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三国志11PK,KOEI)

论到城邦作为文明最重要的有机单位,它的起源以及本质。城邦的起源是由于人先具备了安全感,然后才有了建设以及累积。而这个起源就是在于亚当之子该隐以及他的作为。

创世记四章记载,亚伯牧羊为生;该隐种地为生。但是神看重亚伯的祭物重于该隐,后来该隐就杀了亚伯。犹太传统的教导解释该隐的杀人动机就是要使亚伯抛弃他的继承名份,但是亚伯的牧羊职份其实是新生的,并无关该隐的地权(Lupin 2009,p.80 )。该隐只是容不下自己的兄弟 (4)。亚伯的血染了土地,因此神就使地不再为该隐效力。神就放逐该隐到伊甸园东的挪得之地,挪得的意思翻出来就是放逐、流浪(梁天枢 1998, p.472)。无法再种田生产的该隐成为人类社会中可有可无的存在。因此为了不让每个人见到该隐就杀,神在该隐的身上立了一个咒诅以及记号,这个咒诅就是凡杀该隐的必被更多报应七倍。这样只要认出是该隐的人就不敢对他不利。该隐在流浪中学习了如何以自己以及如何与别人相处。他找到了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并且以挪得(נוך)为字根,给儿子取名为以诺(חנוך),意思是老师、起首者(梁天枢 2004, p.211)。他又建造了一座城,以儿子的名以诺命名这座城,这座城就成为了人类史上的第一座城。

「城」在马索拉原文中的亚兰文字是ע'ר。犹太遗传的象形文字解释认为第一个字母ע有「在神面前,也在人面前」、「意志」,这个意志会造成智慧;第二个字母有「道、智慧、存在」;第三个字母ר有「困乏之人」等等的意涵 (Ginsburgh 1995)。因此所谓的城,就是穷乏之人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该隐建造的这个积货城,保存许多人生产后供应需求后所剩余下的货物累积,以交换的商业行为,使许多其它有需求的人们得到供应,甚至在总体上造成一个分配的结果 (笔者2015)。并且借由分配建构产业以及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需求的层次,原来城的发起是安全的需求先被满足,然后才是生理、经济的需求。自从马斯洛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之后,人们常理所当然地以为,一个人追求饮食物质优先于精神的安全感 ( ”需求层次理论wikipedia)。然而在事实上很可能不是如此,比方说,如果一个人必需要在禁食三天以及连续三天各参加一场生死搏斗做出选择,至少对于笔者而言,禁食三天是我所乐意的。的确对于马斯洛而言,饮食的需求会关系到生存,但是如果是相对于更确切即时的生命威胁来说,饥饿至死并没有比立即的威胁来得迫切。而在马斯洛所定义的生理需求之中,除了饮食的需求之外,其它的生理需求都远不及饮食算得上有直接危及生存的风险。

虽然所谓的城的结构一般来说都表现出防御以及累积两种功能。但是当城被建造的时候,特别是第一次被建造的时候,建造者是不可能多工进行的。他们不可能一手拿武器,一手建构他们第一次兴办的工程。在现代化之后,城市的机能在防御外侮的定义上渐行消失,而在生活的定义上更加凸显。该隐成功建城,是因为神给了该隐一个追讨加害该隐者的咒诅。但是这个咒诅保护该隐的性命,却无法使得该隐免于受到恶待。尽管如此,该隐还是成功地以建全的品格德行形成了这个事业(笔者2015)。形成城邦社会的首要条件是精神上的安全无惧,至于物质上的丰富,只是整体发展的结果现象。

这篇文章讨论到城的本质以及其中的要素。从以诺城的例子中,可以发现精神上的安全感是建设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大前提。至于物质财富的累积在很大的层面上只是一个结果的表象。

 

Ginsburgh, H 1995, The Hebrew Letters: Channels of Creative Consciousness, 线上版http://www.inner.org/hebleter/default, last viewed 2015.03.11.

需求层次理论wikipedia.

梁天枢 1998,简明圣经史地图解,橄榄。

梁天枢 2004,简明圣经人名图解,橄榄。

笔者2015,〈论福音与宗教〉,http://raydhloh.pixnet.net/blog/post/195045087#trackbac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