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帝熊心是楚怀王熊槐的孙子,楚国灭亡后流落民间给人放羊,项梁起义后为了收揽人心,采纳范增的建议,立熊心为领袖,号令天下。

熊心是个很有雄心的人,项梁在位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安心做傀儡,项梁一死,马上开始行动,他立宋义为卿子冠军,夺去了项羽的兵权,再用"先入关中者王"这个大饼引诱天下诸侯为他效命,一张一弛,显示出高明的政治手腕。

如果熊心做了天下,未必不是雄才大略之主,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年轻气盛的项羽根本不按照套路出牌,半道干掉宋义,以弱胜强击溃秦军,用剑与火为自己加冕,成了人见人怕的上将军。

熊心煞笔了!

他不甘心,斗不过老奸巨猾的叔叔,难道还怕这个乳臭未干的侄子,在给项羽的诏令中他再次强调:先入关中者王这个饼仍然有效。

二桃可以杀三士,为什么我不能挑动刘邦对抗项羽。

但刘邦让他失望了,鸿门宴命差点丢了,哪有心情给你当枪使,纵然有钱赚,也怕没命花。

熊心失去了最后的筹码,迎接他的只有死亡。

虽然不久以后刘邦以为义帝报仇为借口讨伐项羽,但即使他活下来,也会死在刘邦手里。电视剧"楚汉传奇"台词写的很形象,刘邦听到义帝死的消息,面无表情的说道:死了也好,省得我们自己动手。

一千多年后,朱重八做了同样的选择,淹死了韩林儿。

义帝也好,韩林儿也罢,不过是那些黑老大扯大旗的一张虎皮,从他们登上历史舞台那天起就注定了悲剧,尽管他们试图挣扎,抗争,用尽手段去改变命运,但形式比人强,最终还是无法逃脱。

对于案板上的猪而言,死在谁手里没有区别!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义帝,是指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在项梁起义后,因民心需要,把他立为楚怀王。后来,项羽不按套路出牌,自己主持分封,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而尊熊心为义帝,迁移往长沙郴县。最终,义帝莫名其妙的死了!这一年是公元前206年。距离刘邦统一天下还有四年。

不管是不是你项羽杀的义帝,此时义帝死了,刘邦口号是「弑主,大逆不道」,也就是后来对话项羽的十大罪名之一。如果义帝没死,就是「胁主」、「目中无主」、类似「清君侧」等等,总之有口号打项羽。

倘若熊心命够硬,活到刘邦统一天下,此时他还是义帝吗?他只是一块绊脚石。对于这种石头,刘邦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刘邦反楚发布缴文的时候,十条里面有九条是以项羽杀害义帝楚怀王熊心为根本论调的,可以说,刘邦以此作为起兵的依据,因为我们古人讲究出师有名。

楚怀王熊心是楚国王族,秦末混乱,项梁采用范增的建议,从民间找回熊心立为楚怀王,自己则为武信君,实际上是个傀儡君王,只有一个名分而已。可是恰恰名分重要,因此项梁得以团结楚地所有反秦军队,统一指挥。奈何项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章邯打败而死,项羽通过诛杀上将军宋义,夺回兵权,遥遵楚怀王为义帝,直接架空了他。项羽分封各路诸侯就国后,对义帝不肯退让硬要封刘邦为汉王,怀恨在心,于是让英布杀害了义帝。

刘邦就是以此为理由,举兵反楚。如果项羽没有杀害义帝,那刘邦起兵的理由就没有了,因为名义上,刘邦也是义帝的臣民。项羽此时也有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了。当然,古人的变通手段还是很多的,比如,就会用「清君侧」的口号,历史上这类口号可是造反的常用口号了。

接下来,如果刘邦还能取得胜利,统一天下,那义帝的位子更加尴尬了。作为生活经验相当丰富刘邦,必然不会把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比如让义帝来个猝死;比如让义帝自愧不如,禅让让贤;比如直接来个黄袍加身;甚至也直接杀了义帝。这些都有可能,总之,只要有机会,这个天下,刘邦要定了。


熊心与刘邦就像小明王与朱元璋。

项羽不杀,刘邦也会杀他。

傀儡是什么?

傀儡(kuǐ lěi),亦作「傀垒 」,原指木偶,如傀儡戏。借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权的人或事物如傀儡政府。

楚怀王熊心

义帝是项梁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号令各路诸侯,他可以立自然也可以废,傀儡是任人摆布且没有任何自主能力的,明面上尊你,暗地嫌你碍事直接就把你给做了,毫无反手之力。

项羽出身贵族,做人办事颇有点讲究,不屑于苟且之道,之所以杀熊心,是因为熊心和刘邦都想遵从「怀王之约」让刘邦做关中王,因为一旦这个约定不被遵守,也就意味著熊心连台面上都撑不下去了,根本没人听你的话,义帝的威严和权威何在?

霸王举鼎

起初熊心派项羽做宋义的副将北上,却让刘邦西行入关已经让项羽强烈不满,无奈兵权被夺不好发作,半道杀了宋义救完赵国抵达函谷关时项羽已经拥兵40万号称百万,而刘邦拥兵仅十万号称20万。却被刘邦挡著不让入关,熊心还想做垂死挣扎扶持刘邦以自保,遂回复「如约」。此时的项羽兵权在握能不怒吗?杀义帝是迟早的事。但是是因为仇恨和泄愤,甚至项羽根本没想过做皇帝,入关以后各地分封,而刘邦不同。

高祖刘邦

刘邦是个泥腿子,一直混迹于市井之间,这样的人能说会道,巧言令色是目标非常明确的人,受苦受累惯了就会对权利极度渴望,为达目的可以放弃一切。他是个什么品性?为逃命嫌车子跑的不快把儿子女儿三番五次扔下车,项羽抓住他老婆丈人威胁要煮了吃刘邦也不为所动甚至要求「分一杯羹」尝尝味道,可以说他什么都不在乎,就是要当皇帝,做主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所以你说他最后会不会杀熊心?


义帝不死刘邦更难受。项羽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刘邦当时的势力,敢公然反抗吗?

义帝被项羽所杀,刘邦反而得到一个联络天下诸侯的口号。进攻项羽反而名正言顺,项羽的号令更可以直接反对。

当然,如果义帝没死,一直活到刘邦问鼎天下,那义帝的寿命也到头了。刘邦也不会留下这个碍事的家伙。这一点项羽和刘邦没什么不同。只是项羽太著急了,下手太早了。让刘邦得了先机。


【义帝的下场可以参考朱元璋的上司小明王韩林儿】

秦始皇巡游天下,庞大的仪仗队被项羽看见, 项羽说到「彼可取而代也」。当时刘邦在押送犯人的路上也看到了仪仗队,长叹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由此看来,项羽和刘邦都不是省油的灯。

陈胜吴广起了个大早,赔上了脑袋,给别人做了嫁妆。义帝楚怀王作为精神领袖说:「先入关中者为王」,谁想刘邦走了狗屎运。项羽无奈,杀掉义帝,分封诸侯。不知为何项羽没有称帝,封自己西楚霸王,当起了诸侯盟主。

有道是有奶便是娘,大家都是王,政治地位平等,最终刘邦联合其他诸侯王大战项羽,刘邦讨伐项羽的其中一个口号就是「诛杀义帝」,项羽赔了夫人又折兵,自杀乌江,刘邦建汉。就算义帝不为项羽所杀,以刘邦的抱负和心性,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义帝也会非自然的英年早逝(可以参考明朝的小明王)


项羽杀了义帝,成为刘邦讨伐他的一个借口,这是由于项羽的政治幼稚。但是说实话,刘邦嘴上义愤填膺,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因为义帝早晚都要除掉的,项羽帮他除掉了,反而然后项羽背了这个罪名。以刘邦的做法,如果义帝活到他统一天下,也肯定沦为傀儡然后找个借口或者制造一次意外除掉了。义帝的存在只是一面旗帜而已,目的就是为了让楚人和项梁一起反秦,当他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无论是刘邦还是项羽,都会除掉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