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在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是最为惨烈的,也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当时想要击败一支日本军队非常的困难,根本没有“抗日神剧”中那么容易,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和武器都非常的强大,为了战胜日本军队,当时中国的军队可以说是付出了血的代价。那么,想要打败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投入多少倍的兵力呢?小编带你探寻那一段战争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在1938年的6月,日本准备进攻武汉,开始武汉会战,因此特别成立了11军。当时11军的司令部就安排在华中派遣军和各个师团之间,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调度指挥各个师团。当时的司令官就是陆军中将冈村宁次,那一年,他54岁。

战斗还未开始的时候,一个他的属下,想要向他讨一幅书法作品。岗村宁次挥笔写下一句话“敌非敌,地形是敌,征战我不爱山水”。这句话让人不解。冈村宁次叹道:中国的兵力和战斗力,我并不放在眼里,反而是中国的天气和地形,九江的气候,湖北江西的连绵山脉,非常利于敌人伏击。而武汉的酷暑,亦是难以抵御的困难。

他的属下回道:中国军队如今在长江北岸和南岸加起来已经有接近四十个师了,而我11军只有第六师团、101师团、106师团,还有一些支援部队,合计总数远远不及中国军队。我们胜算如何?希望长官不要轻敌。

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冈村宁次道:我少时常驻中国,对中国军队的素质非常了解。当时参谋本部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很一致,我军一个联队,可抵蒋嫡系部队一个师;我军一个大队,可抵地方非嫡系部队一个师。

冈村宁次口中的日本联队,按照当时的整编标准,一个联队有3800多人,而蒋嫡系部队的一个师,有接近一万人。而一个日本大队,往往只有一千余人。由此可看出当时中日军队的战斗力差距,日本军队就是按照这样的战斗比例来进行的部队配置。当时的中日双方士兵数量配比,基本上是3:1,甚至对于一些日军精锐而言,6:1或者10:1都是非常常见的。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配比,依然是胜券在握。

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这并非诋毁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要知道,当时我国人口虽多,但是论军队的综合战斗力,师远远不如日本的。中国想要打败日本,至少也要投入三比一的兵力,在一些会战中,甚至十比一的比例,都是常见的。历史上几大会战的战损比也验证了这一数据。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累计投入了八十余万士兵,而日军前后参战只有三十余万。战至最后,我军伤亡接近三十万,而日军只有四万余人的伤亡。这也成了全面抗战以来,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会战。南京保卫战中,我军有11万,日军进攻者也有10万多,结果一触即溃,坚持了12天左右,南京就沦陷了,随后出现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台儿庄战役的时候,我军前后有接近30万军队参战,而日军只有5万左右。台儿庄战役上,中国军队同仇敌忾,拼死奋战,终于歼敌两万余人,而自己损伤也有五万余人。不过还是获取了伟大的胜利,也是历史性的胜利。但随后,日军集结30万大军进攻徐州时,中国军队接近60万,却不得不放弃徐州,拉长战线。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种“逃跑”、“避而不战”是一种懦夫的选择。但其实,这是一种战略战术,要认清当时敌强我弱的现实,不要盲目自信。只有这样忍辱负重,才能够获取最后的胜利。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差距非常大,在七七事变的时候,中日的空军总数8:1、海军13:1、陆军5.7:1。这一组冰冷的战损数据,让人难忘和心痛。

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和日本选择硬拼,即使打光了所有人,也难以有效的遏制日军入侵。与其进行无谓的牺牲,不如拉长战线,进行运动战、游击战,对日本军队进行长久的消耗,利用空间换取时间,这才是中国人的智慧,不是吗?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不缺少智谋的国家。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虽然伤亡众多,但是打破了“日本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抗战的士气。而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前赴后继,悍不畏死,他们的口号是“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再到南京,当时的259旅的易安华负伤坚守,喊出了“誓与将士们同生死,与阵地共存亡!”的响亮口号,正面抗敌,最终殉国。

在抗日战争中,要想战胜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应该出动多少倍的兵力


一寸山河一寸血。无数抗日英雄,无数壮志少年血洒战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疆域,捍卫了中华大地。这些人太多太多了,我们要正视历史,正视前辈们做出的牺牲和付出,是他们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有如此多的忠骨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爱这个国家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