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以「太祖遗训」起兵靖难,三年内直达南京城下,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身死,朱棣于次日继位,史称「永乐大帝」。

在靖难之初,虽然朱棣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但他以藩王身份反抗朝廷,本就处于劣势,而建文帝这边,效忠正统地位的人也不在少数。

守卫开平的宋忠

为了防止燕王造反,朱允炆上位不久就安排了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掌管北平的钱粮,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指挥使,都督宋忠屯兵开平,监视北平。

燕王起兵,用计诛杀张昺、谢贵,张信倒戈燕王,协助他拿下北平,而宋忠退保怀来。1399年的怀来之战,是燕王朱棣的祭旗之战,而宋忠就成为燕王的祭旗之人。

宋忠本来用计骗部下,说他们的家人已经被燕军杀戮殆尽,想要以此激起怀来守军的士气。可此计被朱棣识破,在攻怀来时特意挑选了怀来将士的家人作为先锋,结果守卫怀来的将士一看:原来自己的家人都还活著,于是倒戈相向。

宋忠始料未及,和怀来都指挥彭聚、孙泰全数被杀,朱棣完全消灭了北平周围的建文力量,建立了稳固的大后方。

镇守济南的铁铉

朱棣在南下途中,曾遇到两个啃不了的硬骨头:济南和徐州。铁铉就是镇守济南的主将,同时他也是洪武朝留下来的将领之一。

由北平到南京,若是走济南的话就可以很快到达,可就因为铁铉守在济南,迫使朱棣不得不绕道行军,从保定绕道徐州,白白多走了路。铁铉在济南,曾以诈降之计骗到了用兵如神的朱棣,甚至差一点就让他折在济南了。

朱棣对铁铉,除了绕道而走,避其之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朱棣攻下济南,是等到南京城陷,朱允炆自杀之后,在朱棣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举全国之兵围攻济南。最后济南城破,铁铉被俘,处以凌迟极刑。

游击战神平安

除了驻守城池,抵御朱棣前进步伐的将士之外,也有不少和朱棣打游击战的,平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平安多次跟随朱棣攻城略地,对他的战术战略可谓是了如指掌。

朱棣不敢轻视平安,每每亲自出战,可以说有平安的地方则有朱棣,可朱棣虽然多次征战,但结果基本是战马受伤、弓箭见底、宝剑断折,三番五次差点被平安斩于马下。

从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作为死敌和劲敌的平安每次都能让朱棣陷入绝境,甚至到后来,平安战败被俘,还胸有成竹地说:「臣杀殿下,有如摧枯拉朽」。朱棣也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实情。之后平安被平平安安地送到了北平监管起来,永乐七年,平安自尽于北平家中。

除了以上三位将领外,建文帝朝忠心而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数:耿炳文、盛庸(和平安齐名,多次打败朱棣)、徐辉祖(徐达长子,号称「超级预言家」,曾预言燕王会反和朱高煦会反,被朱棣囚禁至死)、暴昭(清官,和铁铉一起筹划对燕战略,最后被朱棣残杀)等等。

朱棣以藩王身份反抗朝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