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在中国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同时期的各国其它军校相比,就显得弱一些了。黄埔军校在战争年代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军事领域,在国民党方面,少将军官以上的师生有255人,其中上将38,中将159人,我党方面,1955年授衔时,5位开国元帅、3名大将、17名上将和中将均出自黄埔军校。政治领域,国民党方面,有何应钦、俞飞鹏、钱大钧、周至柔、陈诚等黄埔要员,我党有周董、林彪、叶剑英、徐向前等。

黄埔军校可以说是在世界军事史上昙花一现,与苏联伏芝龙军事学院、美国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下面咱们来看看各国很牛的军校:1、美国:西点军校、弗吉尼亚军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2、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3、法国:圣尔西军校

4、苏联:伏芝龙军事学院

5、日本: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振武学校

6、德国:德国国防军指挥学院、德国陆军军官学院


即使是在世界军事史上黄埔军校也是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四大军校之一!尤其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全人类事业中,黄埔军校学生作战之勇猛、牺牲之惨烈,值得吾辈永生铭记!

直到抗战胜利后,黄埔军校生仅剩1.1万人左右,而抗战前和抗战期间黄埔军校总共毕业了近20万学生,牺牲率竟达95%!这些黄埔学生并不是普通士兵,一般毕业后都会担任基层军官,即便如此都有如此惨重的伤亡,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士兵了,足见抗日战争之艰苦!民族牺牲之惨烈!

世界没有任何一所军校能像黄埔军校一样为国家培养了如此多的革命军人,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三分之二的师都是由黄埔学生担任师长,同日军作战于各大战场。在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被迫撤退时,由于时间仓促,组织混乱,部队撤退途中混乱不堪,毫无军纪可言。胡宗南在心中写到「黄埔部队,多已打完,其余自然望风而溃」,虽然说法有过偏激,可也从侧面看出黄埔学生在军队中作用可谓中流砥柱,堪为表率!

黄埔学生能在国家生死存亡之刻,面对各方面都占有很大优势的日军,唯用一腔热血以报效祖国,不惧强敌,不畏牺牲!即使是世界各大军校的学生恐怕也难以做到吧!


如果说,黄埔军校在世界政治史中影响颇为深远,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在这所军校中培养了很多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将帅,无论国共,均是如此。

国民政府方面,因为黄埔军校的建立,击败陈炯明部、广州商团,平定滇桂两军,乃至北伐势如破竹,到名义上统一中国,无一不是因为黄埔军校培养出新型的现代军队所致。国民政府军方面在后来抗日战场上的主要将领,也以黄埔将领为主,比如取得昆仑关大捷的杜聿明等。

红军、八路军、解放军这方面,黄埔出身的名将虽然远少于国民政府军队,但有几位最能打仗的将帅出自黄埔,比如林彪、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和叶剑英两位元帅则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大将中两位战功赫赫的,一位是粟裕,另一位则是陈赓,可见他们来自黄埔军校的正规教育的影响。

全世界公认,中国革命,包括国民革命,是中国社会从积贫积弱到一个强大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一次伟大的革命,可以与法国、俄国革命媲美,对世界历史影响极为深远。而黄埔军校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如果说黄埔军校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我认为这不应该从一场长期的政治和社会革命的过程来讨论其中的军事,而应该从军事的组织、训练、思想等方面的创新来考虑这一问题。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地位不应过于高估。

何以这么认为?无他,因为黄埔军校早期无论是军事理论、军事组织还是教学以及战略战术方面,几乎都是在照搬苏俄的,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中央军校搬迁至南京以后,虽然转为向德国学习军事,但也不过以照搬为主。不必过于抬高其地位。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

在当时,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一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则是校长。军校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军校。同时,军校以挽救中国的安危为宗旨,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精神,锻造出一支新型的军队,培养出一大批军政人才,在打倒军阀,抗日侵略等战争中下了赫赫战功。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学校停办,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若包括台湾的凤山陆军军官学校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共计有41386人。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和将领都是出自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黄埔军校英才汇聚,群芳荟萃,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黄埔军校,是近现代中国军事家的摇篮。在中国20世纪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指引著寻找「信仰」的人们,砥砺前行。


黄埔军校是一手由孙中山先生创办起来的,孙中山先生任校长一职,蒋介石、李济深为副校长。1924年举行陆军军官开学仪式,孙中山先生讲到:「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同时黄埔军校也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当然我们来说说它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它在我们中国军事史上有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与黄埔军校同时期的著名军校有苏联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的西点军校。在当时也文明天下。

在政治领域黄埔军校有著不可忽视的的影响,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曾任教授部主任等。

黄埔军校在世界军事史上有著其独特的一面。

大家好,我是小六,有不同想法的欢迎留言!




在中/国近代史,黄埔军校的地位无与伦比。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它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五个元帅,三个大将,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

但是,公平地说,黄埔军校主要是在政/治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单纯考虑军事,黄埔军校其实就是一个军事扫盲班,其军事底蕴是很薄的。

世界真正以军事为主导的军校,莫过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军校,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前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德国的慕尼黑军校,日/本的陆军大学。


黄埔军校在近代军事史中,培养了大批将领,国共双方共同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无论是在推翻封建王朝,还是在抵御日本侵略中都表现突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