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南迁动议是否与明军最后一个月全面投降有关?毕竟明军的主力在北方,当然这些主力没有士气,使得战斗力全无,但是没有开战,谁能知道有没有士气,但尚未未开战即南迁,崇祯南迁的唯一的窗口期,是将明军撤不走的宣大、蓟辽等地明军与李自成做最后决战之后,失败之后再走,但是明军在崇祯十六、十七年正月即开始多次南迁动议,是否对军心造成了影响,造成了明军最后全面投降的局面。


不是,因为财政没钱发不起军饷,军队为啥要为这个朝廷卖命,你真以为大义很值钱?后面士兵只听自己将军的话,因为饷银是他筹的。就像北洋军只听袁世凯的话一样,因为袁世凯在的时候这些士兵吃香的喝辣的,袁世凯一走这些士兵的待遇就被不断砍,之前北洋军的军费很多也是袁世凯自己筹的,谁理什么朝廷?所以北洋军在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朝廷一个兵都指挥不动,只能让袁世凯出山。

将军们为啥要听明朝的话?当个土皇帝不好吗,孙传庭啥下场没看到?为朝廷卖命的不但没有奖赏,背锅还得先上,傻瓜才去卖命。明末有个将军叫左良玉,他去剿灭农民军的时候打反贼是次要的,以打反贼为由扩张地盘和实力才是主要的,这才是明白人。像孙传庭那样糊里糊涂为朝廷尽忠的就是傻瓜,因为皇帝就是专门坑忠臣的人,所以大家要么口头当忠臣(只喊口号不办事),要么当奸臣。

可笑那些明朝的士大夫和崇祯只会读圣人教诲,连史记都不看,秦末最杰出的将领韩信早就说了「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还说项羽的缺点就是吝于封赏,一块印抓手里就是舍不得给出去,最后印都磨圆了,所以豪杰们最后必然会离他而去。陈平也说他投靠汉王就是因为汉王很慷慨,谁不喜欢一个慷慨的领导呢?

翻翻明末的历史,不过是再次印证了韩信的话而已,对比下满清和后面的南明可以很明显看到这种差别,连真正的历史都不了解的僵化朝廷不完蛋才有鬼了。


先说结论:不早。

明末乱局是多方面的,有东林群贤衮衮诸公的问题,有士绅乡贤耆老晋商不交税卖国的问题,有小冰河时期的粮食减产问题,有野猪皮子孙后代的问题,也有卫所制崩坏士兵变成了农奴兵毫无战斗力的问题。

但是归根结底,是财政问题。

有钱,啥都好说,没钱,你跟我这儿玩儿呢?

一个国家的正常运作,依赖于财政的支持,政府都破产了,就更别提军队了。

万历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了不少钱,结果一个月不到被泰昌听信忽悠造了大半,天启好不容易有个老魏能顶住压力弄点钱,又被崇祯灭了。

老魏不是啥好人,但是好人能弄来钱吗?江南士绅都是群什么玩意儿?能从他们手里弄来钱,除了老魏,不作第二人想。

崇祯杀掉魏忠贤本身没错,错就错在他灭了魏忠贤却没有找到一个能替代魏忠贤的人,当然,以崇祯的能力和智商,他也找不到。

所以他没钱了,所以他亡国了。

打不打他都会亡国,这是个定局,毫无疑问,毕竟崇祯的智商摆在那儿。

士兵一触即溃早就没有士气了,什么是士气?就是钱。为啥李成梁、吴三桂、曾剃头、李鸿章、袁大头的部队有战斗力?说白了,说好听点那叫私军,难听点那就是拿钱养出来的能给他卖命的家丁家奴,顿顿管饱大鱼大肉、拿著比普通士兵还高的工资还从不拖欠、活著有人管死了有钱给的家奴。

士气?没钱你说个XX啊!饿著肚子、死了没人管、军饷欠了一万年,你跟他谈士气?

南迁了他也会亡国,江南是东林大本营,跑到南京他能应付的了在那里盘踞了上百年的士绅集团和勋贵集团?以他那个智商,闹呢?立马就被架空了好么?

明末之局,解无可解。


宁武关之战,本来就是水分很大。按照比较原始的说法,周遇吉并非力战而死,而是在发现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出城谈判,以自己的死换取全城百姓的生命。

《总镇周公墓表》:

「城内死亡山积,兵民自相蹂躏而不复固也,缒城语贼,以誓守斩贼头皆吾将令,无与于民,贼歆以官爵,胁以刀刃,骂不绝口。」

《宁武守御所志》:

「闯逆薄宁,丹忠力竭,挺身下城骂贼,不屈遂磔焉。」

《爝火录》:

「遇吉缒城下,大呼:『我周都督也。』自成起,揖曰:『大同、宣府,愿以累公。』遇吉大骂,自成胁以刃,大骂益厉。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

而考《崇祯长编》有关崇祯十七年条中说

「壬午,李自成犯宁武,总兵官周遇吉力战,死之。」

并没有长达数天,过程曲折的戏剧化描写,宁武坚守的时间恐怕也不长。

明季北略等则开始引入了大量细节描绘,突出宁武关保卫战的悲壮。

李自成薄宁武关,传檄五日不下,且屠。总兵周遇吉悉力拒守,大炮击伤万余人,会火药尽,或言贼势重可叹也。遇吉曰:战三日,杀贼且万,若辈何怯邪?然胜之一军皆为忠义,万一不支,缚我以献。若辈可无恙。于是,开门奋击,杀贼数千人,贼惧欲遁。或谓贼策曰:我众彼寡,但使主客分别,以十击一,蔑不胜矣。请去帽为识,见戴帽者击之,遁出战。不二日可歼也。贼引兵复进,迭战脱帽以自别,我兵大败,遇吉阖室自焚。挥短刀力战,被流矢,牙兵且尽,见执骂贼,缚于市磔焉,遂屠宁武。婴幼不遗。自成既杀遇吉。叹曰:使守将尽周将军者,吾安得至此。遗闻云:遇吉夫妇临阵,歼贼无数。抄本云:遇吉设奇制敌,每战必胜,自成惧。遇吉,夜率壮士二百,缒城入贼营,贼大败,退二十里,持半月,而姜瓖等救兵不至。三月初一,城陷,遇吉率民兵巷战,手杀数百人,力竭被获,不屈而死。

这里「大炮击伤万人」,「杀贼千人」,恐皆不实。「传檄五日不下,且屠」,对应著「遂屠宁武,婴幼不遗」。如果李自成真这么做,和大清王师没什么两样。犬清编明史的时候,说「大呼五日不降者屠其城」,「其舍中儿,先从遇吉出斗,死亡略尽」。但是语言上更加小说化,比如增加了一大段《甲申传信录》中的描写,周遇吉巷战时候,马翻了以后「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就这样还活著,还能大骂贼人,简直一活脱脱的明朝版项羽。

遇吉先在代遏其北犯,乃凭城固守,而潜出兵奋击。连数日,杀贼无算。会食尽援绝,退保宁武。贼亦踵至,大呼五日不降者屠其城。遇吉四面发大炮,杀贼万人,火药且尽,外围转急。或请甘言绐之,遇吉怒曰:「若辈何怯邪!今能胜,一军皆忠义。即不支,缚我予贼。」于是设伏城内,出弱卒诱贼入城,亟下闸杀数千人。贼用炮攻城,圮复完者再,伤其四骁将。自成惧,欲退。其将曰:「我众百倍于彼,但用十攻一,番进,蔑不胜矣。」自成从之。前队死,后复继。官军力尽,城遂陷。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城中士民感遇吉忠义,巷战杀贼,不可胜计。其舍中儿,先从遇吉出斗,死亡略尽。夫人刘氏素勇健,率妇女数十人据山巅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纵火焚之,阖家尽死。

宁武关之战以及周遇吉,恐怕仅仅是李自成东进过程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战斗过程也远没有那么惨烈。只是明军在此过程中表现实在太差,书无可书,所以部分明朝遗民才大加渲染,对周遇吉的死进行了一次加工;而犬清为了突出李自成的虚弱、不堪一击(被周遇吉的几千残兵杀伤数万,滞留半个月之久),残暴(动不动就屠城,搞人海战术,不体恤士兵伤亡),也乐于接受这种说法,于是在明史中对此进行了二次加工。


明军在崇祯十六年之后,什么时候不是在溃败。。。

穷的饷都发不出来,甚至都不能等孙传庭寻找战机。

崇祯南迁才是对的,他一个溜肩膀确实不敢有这么大魄力抵抗全天下非议。这一点上其实看崇祯挺怂的,真的不适合干大事。

干大事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而当时南迁是满朝野心里共识了,就这样崇祯还想让别人顶锅。


从时间线上来看感觉关系不大。明朝廷议南迁是在三月初四日被崇祯第一次提出来的。三月初一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也就是说在南迁还没有被公开的时候,大同、宣府就已经打算投降了。当然也存在南迁的风声被提前泄露的问题,毕竟李明睿向崇祯私下里提议南迁的时间是在正月初三。


不是~明末错综复杂的矛盾已经不是领导层「大饼画的不够大不够圆」可以接锅的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