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百味之首,我们吃的每道菜都需要放盐才有味道。而且,我们也需要每天吃盐,因为盐中含有的氯离子和钠离子,均是体内电解质的主要成分,靠着它们才能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g。但目前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普遍偏多,正所谓“盐”多必失,盐吃多了可以招致高血压、胃癌、脑中卒等疾病。

  因此,我们最好控制盐的摄入量。一般来说,盐吃多了,身体会出现一些迹象。

  图片来源:全景网

  盐吃多了,身体会出现这5个现象!

  1、浮肿

  盐吃多了容易造成手脚浮肿,这主要是身体为了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而引发的。因为盐摄入过多,就会促发大脑释放信号让身体多留点水分,防止体内电解质紊乱。

  2、口渴

  大家应该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吃饭的时候吃到很咸很咸的菜时,就会觉得口渴,下意识的想要去喝水。

  其实,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当盐吃多了的时候,大脑就会释放口渴的信号,让人们多补充点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3、反应迟钝

  著名医学杂志《自然神经科学》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到高盐饮食不仅会引起高血压、身体水肿、胃癌、白内障等一系列疾病,还可能会直接损伤神经血管系统,产生认知障碍!盐吃多了,人就会处于脱水的状态中,无法清晰的进行思考。

  4、头痛

  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3500mg钠的成年人头痛的可能性,比每天摄入1500mg钠的人高出了近1/3。

  5、尿频

  当盐摄入过多的时候,体内的渗透压会增加,多余的钠会被肾加班加点的排出体外,这就导致尿液增多了。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呢?要实现低钠饮食,需要特别注意食物中的“隐形盐”问题。

  不咸≠没盐,小心食物中的这些“隐形盐”!

  1、调味品

  调味品中的典型“高钠户”就是酱油了,10ml的酱油大概就相当于摄入了1.6-1.7g的盐。

  此外,味精、鸡精、豆瓣酱等酱类调料中,均含有钠,若是在炒菜的时候,除了放盐之外,还放上许多这类的调料,那含盐量肯定很高。

  建议:若是要放这类含盐的调料,就应该相应的少放点盐;另外,还可通过不同的味道调节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烹饪的时候可以用醋、柠檬汁、姜等调料替代部分的盐。

  2、点心

  甜味的点心大家都吃过,它们虽然吃起来没有咸味,但却含有食盐。大家平时购买这类食物的时候,可以仔细的看看包装上面的配料表,另外,有营养含量表的一般都会写出含钠量的。

  像饼干、面包、甜品这类的糕点,不止是含糖,为了调味,其在加工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诸多调料的,就比如食盐。而且,除了加入食盐外,这些点心还可能会被加入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等含钠的物质,也增加了钠的含量。

  建议:少吃这些高糖高盐的零食,特别是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3、加工肉制品

  腌制食品和加工肉制品也是含盐大户,盐是其必不可缺的调料,而且还能延长保质期,如腌制肉类的含盐量最高可达5-10%。

  建议: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及肉类,少吃腌制及加工食品。

  小贴士:盐和钠之间如何换算?

  1g食盐=400mg钠=0.4g钠

  1g钠=2.5g食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