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被誉为皮影之乡,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通过手工雕刻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戏。它所演的内容,大都由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等,受到人们的喜欢和赞誉。皮影戏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兴盛于宋,鼎盛于明清,已有800多年历史。具有如下特征:1.用纸做窗,即用麻纸做屏幕。2.影人全用牛皮雕琢,粗旷浪漫,结实耐用,不易折曲。主奏乐器是小唢呐,清脆高亢。皮影产品作为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件皮影作品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选皮、浆皮、下料、画稿、描样、镂刻、敷彩、熨平、罩漆、缝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现在皮影作品被广泛用于各种装饰,成为了一种产业。

皮影戏的演出受到普遍欢迎,当地有民谣言:「五尺纱窗灯一盏,七紧八慢戏一班。喔呵呵呵一声喊,老人哈哈孩童欢。」

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2006年,孝义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在孝义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到逢年过节、满月做寿、赶集庙会、庆祝丰收都会请皮影戏班演出助兴。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有的地方叫「皮猴戏」、「纸影戏」。它是经过我国民间艺人千百年薪火相传流传至今的一种乡土技艺,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表演、光学、力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的一种独特戏曲形式。

孝义皮影,是国家保留的地方戏种,它是现代影视艺术的鼻祖,属一种综合性的传统民间影戏艺术。就中国传统影戏而论,可分为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孝义属皮影戏,也叫「灯影」、「影子戏」。它是用灯光照射,用兽皮(主要是牛皮,质地硬)作成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有「灯形变幻映事实,皮人作戏传真情」的说法。早在北宋时,孝义就有了皮影演出的班社,而且还有专事影人雕簇的艺人,可与当时的京城汴梁相媲美。

孝义的皮影戏的跨越式发展是在清代光绪年间,一些陕北的碗碗腔皮影戏艺人背井离乡辗转来到孝义。由于孝义早有纸窗影戏,陕西逃荒艺人便很快与当地影人合流,他们搭班组社,演唱碗碗腔皮影戏。此腔之所以取名碗碗腔,是因为它有一个像碗状的铜铃伴奏,深受群众喜爱。

碗碗腔纱窗皮影戏是用纱做窗亮影,俗称月影、月调,又称纱窗子。纱窗不易损坏,亮影清晰;影人的造型、雕刻精细。操作影人的主竿安于肩部,不仅影人转动灵活,操作影人也很方便。主要乐器是呼胡、二弦、月琴和铜铃。曲调、曲牌和板式与皮腔迥然不同,因受晋剧、孝义秧歌和皮腔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孝义地方特色的碗碗腔曲调,婉转动听、和谐悦耳、韵束优美,抒情性强。

孝义皮影戏,由皮影艺术的雕刻、绘画而来,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古朴绚丽、多姿多彩,是蕴藏在民间文化中的一朵艺术之花,也使得孝义获得了「戏曲之乡」的美名。


孝义皮影有的悠久的历史。在山西省,当地的纸皮影,保持了南宋的皮影遗风,犹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