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妈

  图 / 网络

  如何与孩子沟通一直都是最为困恼爸爸妈妈们的问题之一,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与你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该怎么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呢?首先你需要明白: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你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就拿逛商场这件事情而言,你放眼完全是琳琅满目的各类衣服包包,是熙熙冉冉热闹的人潮。但是如果你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看过去,却只能看见一条条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高度不同,眼前的景色也大不一样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和孩子的沟通上也是一样的,往往爸爸妈妈们只有蹲下身体,才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听到孩子们所听到的声音。孩子和大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仅仅站在大人的角度,就很难明白孩子的喜怒哀乐。

  所以每次有妈妈会问我,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时,孟妈就知道她肯定只会从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动,间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真正想要和孩子沟通,首先要学会蹲下,别小看蹲下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里面的却藏着与孩子沟通的大秘密呢: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无限的关爱。”对于很多成人来说无法体会当下孩子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并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眼中所处在的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孩子在3岁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后,也有自己的自尊,希望得到尊重,也想模仿大人交流沟通,所以蹲下这个动作,在孩子看来就是和自己平视,拉近了关系和距离,孩子才不会感到害怕,更便于沟通。

  和孩子平时沟通时,如果能够蹲下,孩子有和成人平视的机会,能够不那么压抑和害怕,也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更愿意倾诉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蹲下来和孩子沟通,不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也更能够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对父母更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比起孩子闹情绪时对着孩子吼叫,或是一通乱哄,蹲下和孩子平视沟通更能够提高沟通效率,让孩子接受度更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小的孩子,平时都是仰视大人的,但是当大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时,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大人很重视他。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将十分阳光健康,积极向上,无论在哪方面都会表现得更加自信。

  很多家庭都是名义上的民主,实际上是一票否决制。父母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高压政策」下,孩子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内心是抗拒的。那我们不妨换一种沟通的方式。

  如果父母蹲下来,孩子就能感觉到和父母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时,父母说的话孩子更容易接受,所以沟通有效率可以达90%以上。孟妈就亲身经历,站着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总是不自觉的避开视线,而蹲下了,孟子就会把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对父母而言,克制自己的情绪,用温暖如春的语气同孩子讲话,理解孩子,换位思考,倾听孩子心声,这也是一种进步和成长。

  简简单单的一蹲,是不是很有魔力呢?

  孩子犯错的时候

  一旦孩子犯了错,就棍棒相加,大打出手,或者一通臭骂,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面对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孩子,家长不妨收起爆脾气,蹲下来,看着他,倾听他的心声。教育的过程中,“疏”比“堵”更需要智慧。

  孩子哭泣的时候

  自我认知能力差,用哭闹的情绪来实现自我要求是孩子们常用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果父母被这种情绪左右,肯定会烦躁和困惑。这个时候,别让这些负面情绪反作用在孩子身上。尝试着蹲下来,拥抱和安抚孩子,等孩子情绪安稳下来,再针对性地帮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磨蹭的时候

  日常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往往出门的时候,孩子会很磨蹭,很多父母急也急不得,越骂孩子越慢,怎么办呢?不如换一种沟通方式,和孩子面对面,夸夸孩子:“今天咱家的小公主选衣服很有眼光呢。”你会发现,孩子的动作会立即快起来了。

  孩子害怕的时候

  作为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能依赖的人,在孩子脆弱无助害怕的时候,父母应该成为他的保护伞。蹲下来,抱抱孩子,和孩子聊聊天,或者讲讲传说中英雄的故事,让孩子在你身边慢慢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冰心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美丽。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孟妈相信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一定会让你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一下就听话懂事了呢。

  -END-

  孟妈

  90后“小鲜妈”,爱生活、爱分享,爱孟子也爱孟子他爹。笔耕多年,积累了近70万粉丝,和各位宝妈分享最新最潮的带娃姿势,科普最酷最有趣的母婴内容。

  2019 / 03 / 21 星期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