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得罪人,以和为贵」等方面的文化沉淀,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企业管理中也不免出现「老好人」式管理。这些管理者看上去就像水,表面上温和,很容易接近,但是一旦被重用,就可能把整个团队带进沟里,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预估的。

对于「老好人」式的管理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理想化的去做事,当团队面临压力出现分歧之时,如何指出问题,如何说「不」,对他们来说非常难,当这种「好」发展到极致,在团队中就意味著「无原则的妥协」,这种做法不利于团队的发展。

「老好人」式的管理者是不称职的,他们无法公正的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管碰到什么事,哪怕是违规违纪的事,习惯性的搞平衡,赏的不欢不喜,罚的不痛不痒,结果做出成绩的人不高兴,受到惩罚的人也不在意,最终严重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

赏罚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奖励得当,可以激励整个团队的人,如果惩罚得当,可以警戒整个团队的人。作为管理者,只有做到有效切实的奖惩,才能维护团队的纪律。

1、奖惩要公平公正

保持公平、公正是奖惩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管理者需要以客观、公平的心态来处理问题,如果员工感觉到不公平的待遇,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奖惩反而取得反效果。奖惩标准一旦执行,就必须一视同仁,不可因人而异。

积分制管理体系设计了一套奖扣分的体系,企业的奖扣分标准针对所有人,对于工作或行为上有良好表现的都可以给予奖分,而对于违反规定、工作中犯错或者有不好的行为,不管是谁都会进行公正的积分扣除。同时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奖扣分任务,没有达到标准管理者也会被扣分,避免管理者只奖不扣或者只扣不奖。员工自己也可以查看自己的奖扣分事件和积分排名,对于有问题的也可以及时反馈,保证员工享受公平的待遇,做到奖扣能够让员工心服口服。

2、奖惩要及时有效

奖惩制度的执行需要及时,该兑现的要及时兑现,不要让团队成员等的时间太长,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否则容易「失信于民」。尤其是奖赏,拖的时间太长,错过了激励期,奖励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在积分制管理中,员工每完成一项工作,每一次好的行为在当时就可以得到积分的认可,而员工表现不好的也可以及时给予扣分的信号,让员工在信号的作用下改正错误,规范自己的行为。奖扣分事件审核通过后,员工自己也可以查看。将员工的积分与福利待遇挂钩,员工的积分越高,得到的福利也就越多。通过积分排名,企业的福利待遇向高分人群倾斜,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做到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实现奖赏的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3、奖惩要有主有辅

惩罚员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员工知道对与错,起到提醒员工的作用,让员工有错就改。适当的奖励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而过度的惩罚则让员工丧失信心,激发逆反心理,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积分制管理以奖分为主,扣分为辅,大部分是奖分,甚至还可以只奖不扣,处处体现对员工的认可。例如员工参加会议的有奖分,而没有参加的也不扣分,主动做事的人会有奖分,没有做也不扣分。做到正向激励员工,同时也能拉开员工之间的差距。而对于员工在工作中犯错、违反规定等不好的行为用扣分向员工传递信号,起到警醒的作用。扣分的数据在整体中占比较小,也不直接损害员工的利益,同样可以起到让员工改正错误的作用。

「老好人」式的管理只会让团队变成一潭死水,管理者保持一颗公正之心,赏罚分明,这样才能很好的激活团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