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id:singthelife)

《都挺好》这部剧我原本不想推荐我妈看,我怕她会触动自己敏感的神经。后面她看我追得起劲,也开始看了起来。

说起来也巧,我和我妈都经历过苏明玉式的成长,不完全一样,但有些相似背景。

我外公外婆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家里一个儿子,上面三个姐姐。

重男轻女还能隔代,我外公外婆对三个女儿的小孩,完全就是一副冷漠脸。我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外公外婆去世,都没有感受到祖辈的关怀。

和苏明玉一样,首先是读书,家里的三个女儿只能读到初中,但儿子就一定可以去读高中。我妈说,当时她的班主任来家里做工作,我妈初中成绩还挺不错的,老师劝家长让小孩读个高中。然而,无果。固执的外公外婆就是不让女儿读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如果能读高中,人的机会就会多很多,无论是个人视野,还是工作就业,包括婚姻。

我妈很多同学都顺利读上了高中,她很羡慕他们,因为有的同学的家境并不好,但人家父母就是开明。我外公是工程师,也算是知识分子,外婆是工厂里的文员,家里条件不能说很好,但绝对供得起三个女儿读书。

所以,我妈的求学之路是被父母的狭隘思想给断送的。

我妈没有苏明玉强势,他们那一代小孩只能乖乖听话,即便性格叛逆,也只敢和自己较劲,冲破不了家庭的枷锁。

包括我妈后面的婚姻不幸,我觉得多少和外公外婆有关系。那个年代的婚姻,父母占主导权。我妈个人条件不错,当年的厂花(我总想到了蒋雯丽演的一些怀旧剧角色,因为我有同学说过她长得像蒋雯丽),心中自然有傲气,拖到28岁才结婚,那个年代绝对的大龄剩女,必须承受巨大压力。为了火速结束自己的大龄单身女青年身份,我妈选择了草率结婚,假如外公外婆能给我妈多一点时间去选择,不给她那么多催促,我妈应该在婚姻上会幸运些。

我在几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也遭遇了外公外婆的冷漠。

第一次是父母离婚,我外婆对我妈说:你不要带着小孩了,他是拖油瓶……

第二次是我初中升高中,因为我亲生父亲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不负担小孩任何费用,家里捉襟见肘。我读书成绩还不错,当年分数线也能上好学校,但没钱,只能读普通学校。我外公当着我面对我妈说:其实读个中专或者技校就可以了。我当时怀揣着15岁的脆弱之心,硬是当着他们的面流下了滚烫的眼泪,但没有哭出来。

还好,我妈没有像她父母当年对她那么狠,她没有放弃我。我妈离婚后艰难地拉扯我长大,虽然没有条件让我读更好的学校,但她没有断掉我的学业。

外公外婆的重男轻女和《都挺好》还是有区别的,我妈和父母关系还算好,虽然她没有像苏明玉那般受罪,但重男轻女本质是一样的。

他们对子女没有一碗水端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那个年代,可能这样的父母还不少。外公外婆去世后,所有财产都是给了儿子,三个女儿一分钱都没有。我妈和两个姨都欣然接受,我舅舅其实人很好,几姊妹一直很和睦。我妈说,她同学的父母重男轻女,把钱都给儿子,女儿不干了,还在打官司呢。

我没有和我妈讨论过她的成长故事,感觉她和苏明玉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她可能内心也埋怨过自己的父母,但最后还是爱多于恨。

关于外公外婆重男轻女这一点,我妈一直还想改变我和外公外婆之间的隔阂。

我从小特别有性格,喜怒哀乐完全藏不住,我知道外公外婆不喜欢我,所以每次去他们家,我都是板着脸,因为那种环境很压抑,长辈不喜欢你,把你当空气,我为何要强颜欢笑呢。

我妈为此不停训斥我,说我不懂事。每周末还是雷打不动地带我去外公外婆家吃饭,每年过年都要逼着我在他们面前说吉祥话。

直到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真的崩溃了,我和我妈说:我不想假装讨好他们,他们对我又不好。

我把压在心里多年的秘密全部说了出来:

我读小学的时候,下雨在校门口等雨停,看到外公打着伞来接我表哥放学(我舅舅的小孩,我们是一个学校)。我和外公打招呼,他就是淡淡地应一声,完全不在乎我,然后我看着他撑伞带着表哥回家,我只能目送他们的背影,我淋雨回家。

我妈喜欢周末送我去外公外婆家吃饭,我妈那时候还是单休,一早把我送到楼下,就去上班了,我妈叮嘱我,去外公外婆家吃早饭。我一早7点敲门进去,外公外婆依然很漠视我,按照正常逻辑,老人看到小孩一早过来,总归要主动问“吃没吃饭”。他们没有问,我外公煮好了面条,一口一口喂我表哥吃(他们住一起)。我还在读小学,扛不住饿,但我也只能饿着肚子看着眼前他们温馨的一面。我尽量不让自己哭出来,我很要强,既然他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必主动求他们。

我当时是嚎嚎大哭地说出来的,我妈听完都惊呆了,然后她也哭着说:好,以后不逼你去他们家了。

我一直觉得我妈之前逼我去讨好外公外婆欢心也算是一种愚孝。她知道自己父母重男轻女,轻视女儿,轻视女儿的小孩,但她还想扭转局面。愚孝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孝顺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是双向的,我和外公外婆之间,都是我单向输送热情,他们对我就是冷漠。强扭的瓜不甜,任何感情都是如此。还好,我妈最后终于不再勉强我。

外公外婆一直身体不好,他们经常住院,我记得我的周末不是去在他们家,就是在医院陪他们。我妈试图让我按部就班地尽孝,来讨他们欢心,也许能获得一些精神上的收获?我外公是高级工程师,我小时候常常看着他辅导我表哥如何思维开拓,我只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偶尔还要遭遇外公那种蔑视的口吻:你是听不懂的。

我外婆对我也很冷漠,有一种英剧里那种老妇人的冷傲。有一年我妈生病住院,只能把我放在外公外婆家,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寄人篱下”。外婆总是斥责我不要开大灯,她非常省电,晚上催我早点睡觉,我喜欢看书,她觉得看书开灯费电。当年还在读小学的我,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了,我总觉得很冷,而且他们家灯很暗,那一个月的寄居让我变得非常怕黑,我现在都在家都要多开点灯。

我和苏明玉一样,我们不是对物质上的匮乏而恐惧,而是觉得精神上的那种冷漠非常压抑。

明玉比我更苦。外公外婆不是我父母,他们对我不好就不好,我没什么损失。

只是追剧的时候,我有些心疼我妈,外公外婆能这么对我,也能这么对我妈么?

前两天,《都挺好》剧情发展到苏明成把明玉打得鼻青脸肿那段。我瞬间想到当年我父亲在大马路上也是这么打我,那天下着雨,他就在路边对我一顿毒打,因为他做生意失败后,常年蹲在家不上班,靠老婆养,吃喝嫖赌样样全,我只是经常用毒舌攻击他的无能,却常常换来拳脚伺候。父母离婚那段黑暗岁月里,我父亲经常对我和我妈动手,我那会儿读初中了。看完明玉被打的那段戏,我真懊恼当年怎么不报警。

如今我和我父亲已经十多年没有见过,我把我们的关系定义为老死不相往来吧,做最普通的陌生人就好。

《都挺好》让原生家庭的痛点不断爆裂,但我还挺感谢成长中的这些痛。我如今回忆起来没啥感觉了,只是觉得人生如戏呀。

我最近在读一本好莱坞培训演技的书,叫《演员的力量》,书中写到这么一段:

我有一个和我关系疏远、不负责任的工作狂父亲,而母亲在情绪和身体方面都有虐待倾向。我算是成功应付了这个被轻视的现实。后来我长大成人,成了一名演员,我将所有童年、少年时的恐慌召唤出来,灌注与我的表演之中。我寻求得到同情和理解,我觉得这些会帮助我减轻过去的痛苦。像其他努力奋斗的演员一样,我真切地与过去的情感伤痛保持了联结。

这本书的作者是好莱坞知名的表演教练,叫伊万娜·查伯克。她遵循的表演方法就是这种“把身体和情感的创伤作为一种刺激物,不是沉湎于其中的痛苦,而是用它们来鼓舞和驱动自身”。

我对这段很有共鸣,我很少沉迷于过去的伤痛中,偶尔回忆的时候,也是觉得“哇,这样的人生还是挺爽的”。

这大概源于我妈从小对我的一种指引:懂得在生活中寻找浪漫。

小时候看书和追剧是我唯一的消遣,我妈对我基本上是散养,我可以看很多课外书,那时候可以看各种小说,或者名家散文,试着把自己置身于书里的情节,从小我就是标准的梦幻少年。这样确实能削弱生活对我的影响,我初中试图借着青春期走忧郁路线,那时候不都说“青春期容易内向”么。可惜不行,我天性还是活泼好动的,内向了好几天,人设立马崩塌。

小时候我都是跟着妈妈追剧,虽然我们彼此的成长都有波折,但我妈内心还是一个追求浪漫的人。90年代的老剧,我都是跟着妈妈一起追的,记得那时候《过把瘾》爆红的时候,我家还有本《过把瘾就死》,我妈一边追剧一边读小说,典型的原著粉。虽然小时候还看不懂大人的世界,但我被剧中江珊和刘蓓的那股精气神感染了。我那会还是标准的古装剧迷,江湖的精神能让我懂得“适当反抗”的重要性。

追剧真的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从小作为“电视宝宝”,追剧赋予了我强大的想象力,我总能把自己和剧情或者某个人物捆绑在一起,我甚至还会对着镜子练台词和表情。生活中有委屈不算什么,我可以通过另一个角色来释怀。前几年看到《你好,旧时光》里余周周说的“主角定律”,这不就和我小时候的“模仿角色”一个意思么?

如今追《都挺好》,觉得很多情节都唤醒小时候的记忆,这也是我第一次对外分享自己的小故事。我想我妈也能看到,我也希望大家能一直分享成长的收获。

命运是个很玄妙的东西,命是你的生长环境,而运是你成长势头,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或者家庭,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如何走好每一步。

【还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哦~】

微信号:singthelife

欢迎加关注哦,我们的公众号依然很精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