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是说,大约有上亿慢性肾脏病患者,而且分布于各个年龄段,其中不乏年轻人!而慢性肾脏病发展至最后阶段,肾脏功能完全衰竭,即所谓的「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CKD):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CKD。

肾病的几大误区

  • 尿中泡沫就是蛋白尿

如果尿中有蛋白,尿液就会起泡,久久不易消散,但无蛋白质的尿液,有时也会起泡,但一会就消散了,因此尿中有泡沫,最好查个尿常规。

  • 尿频、腰酸=肾病

肾病,特别是肾炎,可出现腰酸,但一般不会腰痛,大部分腰酸、腰痛是腰椎的问题,肾病不一定尿频,但可以出现夜尿增多,有尿频要考虑肾病,但如果尿频、腰痛一起出现,尿路感染可能性更大。

  • 肾亏是否等于肾功能不全

肾亏即是中医所说肾虚,与西医的肾功能不全不是一回事,当然肾功能不全可以出现肾虚的表现,肾虚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或者只是亚健康状态。

  • 吃肾补肾

吃肾补肾不适合所有的肾病情况,对于肾功能好的肾炎病人,补充动物内脏是有好处的,但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会使肾功能恶化的。

  • 下肢浮肿就是肾病的表现

下身浮肿首先考虑肾脏是否出了问题,可以查个尿常规,但心脏、肝脏有问题的话,也会出现水肿的。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朋友,出现水肿,大部分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如何保护我们的肾脏?

  • 健康饮食,尤其是低盐

肾病患者最常提起的饮食注意点就是「清淡」。吃得咸与肾脏有关,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人类长期处于缺盐的状态,使进化带给我们「重口」的饮食喜好,这使得我们需要在「美食」和健康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年轻人特别要注意,大量外卖给「低盐」饮食带来巨大的挑战。据统计发现,我国每人每天食用盐的量高达10克左右,远远的超过了健康人的标准6克以下的食盐量。

图片:unsplash
  • 重视体检,关注血压

再再再提醒一遍,年轻人的肾脏病,很多是「沉默的杀手」,可以没有水肿,没有所谓泡沫尿,没有腰痛。所以体检非常重要,尤其是体检中的尿检和血压,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的异常情况。千万不要嫌麻烦而忽略尿检,觉得自己身体棒棒的,就马虎对付。甚至遇到有些时候,肾脏出了严重问题,回头再翻以前的体检报告才发现早几年肾脏就已经发出了警告。

  • 适量运动

久坐不动的危害已经为多数人熟知,「三高」都是肾脏病的高危因素。而肥胖本身也可以造成肾脏损伤。

但很多人不注意的是,「逞能」式的过度运动同样可能造成肾损伤。常年不运动,一朝觉醒,就希望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弥补回来,这并不现实。

  • 戒烟以及避免二手烟

吸烟会导致肺癌,这已经深入人心。吸烟的危害仅仅这么简单么?当然不是。研究显示吸烟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增加,导致肾脏进行性损伤,表现为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到了肾功能不全的程度。烟中有超过4000种肾毒性物质,如尼古丁,铅,镉等重金属。

在公共场合不吸烟是对他人健康的基本尊重
  • 作息规律少熬夜

熬夜是对肾脏直接的伤害,因为肾脏的功能是排毒和过滤有害细菌,向楼上所说的这个时候需要排毒如果还要熬夜,必然十体内毒素不能排出,长期积聚势必体质下降,肾脏功能就会损坏损害脏器的自主节律,对肾脏的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

图片:unsplash
  • 多饮水不憋尿

大多数的我们没有喝水的习惯。渴了才喝水,甚至渴了也只喝饮料。事实上,喝水不只是为了解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需要它参与新陈代谢,加速废物的排泄。喝水少了,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量,包括肾脏。

而另一方面,现在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人们非常珍惜时间,当自己有想要排尿的感觉时,但是因为工作繁忙,就会想要忍一忍,再忍一忍,知道膀胱受不了才会去把尿液排出。这也会导致很多问题,容易让细菌找到可乘之机引起「尿道感染」;可以使尿中的物质在肾脏沉积,形成肾脏结石。

图片:unsplash
图片:unsplash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email protected]

部分内容整理于邵逸夫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