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轮在加州奥克兰港卸货,贸易战,关税,海运。(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中美贸易战线拉长,不少陆企正谋求自救之道。(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记者蔡浩祥/综合报导

新一波中美关税措施今天上路,面对贸易战线可能持续拉长,陆媒报导,不少陆企正开始谋求自救之道,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学者更呼吁,政府应考虑救济受贸易战影响之企业。

参考消息网日前披露,大陆民众、企业对中美贸易战可能僵持不下,已有心理准备,不少陆企正著手因应,以减少贸易战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报导引述位在江苏、负责大宗商品贸易的陆企苏美达为例,该公司正落实五方面工作,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报导称,苏美达一是与美国客户积极沟通,争取所涉产品从最终征税清单中排除;二是对存在收汇风险的业务,一律投保出口信用险或采取相应保障手段。

▲▼ 美国总统川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新一波中美关税措施今天上路,中美贸易战线拉长的情况,恐怕是难以避免。(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三是对拟加税的对美出口商品,谨慎接单,争取有利加税成本分担;四是对尚未拟加税的对美出口商品,审慎签订贸易合约;五是完善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规范,防范贸易战在国际制裁等合规方面引发的灾难性风险。

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为群认为,「中美互征关税后,国家应该考虑救济出口和进口受影响的企业」。

他认为,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实质性影响还未完全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贸易的利润通常很薄。如果再加征10%以上的关税,企业则无利可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