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季节更替的时候,都会整理出一部分衣服,去捐赠。

  前几天整理了两大包衣服,今天正好周末,和先生一起拿下楼,装进车后备箱,准备邮寄。

  “下午去商场逛逛。”我一边想着,心里美滋滋的。

  先生恰似知道我心思似的,在旁边嘀咕着:“终于把你不要的衣服送出去啦,下午是不是又可以去买衣服了?你这么个有爱心的人,精神层面可以更上一层,试着把你最喜欢的衣服去捐了,那才叫修行。”

  我很不耐烦地说:“我这个衣服都很新的,有的标签都没拆下呢!”

  “那也是你不要的衣服,你应该感恩那些山区人民,而不是觉得自己有多高尚……”

  “我……”我有些无言以对。顿时一阵惭愧涌上心头。

  想起上师的话:“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东西送出去,不论东西本身贵重与否,都不算清净的布施。”

  先生这些话,也不是凭空而出。他经常见我买衣服,买了又不穿,不穿又想买。在装扮上我是喜欢且过于讲究的,今天喜欢这件,明天又恋上那件,巴不得把整个商场好看的衣服都搬回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很贪心的,贪穿衣服也是贪。其实衣服还是衣服,只是我的贪执之心特别严重。

  我妈经常说:“这些年你学佛以后,性格、人生观等方面,的确是改变了很多。如果你的衣服可以少买,对穿衣不要那么挑剔,那就更好了。”确实,我自己也是知道这个习气,常常想改,可不知不觉又会买上几件。世人都说,女人爱漂亮是天性。孰不知,这所谓的天性只不过是换了件马甲的贪执,它让我逐渐趋向无明。

  华智仁波切曾说:“有三匹马就有三匹马的痛苦。”往往,面对满柜子的衣服,临近出门,我却烦恼不知道该穿哪件。多一物,贪嗔痴就多一分;少一物,烦恼之源就会少一分。

  上师说:“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很多时候,我们时常霸占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布施”着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去深入理解布施的真正含义。每次我捐衣服时,都是把自己不喜欢、不想要、不需要的送出去,还很光荣地觉得在做好事,帮助别人,好像全世界人都要感谢我一样。其实,很多时候,我的那些所谓的捐赠,却像是在扔垃圾。想到这点,就觉得自己是伪学佛,贪执的毛病总是如影随形。

  布施应该是一种分享,把美好送出去,去除自己的执着,让自己心越来越宽广。而不是觉得别人受了你的恩惠,自己做了好事。

  布施,是一种平等的对待,不是自上而下的施与受。

  先生的话,令我思绪百转。恍然之间,想起有件特别喜欢的卫衣,还有几件毛衣,不是新的,也不是最贵的,但一直没舍得送出去。这次我想把它们都捐了,送给可以穿的人。于是,上楼又重新整理。这次,对于捐赠,我想做得庄严一点。

  感恩有这样的机会,让我看到自己的贪执,并有机会去思考与改正。生活之中,点点滴滴都是修行。

  文章转自菩提洲网站——佛子心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