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作者: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

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阴法唐将军的西藏往事

“进藏建藏”的“老革命”(1951~1978年)

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初的1950年12月,中共西藏工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解放西藏只是我军的第一步任务,而长期建设西藏则是党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军的长期任务。当年进军西藏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8军和西北、青海、云南、新疆等几路进藏部队的许多老革命,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进步,自觉地献身西藏的建设事业。

口述实录

阴法唐:1922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50年,时任18军52师副政委的阴法唐随部接受了进军西藏的任务,当年10月在兄弟部队配合下解放了西藏昌都。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后,他先后任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书记兼西藏江孜军分区政委、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1980年,他第二次进藏工作,出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政委、西藏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前后连续在西藏工作22年。他在主持西藏工作期间,成功抵制了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对西藏的渗透和破坏,维护了西藏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艰苦的十八军进藏路

西藏工作60年的历史可以简单分为这么几个时期:第一是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第二就是签订协议和平进军,实现十七条协议的其他部分,和平进军也是其中一条,在那时,维护执行协议是最重要的;第三个时期就是平叛和改革,平定西藏叛乱和西藏民主改革;第四,就是改革开放,西藏的改革开放应该从1980年算起。

先说第一个时期,争取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解放了大陆其他地方,就必然要解放西藏。但是,要解放西藏难度比较大。难度大在哪里呢?气候那就不用说了,冰天雪地,冻得你半夜里哭。手伸出来一拿钢钎,可以把皮粘下来。其次就是交通不便。交通不便,大军行动就困难,给养供应就很麻烦。人要吃不饱饭就很难作战。

另一个就是民族宗教问题了,特别是受宗教控制的地方,困难更大。所以工作不能盲目,要慢慢来,不能像解放其他地方那样。当时中央非常慎重, 1949年10月13日,中央就把解放西藏的任务交给第二野战军,就是西南军区了。二野解放云贵川康藏,这些地区都是最晚解放的,西北解放早,西南解放晚。毛主席本来打算让一野来承担(解放西南任务),后来彭德怀调查后觉得困难很大,光准备工作也得两年。于是毛主席决策,既然西北(野战军)进藏困难,那还是西南(野战军)进藏。1950年1月2号,正式定下来由西南(野战军)进藏,主要是18军。

进藏确定了,那用什么方式解放西藏呢?当时就想用和平方式,就是想办法派人去西藏劝和,那时候走几条路线,一个是中央直接做工作,当时是外交部,那时候印度在北京建使馆,我们去做他们的工作。在印度的大使馆直接找西藏的代表团谈。部队在前进过程中直接做工作,这是第二种。第三种办法就是派人去拉萨,总共派了4次。从青海两次,从西康两次。他们不但不来谈,还训练部队,买武器,调兵遣将,把部队调到金沙江阻止解放军。我们忍无可忍,已经没有办法和平解决了。所以不得不以战求和,以战求进,就进行了昌都战役。

1950年10月6号发起战役,24号结束,差不多十九天的样子。我带一团,一个骑兵侦察连、一个炮兵连。从西康过金沙江到西藏,到了西藏再往北走,出西藏到青海,又带上青海的一个骑兵支队,那是属于一军的,专打圈子,从青海转到昌都以西,这不就堵住他们了吗?昌都的部队比较多,都是主力,只有昌都以南的一个团起义了,有的往西跑,让咱们堵住了。咱们正面和侧面的部队19号进入昌都,在城内俘虏两百来人。整个昌都战役消灭敌军主力5700多人。

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

有人问,你们在西藏八年都没有搞改革,你们在干什么呢?那事情可多了,协议是纲领,必须执行。具体工作,一个是统战工作,上层统战,尤以达赖为主。反帝爱国统战,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是西藏人民的敌人,这是大工作。第二就是影响群众工作,为什么叫“影响群众工作”呢? 一般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启发教育群众。而当时西藏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反对封建主义。《白毛女》的电影,我们带的有,但不放。放了,大家都要抓黄世仁,这怎么行呢?暂不进行阶级教育,更不进行阶级斗争。我们放布施给喇嘛尼姑,免费看病,办学校,救灾,修路,放农贷,让农奴有种子下地。开始全是无偿的,后来是很低的利息。其实,当时大的工作还是要经过上层,先要让上层同意,他们不同意不能搞。有农奴白天得了农贷,晚上就给农奴主送去了,觉悟没起来,还在人家控制下。但是,慢慢就变化了。

我们52师进到拉萨以东地区后,我和副师长陈子植率领一个访问团在拉萨东南,沿尼泽河和雅鲁藏布江畔入乡问俗,体察民情,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统战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和十七条协议,加强和群众的联系。可群众一听说部队来了就跑了,因为群众也不知道共产党、解放军是怎么回事。虽然他们跑了,可我们的文工队还是郑重其事地化好妆,敲锣打鼓地演节目。一会儿,个别胆子大的先来了,站在周围看节目,发现解放军并不像西藏反动政府宣传的“共产党吃小孩,黄头发,绿眼睛,像鬼一样”,而是待人很亲,就打消了顾虑。这样群众慢慢地都回来了。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拜访宗本(县长)、贵族、头人,到群众家走访,给他们看病,帮助群众做事,很快就同藏族群众打成了一片,搞好了关系。就这样,我们一共走了九个宗溪,也就是九个县。经过这些工作,藏族群众了解了共产党和解放军,对我们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过来:从害怕到不害怕,从对汉族隔阂很深到慢慢地消除隔阂,从对汉族歧视、另眼看待到称“新汉人”,多数上中层人士还积极对部队进行支援。最后,他们认为解放军是亲人,是毛主席派来的“菩萨兵”。

正是我们党和部队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让饱受压迫剥削的农奴、奴隶以及其他贫苦农牧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牲畜和其他财产,有了自己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开辟了西藏社会发展的新篇章。直到现在,西藏的老人们还特别怀念18军,对18军的官兵们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懂藏文,群众真正把你当亲人

1982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欢迎有志青年到西藏来》的文章,很多大学生、大专生甚至已经参加工作的人都纷纷来到西藏工作,有的至今仍然留在了西藏。但是这个办法还是不够,于是又从内地调人才。我任第一书记的时候,西藏就已经有三四千大学生了,他们中间现在都有人任市委书记了。

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援藏干部的思想中,会觉得我们是来援助你们的。过去的长期建藏干部,则是抱着共同建设的想法。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思想很好的援藏干部,肯吃苦,想在三年五年内为西藏做出更大的贡献。其实从说藏文也可以看出差别。以前学藏文都是一项必修的课程,现在专门学习藏文的援藏干部已经很少了。因为援藏干部只有三年,而且机关中的藏族干部大部分会说汉语,因此很多援藏干部觉得不学也没什么。如果懂藏文,那就不同了,那样群众会更加把你当亲人,会跟你说心里话。

刚开始的建藏干部有很多后顾之忧,比如回来如何安家,还有孩子的教育和工作问题等,第一批建藏干部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过得很苦。而现在的援藏干部基本上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什么都给你安排好了。所以希望新时期的援藏干部还是要多发扬“老西藏精神”,对比前人,多克服些困难。(人民论坛后方编采组)

采访札记

联系阴老之前,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一是因为老人是功勋卓著的将军,二是因为自身对西藏的历史了解地还不太扎实,三是担心88岁高龄老人的身体能否接受采访。在打电话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也看了关于阴老的采访报道。特别注意到一条,他曾经很严肃地纠正采访记者:“你们要叫我‘阴书记’或者‘阴法唐同志’,不要叫我‘阴老’,我还不老呢。”于是拿起电话时,很客气地说了声,“请问阴书记在吗?”尽管电话里杂声很多,但那边的声音高亢有力,“请问您是哪里?”当下我心想,这肯定是阴老的秘书或者警卫员,报上单位后,顺便说了句,“我想采访阴书记,不知书记能否听电话。”于是那边直接回复“我就是”,电话这边的我一愣,连呼没想到。

采访过程中,阴书记家里的电话不断,从1998年10月,阴书记从二炮副政委岗位上离休后一直住在北京,但他的心依然在西藏。只要是与西藏有关的事,不管什么人来邀请,他都一定会参加,于是离休的生活相当忙碌。他说起西藏来,总是如数家珍;看到西藏的东西,就异常兴奋;想起西藏的山山水水,就眼含深情。一听说我们要去西藏做援藏干部系列,特地叮嘱我们去西藏的注意事项,回来之后再和他多多交流在西藏的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