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歌空前发达。只有诗写的好,在科举考试中才能有机会取得功名。当然,诗歌也助长了诗人们膨胀欲。他们会在大宴宾客之时邀请多名歌妓陪同,使狎游之风在唐代日渐盛行,一时成为一种风尚。

杜牧一生壮志未酬,常常出入与烟花柳巷,后世人对他的认识大多是放荡不羁。其实,唐代大诗人中狎妓的很多,比如白居易、元稹、李白……陈寅恪曾说:「唐代进士科,为浮薄放荡之徒所归聚,与娼妓文学殊有关系。」可见,唐代的文人与妓女,就好比是一个圆的两半,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大唐,分开都是残缺的。

在唐代,官妓(有编制的妓女)制度十分发达。官妓所选的都是美貌的少女,她们从小就开始被训练,能歌善舞,琴诗书画样样精通,她们供人娱乐,也应付「不时之需」。

唐长安城里有个官方承认的红灯区——平康里(平康坊位于东区第三街,自北向南的第五坊,东邻东市),这个地方是妓女集中的居住之地。参加完公务员考试得中进士及第后的诗人们,多选择在此过夜。

《唐摭言》就记载了几位状元在平康里得意忘形的情况。有一位叫裴思谦(开成三年戊午科)的状元。据说,此人完全是通过走后门、搞关系,摇号后才得中的状元。裴状元登科后,跑到了平康里用红纸做了十余张名片发给妓女们。一夜狂欢,次日晨写下了回味无穷的《及第后宿平康里》一诗:「银缸斜背解鸣端,小语低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全唐诗》中裴状元就只有这一首流传下来了。

妓女和诗人(士子)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简单的生理需求。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一书中说,原因其实在于他们渴望与女人建立一种无拘无束、朋友般的关系,而不一定非得发生性关系。「十年寒窗无人问」,对于莘莘学子们来说,压抑太久了,难免有心理与生理的需要。

唐代对妓女的人文素质要求很高,除了通晓诗赋、琴棋书画外,还要动音律和舞蹈。从唐代随便拉个妓女到当下来考一考,都基本上是文学、音乐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水准。如果,让现在的女博士穿越到唐代,大多数做歌妓是不合格的。

杜牧喜欢和所谓的烟花女子交往,完全是唐人较为开放的男女关系和他仕途上壮志未酬的结果,他需要找一个出口,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考量唐代的青楼文化。

宋代,柳永仕途失意后一直流连在风月场所。只要柳永给哪个歌妓写上几行词,她就身价倍增。在民间,有民谣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粉丝」遍布大江南北,市井瓦肆。而柳永的铁杆「粉丝」中歌妓占了一部分。

不管在杜牧的晚唐,还是柳永生活的宋代,文人狎妓在当时是允许的,根本不是一种耻辱。


在古代,风流才子爱佳人,古代大量的文人墨客与烟花女子的交往,可谓一种风尚和潮流,很多在才子与烟花女子交往中寻找创作灵感,而烟花女子借助这些文人雅客而抬高身价,大家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并不会为人所不齿。

古代的文人墨客混迹于烟花之地,需求创作灵感,成就了一首首流传千年的佳作。在古代的烟花女子并非是庸俗之地,很多烟花女子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文人墨客更是将她们视为红颜知己,以文会友,并且在此寻求创作灵感,在此地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人家这些文人墨客不是去玩啥的,人家是去找灵感,采风,搞创作的,为何会为人所不齿呢?

烟花女子更是借助这些文人雅客而抬高身价,在宋代大词人柳永,在烟花之地从不花钱,而是妹子们争著抢著要与之交往,俗称倒贴,这是因为大词人柳永的一首词可以让妹子们一举成为大明星,身价倍增。

总之,在古代社会对文人墨客很是宽容,他们就是风流才子,去烟花之地采采风,搞搞创作,一切都是那么习以为常。


青楼,古代的风月场所。其中的青楼女子,有的是家境窘迫,被卖到青楼,有的是流离失所,被老鸨收养以为后备,她们进来之后,都会受到训练,歌舞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来可以适应各类客人的需求,二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她们中间,绝大部分是正直善良的人,如苏小小,小凤仙等。南宋的营妓严蕊有首《卜运算元》词道出了妓女们的心声: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无限辛酸,溢于言表。

杜牧(803852),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只做过淮南节度使,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剌史等小官。

杜牧才华横溢,他的七绝可以比肩盛唐时期的王昌龄,官场上却不受重用,四处迁徙。晚年的杜牧已然看破红尘了,虽退居樊川,却有些寄情山水,混迹青楼了,并留下「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蒄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诗句。

北宋的柳永(984弋1053),著名的词人,婉约派的杰出代表。屡试不第,只做过几任小官,郁郁不得志,以至于死后由妓女们捐款安葬。柳永满腹才华,都用在对于词的改革创新上把小令发展成中长调,「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真的是红遍全国。仕途不得志,只好自制新词,让歌妓们传唱了,或许,这也是为自己的才情找到了渲泻的渠道吧。


民国时代,胡适搞过一个好人条约,大概就是做到几条几条就可以称作第几等的好人,其中有一条就是不逛妓院。注意,胡适这个是文人圈,大学教授圈,是比较高的标准,可见当时普通人逛妓院是很平常的时。

可是这个时候,大名鼎鼎的辜鸿铭说我不参加你们这什么联盟,我就要逛妓院,北京不让逛他每周坐车去天津逛妓院。彼时,辜鸿铭的身份是北大教授。辜鸿铭为什么要这么执著,冒著跟胡适作对的风险,公开的对抗胡适呢?就算是自己真的想去,偷偷去不就行了,干嘛要搞的这么大张旗鼓呢?

辜鸿铭这么做是有底气的,他这样做是为了延续文人传统,是的文人传统,你没看错,逛妓院的确是文人传统。辜鸿铭当时还留著辫子,公然以清朝遗老遗少自居,最看不惯的就是胡适这帮子,从西洋归来,要改变中国传统的做法。

民国尚且如此,你就明白柳永杜牧他们为什么那么流连青楼,和烟花女子交往了,而且这也绝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风雅的事,被士大夫争相效仿。并且那个时候的文人,谁的诗词写的好,谁的流传的广,标准之一就是看谁的诗词青楼女子会唱的多。

这里面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和背景,简单的讲古代的妓女和现在我们说的妓女完全是两回事。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一个青楼女子说自己卖艺不卖身,她们这不是矫情,的确是卖艺不卖身。日本的艺妓也是沿用古代的用法,妓这个字本意就是技巧技艺,跟现代人心里想的根本不一样。

现在的这种情况,完全是1840年之后,外国人进来之后慢慢一点点改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但辜鸿铭逛的肯地是传统意义上的妓院。

时代变化了,很多词语延续下来,但其含义却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了,所以现代人看古人就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这个你还真想多了,文人们对于青楼的喜爱和民间对于文人的包容是你没法想像的。

当年柳永一下子成了青楼女子的梦中情人,柳永的词之香艳恐怕今天的我们都不一定能接受的了,但在当时「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我摘首柳永香艳词,你们就能感受一二

浪淘沙慢 宋代: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都把闺房之事写到词里来,不得不说,当时的性文化还是十分开放的。

即使到了近代,北京八大胡同里的青楼,光顾的常客里,京师大学堂依然是主力。笃信基督教,以严于律己著称的蒋介石,求学之时,也是青楼常客。蒋介石日记中常有「探花」「逐色」的记载,甚至被青楼女子拒绝都会在日记里感慨「青楼之无情亡义不知害死多少英雄矣」

所以,「风流才子,浪荡佳人。」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那时候的人哪里有瞧不起他们。


兄台,请参考影视明星。

那会儿的青楼并不是你想的那种卖肉场所,人家名妓只是和你弹弹琴喝喝酒,交流一下文化。

至于其他的,聊熟了再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