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的奠基者,他于1724年4月22日生于哥尼斯堡,1804年2月12日逝,年79岁。

康德从小身体就不好,他曾给友人写信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或许是因为身体不好,他一直深居简出,过著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去世,他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哥尼斯堡

虽说他的身体健康并不乐观,但他最后却活到了将近80岁,这与他严格保持规律的生活不无关系。

据说,康德会在每天早晨5点起床,然后用两个小时学习,再讲两个小时的课,然后写作到下午一点。结束之后,他会去餐馆吃饭。下午3点半,他一定会准时散步一个小时,余下的时间里,他读书、写作,准备第二天的讲课。9-10点他开始就寝。

这些每天日常的活动,时间几乎都是固定的,就像机器一样准确。甚至他每天下午3点半出门散步的时候,他的邻居们都会以此来校对时间,教堂的钟声也会在这个时候响起。但又一次,当他读到卢梭的《爱弥儿》的时候,由于这本书太有趣了,他想一口气看完,所以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

在饮食上,康德也是非常讲究的。他喜欢美食佳肴,在用餐的时候,他喜欢不慌不忙地进食,非常悠然,碰到特别喜欢的菜,他还会问厨师烹饪方法。他还喜欢喝酒,早年的时候他喜欢红酒,但晚年的时候,他喜欢喝白酒,我们都知道,适量饮酒是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的。

所以,虽说康德生活作息规律,但其实他也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情调的人,

而他严格遵守规律和精确性的生活态度至今在德国人身上都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就是出自于这些认真得死板的民族之手。 当然,康德最重要的贡献依然是他为德国人树立了哲学思辨的榜样, 德国后来涌现了一大批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如叔本华、费希特、马克思、尼采、黑格尔等,任何一个都是足以夸耀世间的大哲学家。

作者简介:笑薇,自由撰稿人,有书签约作者,悟空问答职场达人,曾从事于旅游研究与媒体工作,爱读书,爱写作,爱旅游,坚信生活不应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更要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