你曾经对人性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忘记了事物还有反面,也就是人性还有丑恶的一面,善与恶共同组成的人才上完整的、统一的人,这是哲学的说法,其实不用上哲学课我们也知道,妈妈总会和你说:「不要相信陌生人」,因为人确实有坏的一面,妈妈可不想拿孩子冒这个险。同样以后如果再听到成功学、传销之类只讲正面不讲反面的,就应该马上知道这是片面的,或者说对要骗人了。

零碎的讲了一点,也不知道用哲学的方式是否对你有帮助。你可以放弃对人性的希望,但不要放弃自己。


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所有好坏阅历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何心怀去体验决定了您的人生是否精彩。

永远都不要否认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你是自由的!

(二连双击)永远都不要否认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你是神圣的!

——————

论生命追求什么?

答:活的明白,活的快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4313665/answer/864391282

————

论,是否人应该圆融世故?

答:你当然可以那样,不过你得考虑清楚。

品行这东西,今天塌个角,明天裂个缝;那么,离塌陷也就不远了。

做人该,有道有术;心有道,而术求远

做人该,如铜钱,内方外圆

做人该,知世故而不世故

一个聪明的人是否真的需要表面包装成憨厚老实,圆润世故的老好人??

www.zhihu.com图标

————续生命在于体验

当你注意不到自己时,要么你过得很好,要么你忘了该快乐!

"当下生,即刻死。"

唯有感觉当下身心一体时,你活著;什么时候你开始关注到你的某个部位,对不起,你病了。赶紧的看看是心出问题了,还是身体病了。

生命里所有好坏都是体验的一部分,如何心态活下去才是生的意义。

——

生命不熄,运动不止。

唯有思考,才证明你活著——对,就这一刻。

运动著你才活著,什么时候"无感"了,恭喜 你死了。

——

打开你的眼、耳、鼻、舌、身、(五感),最重要的是意(心识)。也就是打开心,去接纳和理解,重新定义事、物的意义。

——

生而为人,请你善良。

你只是有个不同的爹,或许还有别的,也仅此而已。

不同的环境,成就不同的人,有的人很成功,有的人很不幸。

没有一个人会没理由的坚强,同理没有一个人会没有理由的脆弱。

都是生而第一次做人,别带眼色看别人。多点理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同你一样幸运。

你可以认为自己很聪明,但千万别觉得除了你所有人都是傻b。

法无定法,存在决定意识。

——

事物本无好坏,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定义。

地球不会因为你的不幸,停止转动一秒。

所有人都可以对你视而不见,当然,你自己不行,所以醒醒吧。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无独有偶,会经历一些不幸。只有经历过彻骨的黑暗,才能看见耀眼的光明。

——

"史努比说:道德他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他,然后抑制他"

"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著本性平庸"

——

所谓聪明,不过是比常人多了看事的角度。

所谓智慧,不过是学以致用,集众家之所长,取其优。明哲思辩,大智若愚;视为聪明中的聪明。

——

人活一口气,运得好叫运气,运不好叫命。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命由天定,运由己造。(天定之命可视为先天之运,后天之命,是运由己造。所谓风水就是你身边的人和物,积阴德乃积福报,读书改心提命)【天定之命、后造之运、(人、物)风水聚财、傻人傻福、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

点赞待更中…


事物本无好坏,关键是怎么看,怎么定义。这才是智慧的语言。


别人对我一分好,我要还十分的那种。

这是典型的「缺爱」心理。至于什么「人心换人心」之类的,也非常庸俗功利。如果在交往的时候,想著怎么换人心,这种交往,也不怎么纯粹。

如果你和我交往,你今天给我一个包子,明天我没有给你一个馒头,估计你就会和我决裂了。所以,和你交往很麻烦。

你再去调整战略,考虑要不要「圆滑世故」,又是进一步在功利的牢笼里挣扎,怎么可能活得纯粹?

是的,人不可能活得纯粹,到处都是功利。正是这样,你心里面才要简单。你知道哪些东西是功利的,好东西都是功利的,业务呀、职位呀、人脉呀,想要得到这些,都是功利的。但你要知道,这些领域之外,是不功利的。这些人才是你的朋友,你可以和他轻松交往。

而你要过得温暖,你就只能过平凡生活,和利益漩涡不相干,不知道你情不情愿。

2、

归根结蒂,你所受的教育是狭隘的,有限的。过去的教育,也没有人和你探讨怎么面对这些复杂性。

另外就是,少拿自己当回事。

也别受伤了就在那抱怨,「我要不要变得世故圆滑」,「我对世间充满失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了」。

你还得多修炼。

才吃了多少苦头?我看,吃得还不够。


如果说对现实不满而愤怒是热暴力的话,那么你的状态则是冷暴力。不管暴力是热的还是冷的,暴力总归是暴力,是我们情感过程的一个极端。

对自身情感管理的过程中要试著去做的是不要用强,当然这个说著容易做著难。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放松才能自然,自然才能如实。


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真诚善良的人,去吧,找到他们,和他们在一起,你要提高你的洞察力,不要一叶障目了,毕竟这个世界很复杂,不是只有一种人。


建议是做个心理疏导,当然不是讲道理的那种咨询师是能够通过内在小孩、家排、沙盘或者叙事疗法、振觉呼吸等方面来针对性看这种现象产生的问题核心在哪里,最好是有一个周期的治疗一两次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不少人都遇到过这种心态,我也有,主要集中在初中和工作后的六七年时间。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愿意去尝试改变都会有效果。当然,如果有宗教信仰的话,也可以通过香火旺的正庙通过点香祈求以及博杯法来确认出现当前状态的问题点在哪,当然掌握这套问事法难度比较大,需要有人指导否则会越问越乱,建议通过香火和信仰的力量(如果有的话没有无所谓,不局限某宗某派)只要能够让你感到安全宁静的宗教场所做心灵祷告救赎,同样可以给内在自我力量与指引。最后想说充满失望往往与周围环境有很大关键,若有条件可以选择跳出自我的固定圈子尝试其他改变,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此外,我觉得写作是个很好的宣泄手段,哪怕是信手宣泄涂鸦,发些随想哪怕消极也能让自己因此感受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以上仅供参考,若有不足请多指教!


转一个可用于此处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948672/answer/881678142

连失望也消泯了就好了


我昨天刚刚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型,跟你讲刚好合适。

一个天平,如果你一直往一边加砝码,而不在另一边加,天平就会一直倾斜,到一定程度以后,天平上所有砝码都掉到了地上,天平重新回归平衡,别人帮你一分,你还别人十分,你以为你做了好事,实际上你才是那个破坏了那个天平的人,当然你也是受害最大的一方,因为你失去了更多的砝码。

加一个更现实的例子,一天,你让你朋友帮你买一个四块钱的东西,他帮你买了,你给他钱,如果你给他五块钱,说不用找了,他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给他40说,不用找了,你觉著他会接受吗?如果下次他让你帮他买一份四块钱的东西,他是该给你7快还是40?可能你觉著,他不给你都没事,但,他会不会于心有愧,这样,他就不会来找你帮忙,他不来找你,你就很难好意思去找他帮忙,然后,你们俩关系就断了。你们俩缺的是那几块钱吗?不是啊,那你为什么非得塞给他四十呢?要五块给五块啥事都没有,而且互相帮助持续下去你们俩关系就会逐渐变好,你今天给他十倍的回报,就是在拔苗助长,就是终止这个发展的过程。

等价交换才是交易的最佳方式,也是能让交易持续进行下去的最佳方式,如果你想维持与这个社会的关系,那么你就得学会收多少东西,干多少事,不多干,不少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