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悟空小秘书」邀答。

杜牧的《过华清宫》本是组诗,一共写了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其三】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这三首诗都是在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特供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括,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

一般来说,这一组七绝里,流传最广,赞誉最多的是第一首,还曾入选了语文课本。这里一水就简要说说第一首的赏析吧。

要读懂这样的怀古诗,得先读懂作者是怎样的人。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爷爷杜佑还曾经当过大唐的宰相,封岐国公、太保、太傅,绝对的豪门之后,官宦世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最为擅长,尤其是咏史抒怀之作,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堪称晚唐诗坛的泰斗人物。

杜牧政治才华出众,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但终其一生,杜牧也没能像其爷爷一样获得朝廷的重用,只在员外郎、外放刺史等官位上起伏,生命最后几年才回到皇帝身边做了个中书舍人(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负责起草诏令等工作)而已,所以杜牧常自负空怀济世之才,诗文中多有针砭时弊之作。

回到诗作本身:

《过华清宫·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话翻译全诗: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户依次打开。一骑快马驰来掀起滚滚烟尘,杨贵妃见此欢心一笑,普通人却不知道这是从南方给贵妃送来了荔枝鲜果。

这首诗里有两个地名:华清宫和长安。

华清宫在长安之侧的骊山之上。据《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故而诗中有「长安回望绣成堆」之句。

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以京城长安之侧的华清宫为二人享乐的行宫。这一点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也有提及: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样一互为印证,作者暗讽先帝唐玄宗贪图享乐,疏离政务,劳民伤财的意图就很明白了。

这首诗的写作技法赏析

杜牧是晚唐之人,安史之乱之后才出生,当然没亲眼目睹过驿骑专程为杨贵妃快递荔枝的场景。不过作为接触过大唐政治顶层的官宦世家,肯定还是比常人更知道一些宫闱秘闻的。

这首诗,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先给读者一个开阔深远的骊山大场景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大唐江山之锦绣壮美,语意双关。

接著,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一道接著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著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几个镜头包蕴著诗人精心安排的剧情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结句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至此,前面三个「为何」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看似不相关的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了有情节、有场景的一体了。

整首诗,几乎都是以白描的笔法在写场景,作者没发一句议论。但通过不寻常的气氛渲染,这么大的排场,这么急切宾士的驿骑,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博妃子嫣然一笑。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便已显露无遗。甚至,有点文史知识的读者也不难由此联想到与此荒唐之举极为相似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时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赶来救驾。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最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结束了西周时代……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华清宫在陕西省临潼县城南的骊山之上。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把温泉引入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包括长生殿在内的大批殿台楼阁,并改名华清宫。唐玄宗每年都要携带杨贵妃及部分宠臣到这里游乐,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方止。《过华清宫》 的 「过」字,作 「至」或 「访」解。这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之「过」 字用法是一样的。

起句就写登骊山往访:「长安回望绣成堆」,意谓登上山腰,回望长安,只见宫殿巍峨,市井繁华,甲第良宅无数,处处是明池修竹,真是花团锦簇,宛如锦绣成堆。为什么登骊山而要回望长安?一是出于畿辅之地的登山习惯,一是为了揭示唐玄宗的奢靡之心,荒唐之举。

次句才落笔眼前:「山顶千门次第开」。这是只有仰望山林宫殿才能看到的特有情景:山林宫殿,外低内高;从内向外,千门层层,按照「次第」而打开了。如果不是山上宫殿极多,是绝对看不到「千门次第开」的;如果是平地宫殿,更绝然不会见「次第开」之情景。

以上两句,都是从大处著笔,通过长安与骊山的景色来揭示唐明皇的奢靡之心,荒唐之举的。接下来由泛写改为特写,诗人一笔而写出两个特写镜头:「红尘一骑妃子笑」。宫外而望,一名专使,身骑驿马,由远而近,风驰电掣地向骊山疾奔,身后扬起团团红尘。宫内而望 「妃子笑」 了。杨贵妃因何而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无人知」,说明事太出奇,让人想都不敢想,也想不到。「荔枝来」三字,才点出事情的原委和真谛,这就是《新唐书·杨贵妃传》上所说的,「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递,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史载,为传到新鲜荔枝,星火急进,人马死者相望于道。真是为吃上 「风枝露叶如新采」的鲜荔枝,「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苏轼《荔枝叹》)。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上。」这首绝句,高妙处就在于构思宏博而精深,语言含蓄而通俗,不见半句批判之语,著笔处却处处批判讽刺。如第一、二句,明明是写唐明皇的奢靡,却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二景出之;三四句明明要批判唐明皇的荒淫好色和杨贵妃的侍宠骄横,而诗人却只用了「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镜头。真正是做到了不动声色,不著议论,不借故实,放得开,收得拢,出语自然,含蓄天成。


你喜欢杜牧的哪些古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著你我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过华清宫》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

站在长安城,回望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雄伟壮观的行宫,这时候一重又一重的宫门次第打开。一匹快马加鞭而来,进入重重宫门,宫内妃子笑声嫣然,喜上眉梢,没有人知道,那骑快马,原来是带来了妃子最喜欢吃的荔枝。

【赏析】

这首诗歌是杜牧在经过骊山华清宫时候有感而发所作,华清宫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是史上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与杨贵妃洗澡和作乐的地方,后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对这个地方进行过创作,有诗歌,有赋什么的。而杜牧这首,更是脍炙人口,就一「荔枝」事件,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贵在含蓄有深意。杜牧的这首诗,就尽情地展现了含蓄之美。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而这个「妃子笑」是大有来头的,周幽王为博得妃子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后导致国破身亡。所以,一看到这个「妃子笑」,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周幽王这件事,也就明白了唐玄宗的荒唐之处。

整首诗歌,我们看不到华丽的词藻,没找到任何典故,也没有经过刻意的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杜牧写诗写的非常好,但是为人特别的风流,当然才子风流无可厚非。在政治上他却刚正,不仅志向远大,而且敢于针砭时事,这首过华清宫就是一首政治诗。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中晚唐的诗人都非常感兴趣。杜牧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题材。

整首诗就像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人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人骑马飞奔的景象。

当时的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蜀中进贡的荔枝,但是如果大批量的运往长安,荔枝就会变质,但是如果少量的话,根本不够贵妃享用。那么只好由人日夜马不停蹄的护送。这件事情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不会是空穴来风。

唐明皇一方面将李唐王朝推向了高峰,一方面亲手毁掉了李唐王朝的根基。

这首诗从侧面描写了唐明皇时期的那种奢华的生活。写法高明,不愧为千古名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的名篇《过华清宫》,换个通俗点的名字《一个荔枝引发的故事》,可能就好理解多了。

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上。问:这个宫是干嘛的?答:此乃唐玄宗与杨贵妃游乐之所!作为御用游乐之地,那当然是高大奢华非同一般的。你看作者如何去写的:长安回望绣成堆!一个「绣成堆」,便把骊山上东绣岭、西绣岭都写了进去,风景突兀奇绣,美不胜收,正乃游乐之圣地!

故事是这样的:这一天,在这绣成堆的美景圣地,山顶一重重,足足上千重之多的大门,忽然「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此处省略一千个「咔嚓」)全都一扇接著一扇,隆重无比地次第打开!作者用「千门」这个夸张的虚数,来为我们精心铺展开一个盛大的排场。按照这思路,沿著这套路,我们不禁会想,肯定是有什么比骊山还大的事情,要石破天惊地隆重发生了!会是什么事情呢?

大家接著往下看:一骑红尘妃子笑!我去,这么大的排场,却不过是「一骑」到来而已!诗人用「一骑」来对应前句的「千门」,突出了一种荒谬、荒诞之感。「雷声大,雨点小」,就仿佛吧,在人山人海的鸟巢体育馆,千万双眼睛盯著舞台中央,突然出现在光柱里的却是一个推广收款码的,问大家:大哥,要不要收款码挂牌?免费的!我们不禁要惊掉下巴了:这么大排场,这么大的舞台,最起码也应该是个什么天王巨星来开演唱会吧???但是呢,诗人就偏偏摆了这么大排场,在我们翘首以待的急切之中,仅把「一骑」放到了「舞台」之中,用聚光灯给他打上光,让他够突出,以来让我们看到这么多么荒谬。我们可能会觉得:我去,什么玩样儿?但是诗人紧接著把「妃子笑」摆到了我们眼前:你们觉得什么玩样儿,但有人就愿意看到这个,笑得好开心,花枝乱颤呢!嘻嘻……

于是我们接著看下去吧,既然能让妃子笑,说不定这「一骑」真带著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诗人准备卖个聪明,准备以小见大呢?

「无人知是荔枝来」,真的,看到这句,让我们一起来说「我去」吧:根本没什么大事儿,不过是送个荔枝进来,简直是暴殄天物,浪费这么大排场!「一骑」飞奔而来,至少不应该是出现了什么大事,比如敌国入侵,战况吃紧?你吃个荔枝,有必要搞这么大排场,搞这么高调,搞这么奢侈?

感觉全诗最好的一句,最深刻的一句便是「一骑红尘妃子笑」。这句,包含了全诗的第二处对比:送荔枝的快马加鞭,飞尘滚滚,而杨大贵妃却巧笑嫣然,快乐地做著她的「四大美女」之一。据说,在没有顺风快递的那个古时候,每年为了给杨大贵妃运送荔枝,多少无辜生命都累死途中。你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知道吗,杨大贵妃?

当然了,通过「一个荔枝引发的故事」或者「一个荔枝引发的事故」,诗人更大的野心,是讽刺统治者荒谬奢腐的生活!

我唐有统治者如斯,一个「荔枝引发的故事」注定要以悲剧收场——我觉得这是诗人要感慨的。


这首诗其实是红颜祸水论。诗从文学上讲是很好,渲染一个细节,以小见大,又是次第开,又是一骑,又是妃子笑,画面感很强,如同一个长镜头跟随主视角动态捕捉讲了一个故事,但论点既不新鲜,又迂腐、浅薄、错误。诗中妃子笑暗指的烽火戏诸侯同样错误,那根本不是史实,诸候天各一方,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点赶到而造成混乱场面,烽火戏诸侯不过是周平王对周幽王泼脏水罢了,同样,安史之乱与杨贵妃没有任何关系。唐朝疆域太大,超出了当时经济、军事、交通的承受能力,不得不建立节度使制度,节度使统管一方兵马财政,且用的都是异族人,日久必有人生乱,忠于大唐的虽是多数,但必有一两个安禄山、王禄山、马禄山出现,盛唐的强大已埋下其灭亡的祸种,此盛极必衰之理也,历史上的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今天的美国,莫不如此。


这首诗是《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例,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

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作咏史诗,用鲜明的史论笔法,通过追忆昔曰辉煌来抒发末世的感伤,寓褒贬议论于诗味之中。他极大地发挥了绝句诗体的妙用,创造出许多「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优秀作品。《过华清宫》就是其中之一!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而且是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绣成堆」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使人心旷神怡!而接下来的「千门开」「一骑来」「妃子笑」都与这种美有了强烈的冲突!猾天下之大稽!国之大事,民之幸福,竞与这千门,一骑,一笑息息相关!可悲,可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