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三场战争究竟为什么是「早期帝国主义战争」之前,我们要先看一下,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战争。

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

十九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和二十世纪头十年是西方最终将全世界囊括,西方最终成为主宰这个世界的主导性文明的时期。这一时期,西方扩张的势头之猛烈、领土征服之频繁以及作为其精神激励的意识形态之喧嚣可谓空前。这种扩张大潮是在当时世界经济政治跳跃式演进的背景下,主要由经济和战略两大动力掀起的现代帝国主义扩张狂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促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唤起了西方世界以巨大规模掠夺垄断性的投资场所、商品输出地和原料来源地的巨大冲动。在这一过程中,列强极端民族主义的恶性发展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空前剧烈,这导致列强间关系的高度紧张,因此为争夺和控制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海陆据点、运输通道、物资产地以及缓冲地带,就成为了西方列强奉为圭臬的基本国策了。而奉行这种政策的国家,就是所谓的帝国主义国家。

讽刺漫画:托拉斯帝国主义(美国)

帝国主义国家之所以奉行这种政策,还与当时在西方普遍流行的帝国主义信条有关。

帝国主义不仅依赖民族自信,而且是它的最高成果。因为,民族主义只有在其鼓吹者将其输出到外部世界,在那里拿当地民族的成就与自己的成就相比较,才会实现它的充分潜能,并且形成最强的情感引力……援引自己在非洲和远东的『文明使命』的法国人所言所云,与俄国人关于自己在中亚的任务所言所云如出一辙;规划将『德意志文化』移植于一个如此分明地需要它的世界的德国人,与意欲像他们自己被西化那样去西化别人的日本人,也是如此;美国人也一样,他们不宣称什么教条,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哪里,哪里就会变得更安宁、更繁荣。(A.P. Thornton, Doctrine of Imperialism, p.154.)

也就是说,这种帝国主义信条(思想)的泛滥是列强扩张的心理文化动因。一般来说,这种帝国主义信条,大致包含六个形态:经济帝国主义思想,战略帝国主义思想,生物学或种族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宗教和救世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民族归并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以及所有上述帝国主义思想的混合。

新重商主义

经济帝国主义思想,也被历史学家称为「新重商主义」,以当时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为代表,强调新工业化时代里国家要保证经济繁荣甚至生存,就必须在保护性关税之外建立或扩展独占性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即殖民地,并且以宗主国为核心,将殖民地整合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整体。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

战略帝国主义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马汉的海权论。他的信条无论在英、美还是在德、日,都对国策有重大影响。另外一种战略帝国主义思想是「为安全而扩张」,它尤是沙俄大陆领土扩张以及英国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生物学或种族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出自社会达尔文主义,列强殖民扩张和它们相互间的权势竞争由此既获得了一种伪科学证据。其代表为法国人阿瑟·德·戈比诺、英国人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美国人乔赛亚·斯特朗。具体观点大家可以类比种族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等。

西奥多·罗斯福

为了文明的利益,英语种族应当统治南非,正如为了文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本身——英语种族的最大一支——应当统治西半球一样。(西奥多·罗斯福)

宗教和救世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则以一种看似利他的使命意识为特征,因而理所当然。比如沙俄认为自己负有拯救异教徒或者异端统治下的斯拉夫兄弟,恢复东罗马帝国的辉煌的使命,就是一种宗教式帝国主义。救世式帝国主义更普遍,指的是以「文明」的名义进行的殖民半殖民扩张。具体来说,就是西方文明优越于其他文明,西方人的使命就是管束和教导不文明的非西方人,使之文明。这一类帝国主义思想和生物学或种族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有紧密的联系,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体的。

泛斯拉夫主义(来源:百度百科泛斯拉夫主义词条)

民族归并形式的帝国主义思想,则主要表现为泛日耳曼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这对德俄两国的公众舆论及对外政策有重大影响。

在实践中的现代帝国主义扩张往往以所有各类(或其中大多数种类)帝国主义思想的混合塑造其目的和辩解论据。

在这些帝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列强不仅瓜分整个世界,而且列强在瓜分世界过程中,尤其是后起的强国为了争夺和控制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海陆据点、运输通道、物资产地以及缓冲地带,为了争夺殖民地,必然会与老牌强国迎头碰上,这样就会爆发所谓的「帝国主义战争」。

而所谓的帝国主义战争,一般是指这些奉行帝国主义政策的国家为了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那么,为什么美西战争、布尔战争和日俄战争被称为早期的帝国主义战争呢?这三场战争分别发生在1898年-1899年,1899年-1902年和1904年-1905年,基本上是处在世界上主要领土都被瓜分完毕,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列强)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这些战争主要是为了瓜分世界,基本上不涉及到争夺霸权的问题,所以央视的纪录片把这三场战争归为早期帝国主义战争。而在这之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为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爆发了将所有列强都卷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西战争(Spanish-American War)

也被称为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1898年-1899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1898年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实际上沦为美国的保护国),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转让给美国。这次战争,成为世界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

布尔战争(Second Boer War)

指第二次布尔战争,也被称为英布战争、南非战争,是1899年-1902年,英国与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为征服仅有数十万人口的布尔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兵力,共阵亡两万两千余人。最终英国在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与国际舆论压力下,与布尔人签订和约,战争结束。布尔战争标志著英国海外扩张的结束,英国在这场战争后开始了战略收缩;其他强国通过布尔战争认识到了英国的内在虚弱;英国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换句话说,这场战争表明英国开始由霸权顶峰跌落,英国外交政策也由此发生变化,从孤立主义转向结盟。

日俄战争(Russo-Japanese War)

是指1904年到1905年,日本与沙俄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以沙俄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争导致了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动摇了沙皇的统治。而日本经过战争跨入列强的行列。战后日本成为东亚地区强国,与大致同时成为世界强国的美国开始成为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主角,争夺东亚地区霸权,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沙俄转而向巴尔干、近东扩张,一方面英俄世纪大角逐结束,英俄关系缓和,最终导致英俄协约的签订,三国协约形成;另一方面沙俄与奥匈帝国因巴尔干和近东问题矛盾激化,而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俄德矛盾激化。可以说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之一。

日俄战争作战图

进入19世纪末期,世界范围内土地都被殖民主义者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多殖民地,只能抢劫老朽的帝国,比如1898年美国西班牙战争,就是美国夺取古巴,菲律宾这两个西班牙殖民地的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必然爆发的战争,也是第一场战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