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与过敏反应

过敏原又称致敏原或变应原,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物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不会过敏,下次再接触时,会出现过敏性症状。

过敏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当机体通过吸入、食物、接触或注射等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后,可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多功能障碍或免疫损伤。临床多表现在皮肤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以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肠炎、结膜炎为主。

这种对特殊过敏原的特殊反应,只出现少数人身上,对大部分人是无害的。例如:鸡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富含营养无害的食物,但对少数对鸡蛋过敏的人来说,进食极少量的鸡蛋后,就会引起强烈的过敏反应,包括全身皮痒、水肿、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引起休克等。

流行病学

随著全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逐年加剧,生活方式和用药方式的改变,使过敏性疾病已越来越普遍,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 %。15%-2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80%的病人集中在城市里,70%的过敏患者为儿童。除发病率逐年上升,年幼人群发病、多种过敏原致敏、多器官过敏的情况日益增多。同时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行,由大城市向小城市流行的特点。

在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如何检测过敏原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两大类:

一是体内测试,包括皮肤点刺实验(SPT)、真皮内皮肤试验(IST)、过敏原激发试验、斑贴试验、划痕实验。其中皮肤点刺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

皮肤点刺试验(SPT):用稀释的抗原液点刺皮肤,同时需要进行阳性对照(组胺)和阴性对照(稀释液),约15min后观察检测点是否出现风团或潮红现象。如果风团的直径超过阴性对照3mm,则认为是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

优点:易于操作,出结果快(15-20分钟),临床相关性较好,而且成本较低,适合对可疑过敏原的检测。对于药物过敏,皮肤试验是首选的快速诊断方法。

缺点:每种过敏原只能做一个点刺,需要检查多个过敏原则多个点刺点,患者有疼痛感,有些患者尤其是儿童不愿意接受。某些严重过敏患者还可能出现强烈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具有一定风险。点刺受药物影响,点刺前一周需要停用抗过敏药、激素、抗感冒药、平喘药、镇咳药等。

真皮内皮肤试验(IST):主要是将过敏原注入真皮层内,主要有用于毒物和药物试验,尤其是有明显过敏症状而SPT为阴性时。

双盲食物激发试验(DBPCFC):是对鼻粘膜、眼结膜、支气管等部位进行刺激,判断患者是否因该过敏原导致过敏症状。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但临床真正应用并不多,因其具有一定危险性,尤其对于严重过敏患者,不适合做激发试验。

二是体外检测,包括总IgE检测、特异性IgE检测、IgG/IgG4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检测。

总IgE检测: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最初是进行血液总IgE抗体检测,但总IgE水平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寄生虫感染、种族、年龄等,而且总IgE水平也仅能指示患者致敏状态的概率,其升高只能说明患者过敏的概率较大,不存在一个总IgE临界值来诊断或排除过敏。

特异性IgE检测:是I型变态反应中最常用也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目前检测特异性IgE的方法学和厂家较多,常用检测技术有免疫荧光-酶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和化学发光技术等,发展较为迅速。

优点:安全,特异性好,即来即查,无需停药,且没有任何危险性。尤其适用于小儿、症状较重的患者及晕针或者不愿意做皮试的患者。一次可检测多个参数,体系一致等。

缺点:价格略高。

继续阅读《过敏原检测市场概况-2》

FancyKoi:过敏原检测市场概况-2?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作者:fancykoi

欢迎微信交流:fancy_koi

2018-07-05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