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蔡京的书法真的能和蔡襄相媲美吗?

蔡京无论在书法还是在书法史的地位上都不和蔡襄是一个档次的。

1、北宋初年,《淳化阁帖》这本集二王书法大成的书法字帖出版,是中国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法帖,在没有字帖印刷技术的时代,这无疑对于书法的推广有很大好处,一时间民间也开始学习二王书法。

2、由于宋太祖本人也喜欢二王,再加上科举考试的推动,「趋时贵书」开始流行,这种书体其实就是王宫大臣们喜欢的字体。造成整个北宋初年,书法处于保守状态。

3、到宋仁宗时期,书法开始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趋时贵书」,另一个就是脱离了实用性和贵族书风影响,纯粹的文人式把玩的书法,其中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欧阳修,另一个就是蔡襄。

4、蔡襄开始也学习时贵书,可贵的是他能从其中脱离出来,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以颜体融汇晋唐的独特风格,即严谨又不切法气韵。在北宋初年的书坛可以说独树一帜。

5、蔡襄对于法度的肯定,对于唐代书法的推崇,是对有《淳化阁帖》带来的萎靡书风的一种拨乱反正。对后来尚艺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就是他的地位所在。

6、蔡襄对唐代书法的发掘,只要是对于颜真卿书法的推重,颜真卿当时并不以书法名世,经过他的宣传,颜真卿书法开始被重视,并切影响整个宋代书坛。这也是他的地位所在。

7、蔡襄的崛起,对于书法的发展有著重大意义,他被称为宋代尚艺书风的开启者,被列入宋四家也是合情合理的。

8、有人认为应该把蔡京列入宋四家,主要是因为蔡京的书法更加符合尚意书风。但仅仅如此,并不能影响蔡襄的地位。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蔡京和蔡襄谁好谁坏?无法评定!

但是为什么后世说蔡京好呢?蔡襄只能顶缸呢?可能你们还不了解古人的立场。

躺枪的不只有蔡京,还有跟能米芾争高下的薛邵彭。

其实我希望让大家多了解些东西,所以先说说米芾和薛邵彭,为何后世只留下米芾,鲜有人知薛邵彭?懂了他们,就知道二蔡是如何排名的了。

米芾尝言:「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日,」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

可以看到,米芾如此张狂之人,对字如此自负之人,在薛邵彭面前也不在乎高低先后。米薛或薛米,谁第一第二,米芾不在乎,如兄弟或者弟兄的称谓,怎么叫都行。

元章召饭 吾人可同行否 偶得密云小龙团 当携往试之晋帖 不惜俱行草 欲得黄筌雀竹 甚不敢 不可使辞 绍彭又上。

米芾跟薛邵彭好到什么地步?

薛邵彭信说:老米请客叫我赴宴,我们能一起去吗。我得了块儿好墨,一起去临临晋帖。今天我不惜墨行草放开了写。

问题来了,世称薛米米薛,证明当世是齐名的水平,为何留下来的只有米芾?

在于流行书风,或许这词不好听,但确实是这样的。现在还有初学者说宋朝是丑书开端。看到那些评论我只能选择无视,骂的心都没有。

宋尚意,这是时代特征,所以不管当世人如何称赞,都没用。评论都在后世嘴里。

苏轼称蔡襄字为当朝第一,米芾称蔡京第一。

在哪?在于意。

苏轼崇尚魏晋,米芾请教苏轼如何写好字,苏轼说去学魏晋。所以米芾功力大增。

薛和蔡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学魏晋太深入了,没能出多少个人意趣,拘谨,如同放不开一样。

学魏晋也是一种水准,他俩有事佼佼者,自然能有当世之名。不过后世却是按照时代排名,所以蔡襄不上宋四家不是因为水平问题,而是不太符合时代。

至于为何能上宋四家,还是因为蔡京是奸臣。

如果看蔡襄字,这水平,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最顶尖的。只是宋尚意,襄法度太严。

苏轼说,我书无法本意造,点画信手烦推求。

我说过几十遍的话,宋四家是后人评的,是在尚意的基础上评分。不代表当时只有他们四个写的最好。

不要在评论区乱喷,以为谁的好就谁的好。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会出现宋四家?楷四家?初唐四家?

书法是有标准的,每个排名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

不懂可以学。

无知就无药可救了。

喜欢我的回答请评论,关注。

更多精彩问答,带你深入了解书法史。


苏黄米蔡,蔡向来的蔡襄、蔡京之争。但大多数书家认为,蔡襄应在蔡京之上。

蔡襄的楷书主要学颜真卿,行书、草书于晋唐诸家无所不学,尤其对二王下过一番苦功。传世作品也较多。

但蔡襄的主要缺陷在他能「入古」却很少「出新」。他的楷书一味学颜,却失去了颜的博大浑厚,转而秀润端庄。他留下的行草书,也是一味模仿古人,一帖一面目,最终未能形成自己的体系。

蔡京,一代奸相。他的书法在当世人称「自成一家」。其《节夫帖》用笔潇洒,字势豪健,大概因为是书信,写得较随意,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洒脱。《十八学士图跋》深得二王笔意,行笔流畅。

但从书法艺术的功力与境界来看,他非但比不上苏黄米,也比不上蔡襄,主要表现在他的运笔不够老辣,由于行笔速度较快,不免显得浮华单薄,少一些笔墨意趣。

更多文章及作品点评,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古人也好今人才好都有「字如其人」、字如人品之说,更有名人字画、字好人贵之说。 知此之说的最佳佐证就是宋四家的苏黄米蔡中的蔡是蔡京还是蔡襄。我个人观点蔡应该是蔡襄,蔡襄属于文人派,并有苏黄的大加推崇!蔡京的主要精力在专权上,文人比较讨厌专权的人,所以宋四家是蔡襄很正常了!

至于书法的媲美上,蔡襄字偏传统,从王和颜字中来,端正秀丽又稳重。蔡京字秀美个性明显,向外扩张之势。字如其人其实理解有问题,应该是字如人的性格和审美观而不是人品!

在个性上蔡京要多于蔡襄,所以结果是各有所长。对后人都没有大的影响。反而米芾的行书是目前中国书坛的主流孝仿者!


蔡襄 1012一1067,1030年中进士,走上仕途,为官清正.多善政.学识渊博,书法独步当世。 蔡京为蔡襄族堂弟,天资聪颖,熟读经书过目不忘,练就一手好书法,23岁高中甲科第9名进士,徽宗在位25年间.他5次出任首相之职.徽宗七次亲临蔡府,赏赐无数,赏他"千里江山图"就不奇怪了。就书法来说,他的字豪健.飘逸.沉著.自成一格。 对他俩书法的成就,一直说法不一.欧阳修说.君漠(蔡襄)独步当世.黄庭坚称蔡襄为翰墨之豪杰,近代启功说:蔡襄欧阳修诸家为一宗,有继承而无发展,苏黄为一宗,不受旧格牢宠.大出新意而不违古法,二蔡(蔡京.蔡卞兄弟)米芾为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遒劲中见姿媚,此一宗在宋人中实属巨擘。 一直以来有代表宋书法成就的苏黄米蔡之说'苏轼.黄庭坚.米芾均无疑义.蔡是蔡襄还是蔡京争论较大.有人认为古人看重年齿排辈.若是蔡襄.则应排为蔡苏黄米,而把蔡排最后,应是蔡京无疑.许多人不接受蔡京是因宋史中把他列为宋十八大奸臣之一.名声差,还有人认为苏黄米蔡不是按年齿排辈.而可能是按四声排法,读著顺口。其实我觉得既看法不同各有道理.不必强求.就是五个人又怎么样.宋时字写得好的人很多.当时没有四家之称.最早也是明朝才有此一说,有了四家一说.四家受关注.其他的忽略了,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海上四家.民国四家.四大名旦,都喜欢用四.其实不是峰顶上正好四个人.峰上还有很多人.在关注四个的同时,不忘关注其他人。

蔡襄书法两幅

蔡京书法两幅。


都是古代的一流写手,为了读书取仕而学习写字,不过蔡京成功从书生蜕变为政治家,而蔡襄从书生蜕变为一半是文人一半是文官。二人写字水平一样,气质不同,相互媲美自然不太合适。就像海洋物理学家和航空物理学家,他们首先要是数学专家,但是谁的数学水平高,没法比。华罗庚是专业数学家,但古代可没有专业书法家…所以,该欣赏欣赏,该借鉴借鉴,没必要强迫症般去比较。


苏黄米蔡,宋人当时就是说的蔡京,蔡京的字远胜蔡襄,个人感觉,就是比蔡襄醇厚深沉。但是人品确实不好,又加上是季臣佞臣,更为时人发指,不好提了。后人便易为蔡襄,其实远不如蔡京。人品不好而字好的,代有其人,如赵孟𫖯、如董其昌、如张瑞图,如流氓才子郭沫若……字与人不一定一回事


古人非要将人品与其艺术造诣捆绑,其实是毫无道理,我们不是常说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评心而论蔡襄的字与蔡京,徽宗,高宗,赵孟𫖯,阎嵩,董其昌等相比差出一个档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