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长来答】自己家里,很适合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来种植蔬菜。

为什么选择无土栽培呢?

无土栽培即不用土壤,而采用其他基质代替土壤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采用无土栽培法培植花卉,虽不用土壤,但同样可以培养出万紫千红的花木来。

这对那些想要实施种在阳台上,却有各种理由停滞不前的观望台友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减少了很多的麻烦啊,比如寻找土壤的麻烦,比如混合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麻烦,比如换盆的麻烦……噢,对了还有效的减少了很多的病虫害。

无土栽培打破了传统的土壤栽培方式,看来很有必要来细细列举一下。

无土栽培陆个方面的优点

壹:无需土壤

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采用营养液供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比土壤栽培节省肥水。

有土栽培情况下,有些养分易被土壤固定,使植物无法吸收,而且养分流失。

贰:生长快速

无土栽培花卉生长快,花大,产量高。

国内外较先进的切花生产均采用无土栽培法。

叁:清洁卫生

无土栽培清洁卫生,没有有机肥发酵后放出的难闻气味,从而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可免去病虫害的传播。

肆:节省人力

无土栽培利用清洁基质,便于消毒,很少带有杂草种子,不需人工除草,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便于机械化管理。

伍:不受条件限制

无土栽培不受当地水土条件限制,在任何地方均可栽培花卉,甚至在沙漠、荒原等不毛之地以及少地和无地的地方也可进行。

陆:漂亮是最不可档的优点

尽管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市场上的无土栽培器皿就是比泥瓦盆卖的好,卖的多……因为它们实在是太讨女孩子们的欢心了,干净、素雅、美观、漂亮,统统占全了!

除此之外,因为大多数无土栽培的器皿还是透明器皿,可以细细观察看到植物根系的生长状态,这也是选择无土栽培的乐趣之处。

细数了这么多无土栽培的好处,台友们会不会想继续了解一下「无土栽培」既然「无土」,那通常是会用哪些物质来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呢?

莫急,莫急,接下来台长还得好好总结一下常用的无土栽培的常用基质种类。

扳著手指拇数数……耶,真不少,咱们选择面挺广,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还是有十三种之多哦。

种在阳台上

【挑战一首藏头诗】四句藏头露尾诗,首字相连+尾字相连,可得八字箴言,召唤台长真身!

更多精彩妙文尽在一首藏头诗:

微风轻抚花常在

信步神游南山阳

搜奇觅巧铜雀台

种红植绿青云上

来时记得说一句:「台长,你的秘密被我破解啦」!


无土栽培的蔬菜跟土壤栽培的蔬菜基本上没有差异(都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因此,家里无土栽培的蔬菜肯定能吃,但前提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用合格的栽培基质。无土栽培常用的栽培基质主要有草炭、蛭石、珍珠岩、椰糠和岩棉等。一定要选择大厂家,质量合格的栽培基质,防止栽培基质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污染蔬菜。

其次,要选用合格的有机肥。现在养殖场出来的鸡粪,牛粪等可能含有激素、抗生素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因此一定要慎用,防止蔬菜吸收。建议选择蚯蚓粪等有机肥(以鸡粪和牛粪作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不适宜在家中使用)。

最后,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农药。如果真的需要使用农药,建议使用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 使用农药之后,一定要过了农药的间隔安全期之后再食用。


当然可以吃了,植物就是利用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的养分来生长繁殖的,目前很多无土栽培的蔬菜都在市场销售。而且自己在家种植的蔬菜应该是没有用农药的,更加的安全可靠。

目前蔬菜种植区的土壤肥力下降、重茬厉害,日后无土栽培的精准的滴管是发展的方向。

以上内容由头条号 温室工程技术 于经理编辑 ylq9591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明确几点:

1、你采用的营养液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具备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检测证书(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2、你家的种植场地远离废气集中的公路、具备足够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3、你使用的种植容器是采用正规大公司出产的,采用食品级聚丙烯(PP)原料制成的;

4、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无土栽培知识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无土栽培相关的操作,比方说用浓缩液配制新鲜的无土栽培营养液。

具备以上条件之后,答案是肯定的----自己在家种植的无土栽培蔬菜肯定是能吃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担心无土栽培蔬菜的安全性呢?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于蔬菜生长的机理还不是很明白。

实际上,蔬菜能够吸收的只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氮、磷、钾、钙、镁、硫、硼等营养要素。即使是消毒鸡粪、猪粪、牛羊粪、沼液、酵素等农家肥,也是要经过各种微生物反应的作用,转化成离子状态的氮、磷、钾、钙、镁、硫、硼等元素后才能被蔬菜吸收。所以,不管是营养液还是农家肥,蔬菜吸收的是同一种营养,只不过营养液不必要经过一系列的微生物发酵过程,而能被作物直接吸收。

至于为了让自己种植的蔬菜更健康、更绿色,我们的种植场地必须有良好的阳光照射,如果自然阳光照射不足的话,可以通过增加人工光进行弥补,但一定要达到蔬菜生长需要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图片来自儒风苑,由儒风拍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