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质期与茶叶品种有关,

时间上长短不一。

长可存放几十年,

短则一年半载就是大限。

绿茶是不发酵茶,喝绿茶主要在于品一个「鲜」。

新茶出来放置半个月至多一个月就可以入口了,所以绿茶的保质期最短,一般来说,常温下保质期在1年左右。

绿茶凭借动人的身姿和清爽的口感被美誉为「茗茶国粹」,积攒了不少绿茶发烧友,部分资深爱好者甚至专门为心尖上的茶叶准备了一个储存冰箱。

在冷藏的环境里,绿茶的保质期则可以延长到18-24个月左右。

绿茶以密封存放为好,开封后的绿茶,应当及时倒入密闭的容器内保存,尽快尽早品饮,让舌尖尽情感受绿茶的鲜。

红茶是全发酵茶,保质期的限定时间是2年。

确切一点来说,虽然保质期相当可观,红茶却是不具备收藏价值的。要想品味到鲜香甘醇的红茶,最好是在2年内喝完。

红茶与绿茶同理,以「新鲜」为好,开封后的红茶不宜久存,否则滋味和香气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一般来说就算保存较为得当,2年以上也会有变味的现象出现,所以尽量不要等到2年以后再喝。

需要注意的是,新制红茶建议存放一段时间再饮,半年以上的红茶茶性更温和,这便是茶术语里说的「退火」。

普洱茶在众多茶类当中属于别具一格的茶。

与其他茶类刚好相反,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久,茶味越醇。因为普洱茶会在存放期间进行转化,产生诸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故而只要严格按照储存标准落实,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小编大胆猜测,兴许是占著保质期的天生优势,普洱茶近年来大有愈发热门的趋向。

只是倘若一味无限期的存放,也会使茶叶中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进而氧化,最终失去普洱茶独有特殊风味。

以3-5年为期,普洱散茶滋味已达到最佳程度。紧压茶的话,10年至15年已经是该茶叶的巅峰品饮时期。

少部分超过50年的老茶,其收藏价值达到了峰值不说,此时茶客喝的已然不只是茶叶的味道,更多是历史沉淀的风味。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制作工序简单,保持了茶叶最原始的滋味,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称。

白茶当年喝,偏凉性,而且药性不明显,最好是放到一定年份再喝,性质转温,口感醇厚,药性也更明显可见白茶储存年份越久,价值和口感不降反升。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正式获得批准,并公布该标准自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自此,白茶可长期保存有了法律依据;

自此,喝年资的茶再不是普洱茶的专属标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茶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恋上白茶,老白茶融入了时光的味道,一泡足以俘虏你的味蕾。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细分起来品种众多。

不同的乌龙茶,因茶树品种和制造工艺的差异,形成了迥异的品质。「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喝乌龙茶,侧重品香,故而当年喝更能品出乌龙真滋味。

就保质期而言,也分不同的执行标准,这个标准便是有无经过「烘焙」。

类似清香型铁观音、台湾文山包种,此类没有经过烘焙或者烘焙程度很轻微的乌龙茶,保质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长,放在冰箱里冷藏的条件下时间在18个月左右。

而经过烘培的乌龙茶品种,比如「武夷岩茶」,就算放上2年还是属于能喝的时间范畴。

总之,乌龙茶学问且广且深,唯有读懂乌龙茶,才能不闹大乌龙。

黄茶是轻发酵茶,老茶客的圈子里通常把它定义成「小众茶」。

在原料方面,对芽叶的要求与绿茶相似,同样要求细嫩新鲜(除了黄大茶),工艺方面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

黄茶性温良,闷黄过程中产生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

黄茶的保质期与绿茶相似,时间跨度上比不得普洱与白茶,季节性强,需要全程保鲜,以新茶为优,比如历史悠久的名茶「蒙顶黄芽」普遍认可的保质期为18个月。

结语:

说到底茶叶也是一种农产品,所有农产品都有保质期,茶叶也不例外。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保质标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通风、光线、湿度等客观条件。如果能为不同茶叶提供各自理想的存放环境,那么茶叶也会回馈给茶友上好的口感和香气作为报答。愿你爱茶,懂茶,善待杯中每一口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