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比重男轻女更可怕的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下诞生的衍生物——“扶弟魔”。她们有一种认血缘不认婚姻的态度。以及她们背后还有一个教她们“亲家均贫富”思想的吸血鬼父母。

  刘妮就一个地地道道的“扶弟魔”,她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一个思想:

  “弟弟是家里唯一的血脉,你们血浓于水,所以你要不由余力的对他好,帮扶他。”

  父母工作忙,弟弟基本是她一手带大,既当姐又当妈,放学了连作业都来不及写,就要喂弟弟吃饭、给弟弟洗澡。

  高中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医专学校。那时候年轻,对爱情也是抱着懵懵懂懂的态度,交了一个男朋友,对她很好。但是父母知道后,就极力的搅黄了他们的恋情,原因是男孩家境不好,将来帮不了她弟弟。

  刘妮伤心一段日子后,也坦然接受了。之后在父母安排下,认识了程庆。程庆父母是开纸杯厂的,家里条件不错。但是程庆年轻时候调皮捣蛋,跟人打架,被人打断了腿,成了个跛子。

  刚开始,刘妮是百般不愿意的,但是架不住父母苦劝,勉强同意了。条件是程庆家要拿出20万彩礼给弟弟娶媳妇用。鉴于自家儿子的情况,程家父母也就同意了。

  02

  刚开始结婚,程庆对刘妮还算不错,基本要什么都有求必应。所以也养大了刘妮的胃口。每次回娘家都是大包小包带着,后来更是在父母的唆摆下,一次次往娘家拿钱,补贴父母和弟弟,从最初的的几千,到后来的几万,甚至一力承包了弟弟的所有费用。

  即便婆家再有钱,也禁不住刘妮这样补贴,没两年,婆婆就开始对她不满了,丈夫也不像从前那般护着她了。她在娘家大倒苦水,父母却告诉她。

  “你老公肯定在外面有人了,钱方面你得抓一手是一手,怎么讲,娘家都不会亏待你,但是夫家就说不准了。”

  刘妮一时脑热,还真信了父母的话,不仅没有悬崖勒马,还变本加厉。弟弟结婚的时候,父母卖了唯一一套住房,给弟弟付了首付。为了怕父母跟新媳妇住一起受委屈,刘妮转了老公账上的款,给父母买了一套房养老。

  程庆一家知道后,气得不行。夫妻关系也一度降到零点。其实,这时候,程庆对刘妮还是有感情的,只要刘妮认个错,改一改“扶弟魔”的毛病,这事也就揭过去了。偏偏刘妮不知悔改,以势要掏空婆家,均富娘家的态势,终于将他彻底惹恼。

  03

  程庆提出了离婚,刘妮也爽快的答应了。刘妮当时的想法是:没了你,我还有娘家。

  但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信赖的娘家人,在她离婚后,却处处表现出嫌弃。因为给父母买的房还没交房,就搬过去和弟弟、弟媳一起住,结果父母嫌弃她在家白吃饭不干活,弟媳本就刁钻古怪,跟她脾气又不对付,好几次都吵了起来。弟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他跟刘妮提议,让她搬出去住。

  后来,更过分的是弟弟做生意失败,欠了大笔钱。刘妮爸妈揹着她偷偷把养老房卖了给弟弟还债,弄得她彻底无家可归。

  那些年她一个女人,离了婚,在外面孤苦伶仃,四处漂泊,娘家人不仅没有任何帮扶,甚至还时不时变着法找她要钱补贴弟弟。对于当时的困境和绝望,她现在依旧历历在目,她说:

  “我没想到我一手带大的弟弟会这么对我,我爸妈只知道顾着弟弟。说实话,当时真的很伤心,也算看清了吧。这些年掏心掏肺,弄散了自己的家庭,到头来却自食恶果。”

  不管是兄弟还是姐妹,从我们长大成人的那刻起,便是作为社会上的独立个体存在,这也表示我们的人生将由自己负责。无底线的忍让和付出,只会滋生贪婪。

  所谓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名义上是亲人,实际上是打着“血浓于水”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这样不仅是损害自己小家庭的利益,也养成了一个不思进取的“吸血虫”。因为这样家庭出来的弟弟们大多好吃懒做,没有什么出息,最关键的是他们还不懂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