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艺术大家,他们的绘画都是别致的、独特的,就好比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吴道子的线条和顾恺之的线条不一样,赵斡的人物与顾闳中的人物也不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览隋唐五代的大师巨作,以及他们所表达的个人特点、时代特点。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动乱和纷争,中国进入了大一统的隋唐时期。

隋代:展子虔——承前启后

这一时期的绘画技巧也进去了一个新的时期,隋代最为我们熟悉的艺术家非展子虔是也。他的人物画描法细腻,随之以色晕开,神采如生,意态倶足。技艺之高与董伯仁齐名,故史称董展」。

《游春图》展子虔 故宫博物院

传世作品有《游春图》卷,此图用青绿重色画贵族士人春游情景,画法古拙,用笔细劲有力。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为现存最古之山水画,现藏故宫博物院。

《授经图》隋 展子虔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展子虔,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突破成法,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唐朝张彦远评展子虔的此画:「细密精致而臻丽。」从这一幅《授经图》中可以看出其刻画人物手法之高超。

唐:阎立本——主大从小

作为宫廷画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记录帝王大臣的形象及重大事件。阎立本和他的父亲兄长都是著名的宫廷画家。

阎立本的巨作——《历代帝王图》,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他们是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每个帝王独立成一组,一般有两名侍者,其中陈后主只有一侍,而陈宣帝则随有十侍。帝王中,既有开国明主和有为之君,也有昏庸腐败、祸国殃民的皇帝,可见此图也有明显的鉴戒教训的目的。

《历代帝王图》局部 阎立本 波士顿美术馆

构图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立像,侍者在旁,一种是坐像,侍者穿插左右。仔细欣赏这幅图,是否感到很奇怪?主角的形象都比侍从大了一号,这样的构图方法,也就是后来中国画得传统样式之一,叫做「主大从小」,作用是突出主要人物的高大形象。

而阎立本的第二个创作特点是,他笔下所有人物的面貌、神态都比较个性化,更生动写实了。

隋代壁画
《历代帝王图》局部

对比早期的人物画、壁画上的人物形象,阎立本塑造的每个人物的姿态和神情都有了明显变化,不再是千篇一律。

唐:吴道子——兰叶描

宫廷画家总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各位主子,而民间画家就相对比较自由了。唐朝伟大的画家,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吴道子,起初也是一位民间画家。

吴道子的线条被称为「吴带当风」,说的就是他笔下的线条就像被风吹过一样舒朗而富有动感。所绘人物衣袂飞扬,就像午后的春天,暖风徐徐。

《送子天王图》吴道子

画卷前段,描写送子之神及其所骑瑞兽向前宾士的动态,雍容自若的天王端坐,两旁是执笏文臣、捧砚天女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

画卷后段,净饭王及摩耶夫人形象均作中华帝后装束,小心翼翼地捧著太子(即释迦牟尼)缓步而持重地趋前进谒,体魄健伟、鬓发飞扬的天神仓促地匍匐下拜,从而突出刚刚降生的太子的非凡与无上的威严。

吴道子的线条,粗细变化是很明显的。线条的粗细变化,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感,后人把这种线条成为「兰叶描」,跟兰花叶子一样,动感十足又不缺情趣。

全图淡设色,近似白描,笔墨雄放,用线挺拔流畅,轻重顿挫似有节奏,衣带飘举作兰叶描并略加渲染,二十余位人物形象各具特点。

唐:张萱——仕女画(丰肥体)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

《捣练图》张萱 波士顿美术馆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第一组绘四个妇女持木杵捣练。第二组绘一人坐毯理线,一人缝纫。第三组绘几个妇女把练抻直、熨平。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著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

区别图中女子是有有身份,可以比较她们的发髻。有身份的女子发髻是盘在头上,而没有身份的小丫头把头发梳成了两个圆环,左右各一。小女孩似乎帮不上什么忙,在绢布下穿梭,给画面增添了孩童情趣。

大家可以发现,张萱笔下的侍女大都是形象丰满,所以后人把张萱的「仕女画」特点概括为——丰肥体。

唐:周昉——富贵华丽(周家样)

周昉的仕女画「样式」被称为周家样,我们可以发现周昉笔下的女性装扮更加富贵、华丽、奢侈。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周昉初效张萱,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在这种体态丰腴、姿彩浓丽的「绮罗人物」基础上,又创制华丽丰肥的「水月观音」,后世称为「周家样」。

《簪花仕女图》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

画面描绘了宫廷妇女闲散的生活情态。她们衣著华丽奢艳,闲适无事,在庭院中漫步、拈花、拍蝶、戏犬、赏鹤、沉思。所绘妇女形象皆体态丰腴、肌肤肥厚、衣饰色泽浓丽。

周昉的画作,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古代贵族妇女的身边,总会有一些特殊的「符号」相伴,比如巴儿狗、团扇、拂尘等,这些宠物和器具,是贵族女士悠闲生活的符号。

五代·南唐:周文矩——战笔水纹描

大一统的唐朝终究分崩离析,国家分成了五代十国。五代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被称为最会画画和最不会当皇帝的君主,周文矩、顾闳中、赵斡这几位大师都在南唐画院里。

《合乐图》 周文矩

周文矩擅长画肖像画,特别是侍女画。风格更加纤丽。他独创用颤动的线条来表现衣纹,后世称之:「战笔水纹描」。

战笔亦称"颤笔",就是颤动著行笔,以取得线条遒劲的效果,使点画表现出一种涩势。形虽颤颤,却要求用笔留而不滑,停而不滞,此描法近似水纹波浪。

线条特点是节奏感强。用中锋下笔尤宜藏锋,衣纹重叠似水纹而顿挫,疾如摆波。用于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

顾闳中——写实与宏大叙事

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这是一幅情报画,是后主李煜派去监督大臣的作品。换做现在的语言,就是被派去用绘画的形式监督手下人是否有二心的行为。(参考:棋桌上的和谐,却是一场残酷宫斗的缩影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

顾闳中仅凭记忆,如实地再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历史情景,细致地描绘了宴会上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主客揉杂、调笑欢乐的热闹场面,又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超脱不羁、沉郁寡欢的复杂性格。连器物都有据可考,为他打call!!

五代·西蜀:贯休——常人面孔宗教化

贯休是西蜀著名的画僧。擅画道释,师阎立本,善画罗汉,尝作十六尊者,庞眉大目,朵颐隆鼻,胡貌梵相,曲尽其态。唐代的佛教绘画,包括雕塑都是低眉垂目,特别慈祥。

南无观世间菩萨(敦煌199窟) 佚名(唐)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十六罗汉像(15k)》贯休

而反观贯休的佛教绘画,不再满足于完美的神像,而是欣赏不那么完美的罗汉。拙朴洒脱的样子,像极了我们身边慈祥的老爷爷,拿著扇子靠著大树唠嗑。

来自公众号:弘雅书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