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jpg

看完多媒体展,台北下午下起大雨,赶在下雨之前即时赶到华山躲雨。看著热情奔放狂泄不止的大雨,不由得思考今天晚上要吃什么。是的,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就是那么的跳。不过今天有人突然莫名而又坚持的想吃牛肉面。于是决定晚上就找一家牛肉面来吃吃。

 

其实我不太喜欢吃面(小时候的阴影),而且对于牛肉,其实我家每逢过年都会自己准备卤菜、包括卤牛肉、牛腱、豆干、大肠等等的卤菜,李妈妈的卤牛肉,品质之高、连卤汁都是有历史的,左邻右舍吃过的都说赞。所以从小吃到大的我,对于中式料理的牛肉菜色其实是很挑剔的,没我家好吃我都没感觉,而且现在牛肉面的牛肉大部分都是用牛腱肉,我从小吃到大,除非真的特好吃、不然真的吸引不了我(我比较喜欢牛肋条牛腩肉)

 

但是今天晚上不知道吃什么,总不能每个周末都吃居酒屋吃串烧花大钱,只好同意这个主意。

 

朋友推荐行天宫附近的史记,我想说我景仰司马迁已久,听到有人开牛肉面店敢叫作史记、定有其过人之处,不过一查发现一碗要两百块,马上决定下次再试试。

 

之前看一个Blog叫做「滴口水」,曾经推荐廖家牛肉面(不是金华街上的那家),只能说料好、实在、肉大块。但是一分钱一分货,这种好料钱带不够还吃不起,这次只好忍痛放弃。

 

林东芳周日没开,最后查网路,终于查到一家、就在华山附近、济南路跟新生南路交叉口,七二牛肉面,又近价钱又可以接受,不多说直接去吃。

 

六点左右到了七二牛肉面,店内已经客满只好排队等待、等待的同时可以看到配料区,光是辣椒就有两种:蒜头辣椒根普通辣椒,蒜头辣椒是店家推荐用来配炒卤味的,普通辣椒则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另外牛肉面必备的酸菜当然不可少,原来七二牛肉面的酸菜,可是配上牛肉一起制作而成的,感觉就很威。另外说起这七二牛肉面,出名的是一天限量两百份的清炖牛肉面,上次经过没吃到,这次晚餐时间才来吃、当然也吃不到。不过这次第一次来吃面,当然要按照网友所推荐的来试试看。

DSCN5208.JPG

DSCN5210.JPG

DSCN5209.JPG

 

红烧牛肉面

DSCN5216.JPG

DSCN5217.JPG

 

牛肋条饭

DSCN5211.JPG

DSCN5212.JPG

DSCN5213.JPG

DSCN5214.JPG

我必须说: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或是吃牛肉没看过牛走路。我认知中的牛肋条,我以为是牛腩那种肉,但是端上桌的时候,这牛肉我真看不出来这是牛肋条,反倒觉得像是牛腱。估且不论到底是不是牛肋条,必须提到的是牛肉炖的软烂、一咬就在嘴中散开。有些牛肉面店讲究保留一定程度的硬度、「有嚼劲」的牛肉,但是我不喜欢。七二牛肉面的牛肉炖得恰到好处,我喜欢它们的口感。而且牛肉筋的部位经过长时间炖煮,不硬不认、充满胶质,正和我的胃口。

 

这牛肋条饭,牛肉数量不少而且每一块都超大块、再加上份量足够的白饭,相当适合发育中的年轻人以及肚子饿很久的肉食动物者。

 

炒卤味

DSCN5218.JPG

豆干海带猪头皮等卤味,加上花生米一起炒过,口味比较重。

 

店内还有一项法宝:骨髓辣牛油,其实店家也有建议使用的方式。我尝试了一下:的确不是很辣,但是我觉得牛油的香气好像也不是很重,为了确认是否是其他食物的味道太重盖过的影响,我还特地用了白饭、简单的搭了牛油来品肠味道,只是牛油香气味道真的只有淡淡的,配白饭的感觉只是觉得油润、沙沙的口感而已。

 

另外两种辣椒中,蒜头辣椒算是比较特别,但是其中蒜头味道也不是很明显,我还特地把其中的蒜头挑出来吃,还是觉得没什么蒜头味。整个蒜头辣椒口味偏重偏咸。按照店家推荐的吃法搭配炒卤味,感觉更咸、味道更重了。

 

整体评价:我必须说我很喜欢这家的牛肉,不管是牛肉面的牛肉还是牛肉饭的牛肉,都炖得很久、入味、软烂,不会卡牙缝,而且份量大,吃得很开心。其余不份我就持保留态度、看个人喜好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